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uayuan123 于 2014-8-16 18:21 编辑
7 A9 f% q- k' j3 H/ b, R$ K, D
, Z6 ~) y/ |/ D; _- N普通络筒机筒子(筒纱)疵品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 _! a# `" s# |: A0 d: a
: S4 M- T7 S/ h& }( l' z" s+ L" ]4 i 疵品名称 | | 结尾过长、过短 | | 脱结 | 结头过短或过松 打织布结时三脚架不正 未按原纱捻向打结 修理蛛网筒子时,剪断的头未接牢 | 飞花或回丝夹入 | 在本机做清洁工作时,飞花扬入对面筒子 打扫高空时飞花落入 接头时不慎将回丝夹入 原纱中有飞花附入 清纱器的清洁工作不及时 脱圈夹入(形状象回丝) | 小辫子纱 | 接头后纱头未拉直,放头时手指有高低,或送头过快,放得过远 原纱捻度过大,紧捻或捻度严重不匀 停车时间接头,纱未伸直 车间相对湿度过低 | 品种混错 | 原纱个别筒管用错,标记不清晰造成 粗纱筒管用错,造成原纱搞错 纱袋中剩纱未倒清,以后盛放其它品种 | 松筒子 | 卷绕张力过轻,纱线未进入张力圈 重锤加压过轻 筒管跳动或锭子回转不灵活 探纱杆位置不当,张力座位置不当 张力盘中有飞花,张力盘抬起,探纱杆抬起 | 油污纱 | 前工序带来的油污纱未及时剔除 人体、容器、衣服、地面有油污,碰到纱条 加油不注意沾污 | 搭头 | | 乱结头 | 断头时值车工找不到断头,拉断筒子纱圈把一端与管上的头相接 | 满筒重量过轻 | | 断头过多 | 张力垫圈重量太重 管纱中心线未对准导纱板孔眼 管纱拉出时与纱管顶部摩擦 清纱板隔距太小 管纱没有插到底 探纱杆抖动 管纱成圈拉出 | / H( A4 p5 H% U
x+ ~4 e, \4 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