本帖最后由 华梅 于 2016-9-24 17:03 编辑 - c" N3 j4 R5 V/ G' q
1 B( f, u/ I( |
胡服是与中原人宽衣大带相异的北方少数民族服装。胡人,是当时中原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贬称,但在讲史时,必须尊重历史。所谓胡服,主要特征是短衣、长裤、革靴或裹腿,衣袖偏窄,便于活动。赵国第六个国君赵武灵王是一个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个社会改革家。他看到赵国军队的武器虽然比胡人优良,但大多数是步兵与兵车混合编制的队伍,加以官兵都是身穿长袍,甲靠笨重,结扎繁琐,而灵活迅速的骑兵却很少,于是想用胡服,学骑射。《史记·赵世家》记,赵武灵王与臣商议:“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奈何?”肥义曰:“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于是下令:“世有顺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驱世以笑我,
9 X5 ?* E5 A1 b; _' O* O8 O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后仍有反对者,王斥之:“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 [# Q" Z+ y5 X5 d- K' o
于是坚持“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果然使赵国很快强大起来,随之,胡服的款式及穿着方式对汉族兵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都出土的采桑宴乐水陆攻战纹壶上,即以简约的形式,勾画出中原武士短衣紧裤披挂利落的具体形象。胡服从军服影响到民服,后逐渐成为战国时期的典型服式。2 p, I/ C# J, ?)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