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其他] 标准贴衬织物 standard adjacentfabric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6 17: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标准贴衬织物 standard adjacentfabric
5 Q& |, d  k$ V  J) f% O# ~7 f: I/ E/ G3 d
在有色织物的色牢度试验中,专用于检验沾色牢度的贴附于试样的白织物。亦称试验用标准白织物、附布。用其与不同颜色或不同染料的试样贴附后一起洗涤,观察其沾色程度,以确定有色织物的色牢度级别。
; o0 U8 I: Y( h+ A! W6 G4 t5 ^用一种纤维的经纬纱制织的标准贴衬织物称“单纤维贴衬织物”。最初仅有棉、毛、丝三种,以后发展有粘胶纤维、涤纶、锦纶、腈纶、醋酯纤维等多种贴衬织物,分别用于不同纤维有色织物的色牢度试验。
+ T# U1 a, `5 x. x' L单纤维贴衬织物,各国的规格不尽相同,之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贴衬织物标准,有些国家采纳了ISO的规定,也有些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织标准贴衬织物。我国的单纤维贴衬织物,是按ISO标准的规定制织的,但对某些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则作适当的修改。
0 e: J8 h$ L3 \5 H制织标准贴衬织物,所用纤维、纱线粗细、捻度、捻向、组织结构、加工工艺及成品的白度、pH值、残留脂肪、碱性溶解度以及上色率等都有规定要求。以棉标准贴衬织物为例:规定经纱为16tex(36英支),86捻/10cm;纬纱为14tex(42英支),90捻/10cm。组织为平纹。经密为390根/10cm,纬密为310根/10cm。单位面积质量为(105±5)g/m2,表面应均匀平整,经浸湿和无张力烘干后,仍应保持平整。加工后不含整理剂,无残留化学品和化学损伤的纤维,并要符合标准的沾色性能,pH值为7±0.5,不上浆,不上荧光增白剂,白度为75±5,绝对白。! p7 ^+ \6 `0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7: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纤维贴衬织物使用时亦有一定规定,一般在试验时需用两种单纤维贴衬织物,分别贴附于试样的两侧,试验完毕后,观察贴衬织物上的沾色程度,并以沾色严重的一块作为评定依据。通常两种配合使用的单纤维贴衬织物可按以下规定配置,下见表。8 O6 Z! o9 J4 s; W7 |- R4 H% i
两种单纤维贴衬织物的配置规定
两种单纤维贴衬织物的配置规定.pn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7: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 b7 h) H: Z9 |" i+ m在一块贴衬织物中,用几种不同纤维纱线制织而成的称多纤维标准贴衬织物。国标上较多见的是以两组分别用6种纤维纱线织成的贴衬织物,一组中有羊毛纱,适用于温度较低的试验;另一组中无羊毛纱,用于较高温度的试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规定的两组纤维是:
: a% \4 v* Y8 L% R8 o第一组:粘胶纤维、腈纶、涤纶、锦纶、棉、三醋纤;% \0 Z$ }, a6 d& z  W; d* t
第二组:羊毛、腈纶、涤纶、锦纶、棉、二醋纤。. S1 r3 j- d& E) n7 _5 @
多纤维贴衬织物的主要作用是能适应不同纤维纺织品试验。在研究、综合性试验或有较多不同纤维品种经常变换时使用较为合适。$ J, M- F! T" z8 }4 B# e! K
国际羊毛局的规定与ISO的第二组相同。而日本JIS同样规定为两组,第一组有9种纤维,分别为棉、聚酰胺长丝、聚乙烯醇缩甲醛、醋酯长丝、梳毛纱、人造纤维(有光长丝)、丙烯腈纤维,生丝、聚酯纤维,适用于干洗色牢度试验;第二组有3种纤维,为绢丝、聚酰胺66(短纤)、棉,适用于洗涤色牢度试验。
. w3 T2 Q0 x, y8 ~& Q& i多纤维贴衬织物根据不同用途,在织物结构上亦各有不同,如ISO规定采用6/6纬重平组织,以不同纤维的纬纱织成宽1.5cm的横条,每种纤维纱之间以两梭平纹间隔,6种纤维纱织成宽9cm,再在两端各用平纹织成0.5cm宽的布边,则为10cm宽的贴衬织物。日本则将不同纤维的经纱排列成条状,采用2/2斜纹组织或重平组织制织。英、美等国与ISO相一致。
1 v/ k8 K5 V# \我国的多纤维贴衬织物大体按ISO的规定,但对其中不适应国情的则作了修改,如我国极少生产醋纤,因此不采用醋纤,而采用我国生产较多的生丝。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4-30 20:2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