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机具] 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9 20: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的4部织机模型,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提花机实物。它们由竹木构成,结构复杂,部件上残存有彩色丝线。其中一部织机略大,高约50厘米,长约70厘米,宽约20厘米;其他3部略小,大小相近,高约45厘米,长约60厘米,宽约15厘米,初步判断是蜀锦织机的缩小模型。出土织机的墓葬据推测在西汉景帝、武帝时期,因此提花机的出现年代应不晚于公元前1世纪。6 F% w6 K) S+ ^5 e1 p/ m4 V$ Q
随织机一同出土的还有15件彩绘木俑,这些木俑或立或坐,手臂的姿势也各不相同,组成了纺织工的场景,其中还有一名“监工”。15个木俑,大多数在左胸上写有不同的铭文来区别织工的不同司职。根据这些木俑的身高比例,成都市考古研究院江章华曾做出推测:“如果按木俑与现代人的身高比例还原织机到原来的大小,应达到3米多高,4米多长,所有部件组合起来,或有一间数十平米房间大小。”
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模型0.jpg
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模型1.jpg
  ~' t1 y# X2 \
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木俑.jpg

4 q% P9 Q5 W+ ?) x% s/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20: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复原模型5.jpg 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复原织物.jpg 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复原模型.jpg
该复制件由成都博物院委托中国丝绸博物馆制作,缘起于中国丝绸博物馆牵头,联合成都博物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共同申报的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课题“汉代提花技术复原研究与展示——以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为例”,其中复原复制的原始大小且可操作的提花织机是专项课题的重要研究成果,已经作为中国丝绸博物馆和成都博物院常设陈列展品,向广大观众进行宣传展示。
8 p7 {9 O" W, G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的4台蜀锦提花机的模型,是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汉织机模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机模型,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和纺织史的空白。这些织机曾用于生产汉唐时期的蜀锦,而蜀锦是当时中国生产丝织品中的重要代表,其织造技术也应该会随着丝绸的传播而传播,它对丝绸之路中国文化外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类织机代表了当时纺织手工业的最高水平,甚至对世界纺织史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对世界纺织文化、也对人类文明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图片源自网络)
% W/ K* F+ b( m- x5 @2 K2 |8 D5 h$ |7 M& e; t8 [4 t2 h

4 c: z8 J5 K0 w2 q( 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4-30 22:0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