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特色纺织品] 纺织类国家级非遗:雷沟大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1 19: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8 L6 `8 \! E3 T' }7 F! C: w
纺织类国家级非遗:雷沟大布
2 m6 D, l% l$ `2 U" D0 ]0 N1 d
6 P& R2 B! U; J  Q* `' [7 P
  雷沟大布最初为土纺土织,俗称“杜经杜纡”。为人工剥籽,人力弹花,纺轮捻线,手摇纺纱,手工织布,初为手工穿梭,光绪年间改手穿为拉梭。随着铁木机的诞生,工效大大提高,劳动强度相应减轻。雷沟大布的传统工艺比较讲究,以手工制作为主,技艺精湛。从种棉花、收棉花、去棉籽、弹絮棉、卷棉条、纺纱锭、戽纱成“纪”、浆洗、染色、晾晒、经纱、做筒管、穿棕、织布。初始为手穿,后改为手拉,经“杜经杜纬”,织成“杜布”。

  |( p- T4 Q) d. a8 D$ l$ d

$ z0 l) V+ W3 _! c  B  x  u& ^* T
诞生于张家港金港镇后塍的雷沟大布已走过了400多年的历史,在清代乾隆年间达到了顶峰,当时雷沟大布的生产工艺已非常领先,布料质地紧密且经久耐用,经土法印染成青蓝、铁灰、墨黑等多种颜色的花纹图案。然而,随着工业化浪潮的巨大冲击,改良滞后的雷沟大布逐渐走向了衰落。2009年,金陵纺织有限公司被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雷沟大布的传承单位,开始了对雷沟大布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使命。
1 \* l/ i' w: J
张家港市选择金陵纺织有限公司不是没有道理,金陵纺织的老工人大多是雷沟大布的原始家庭织户,而董事长黄胜良更是20多岁就进纺厂当机修工,对雷沟大布和纺织历史十分了解。

+ R0 X( G- \. Z! @3 c
保护和传承雷沟大布,仅仅是了解还远远不够。金陵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学治说,金陵纺织不仅针对雷沟大布的保护与传承建立了专门的展馆,同时代表苏州参加上海世博会,还为雷沟大布注册了商标。

/ P! ^! R& F9 Z4 h9 ], R
一切有关保护和传承雷沟大布的举措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对于金陵纺织而言,将雷沟大布所代表的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又是一个新的挑战。“我们已经与法国设计师工作室展开合作,对雷沟大布的产品进行归类梳理。”王学治表示,下一步计划建立更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用以全面展示雷沟大布等非遗项目精品。同时,金陵纺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已经成立,依托于此也出版了相关的非遗传承书籍。
0 K5 m& x: e$ U; r! h& s, e
纺织服装企业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并不能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企业有责任去保护和传承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王学治认为,企业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中,最为难得的收获是找到了企业自身发展的脉络。
“雷沟大布作为享誉海内外的纺织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品牌效应,这笔无形的资产可以帮助企业取得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双赢。金陵纺织未来计划以雷沟大布为依托,策划新的品牌。” 8 n9 P5 C  ?' W; w9 [!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1 01:1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