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民族服饰] 花腰傣服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9 20: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服饰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一个民族最显著的外在标志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外在表现。在花腰傣的服饰中,色彩、图案、造型等都具有丰富寓意,从中可看出花腰傣的民族崇拜、民俗传统等信息。* f; y: z$ D  D# z7 I
  新平县漠沙镇是全国最大的花腰傣聚居地,有“花腰傣之乡”的美称。近日,记者来到漠沙,近距离感受花腰傣服饰的魅力。
旧时在花腰傣聚居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套织布机。
花腰傣织布机.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20: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0 J1 v, ^3 P: ?: D# a, @- }) _) f/ R华丽的“花腰”服饰
  大沐浴,傣语为“情人约会的地方”。大沐浴花腰傣文化生态旅游村位于漠沙集镇北边红河西岸,属龙河社区。大沐浴历史悠久,何年何时建寨,已经无法考证。这里是花腰傣传统花街节的发祥地,居住着热情好客、纯朴善良、谦逊勤劳的花腰傣人。
  走进大沐浴,土掌房和槟榔树随处可见,穿着民族盛装的小卜少是最靓丽的风景。关于花腰傣服饰,漠沙大沐浴景区文艺队的傣族高志明说,花腰傣的服饰不仅有中年的也有青年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部分都是青年装,服饰传承到现在已有很长时间了。
  据了解,根据不同的名称,花腰傣可分为傣雅型、傣卡型、傣洒型,服饰大体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以彩带束腰,使腰部形成独特的“花腰”形体,是他们共有的特点。此外,傣洒多用红、绿色绸缎,腿部打白色绑腿。在色彩的搭配上,傣洒多用红、绿、黑等为主,而傣雅、傣卡则以黑、红色调为主。总的来说,花腰傣的民族服饰都是亮丽和雍容华贵的。其中,漠沙傣雅是花腰傣服饰中最有魅力的一款。她们头戴“鸡土从帽”,魔术般地变幻出无尽的风情,腰挎别致的小秧箩,使斗笠、秧箩浑然一体,达到了一种天然的艺术效果;短褂、长袖两件上衣和谐搭配,加之从领到胸镶满的银饰和各色布条镶边的手袖,使整个上装仿佛是一件艳而不俗的艺术品。而下身着装更别致,如彩虹般艳丽的裙摆微微上挺,打破了人们对裙子的传统印象,把少女婀娜多姿的身姿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据介绍,花腰傣的服饰可分女子服饰和男子服饰。女子服饰分为童装、盛装、成年装和老年装,而男装都是一身黑。其中,童装没有银饰,讲求方便。而盛装则是在赶集、节庆、婚丧等活动时穿,上面镶有大量的银泡等饰品作为装饰。在成年出嫁之后,女孩子的服饰和头饰上便缺少了银饰,人们以此来分辨姑娘是否已婚。老年装主要以黑色为主,讲究的是简洁、朴素。要做出“盛装”这种精美的服饰,花腰傣妇女会把大量的闲暇时间都用在纺纱、织布、染布、织锦、挑花、缝衣上,并利用服饰尽情展示自己心目中的追求。一套完整的花腰傣服饰,往往可以看出制作者或穿戴者勤劳、聪明、手巧的程度高低。
  高志明这样告诉记者:“服饰的制作都是人们亲自动手来完成的。以前,人们使用本地的棉线等原料进行纺织染色,做出来的布料易掉色,现在则是从街上购进原料进行纺织。布织好后便做成衣服,再加以布条镶边、刺绣和银饰装配。这样,一套衣服做下来通常需要1至3年的时间。因此,价格昂贵。”
  花腰傣“盛装”服饰主要由头饰、衣、裙三部分组成,虽然有远看层次鲜明、近看别致多彩的视觉美感,但要穿上它得费一番功夫。高志明说介绍,因花腰傣盛装整体由多个部分组成,因此在着衣时特别费事,要花上30分钟左右才能穿戴完毕。
  在大沐浴,记者很少看到人们在平时生活中身着盛装。究其原因,高志明说:“盛装只有在节庆等活动中才会穿,而且一般不会外借,这是属于自己终身的一个服饰,我觉得它是‘穿在身上的艺术’。”
花腰傣服饰.jpg

9 @  X) M& F" o/ I: Y1 d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20: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 `$ p/ U/ b' M; P/ `! Q+ t$ O5 r. T
特有的民族文化符号
  说到花腰傣服饰,纺织与刺绣是不得不说的内容。在漠沙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男人看田边、女人看花边。”这“花边”玩的就是刺绣,这是伴随着织物的诞生而逐渐兴起的,从而形成属于自己民族的特殊文化符号。
  据相关文献记载,花腰傣的织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清康熙五十一年《新平县志》民族图谱中,“摆衣图”所绘的就是一花腰傣少女精心纺线的场景。而新平在明代已普遍种植棉花、种桑养蚕,还能用棉花和蚕丝纺织出精美、细致的傣锦。花腰傣妇女一般可织出十种不同的花纹图案,这些花纹图案均完全来源生活、来源自然。
  据了解,花腰傣纺织技艺精湛、古朴。旧时,由于花腰傣人居住地偏僻闭塞,生产生活落后,人们只能自纺、自织。因此,在花腰傣聚居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套织布机。她们把织出的布料用紫云树叶、板蓝根、石灰等碾成粉末染色后,做成漂亮的衣服、床单、被子等物品。高志明告诉记者:“以前,人们通常是在晚上织布。经排线、装‘冯’、绕线、上织布机等工序纺织成布,现在这里能织布的老者还有20多人,她们都已是65岁以上的高龄。”
  刺绣是花腰傣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花腰傣妇女从七八岁起便要学着引线穿针,跟阿咪、阿达们学习刺绣,并以自织自染的面料为底,刺上丰富多彩的图案,还要在上面点缀雪亮的银饰,其工法讲究手法、配色及针法。
  在针法上,刺绣主要有平绣和挑花之分。漠沙花腰傣刺绣其实是挑花,就是在包头、衣褂、外衣、筒裙、围腰上绣花。绣得最多的是包头和筒裙,通常情况下,绣一个包头就要半年时间,绣一件衣服则需要2到3年。在配色方面,通常一个图案用一种颜色,8种颜色一组,采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花线,绣什么图案全凭绣花人的想法。花腰傣刺绣并无更多奇特之处,针法与十字锈差不多。只不过是用“压二挑二”的方法,往上挑2根,又折回往下挑2根。挑20针,最多30针就换线,也就是挑一朵图案换一根线。8种图案一组,循环反复。
  花腰傣服饰经纺织、刺绣等工序才形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穿在身上的华丽服饰,这其中不仅包含了花腰傣人的勤劳,同时也向来到这里的人们展示了自身的民族文化。
  随着时光的变迁,花腰傣服饰在今天的社会中不仅成为了一种历史标记,也成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文化象征,它必然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9 l- \% y' z. M7 l! _) G
   (玉溪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20: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傣族有三种:水傣、汗傣、花腰傣。但西双版纳生活的九成都是水傣。这三种以他们的衣着便可以分别出,水傣身穿小衣,长裙。汗傣穿的较为朴素。花腰傣故名思义,穿着教为艳丽,小衣短裙,露着腰,一般指新平县、元阳县、元江县等地的傣族。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1 05:11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