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综合] 色纺纱的三特点与三关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5 11: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色纺纱的三特点与三关键

7 G$ O& M' f: I. P/ W
一:三个特点:
1.纤维品种多,原料成分复杂,而且纤维性能千差万别。同时由于原料染色后纤维性能发生较大改变,给生产工艺和设备状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很多原料价值很高,因此必须提高制成率,减少各工序落棉;
3.小批量多品种,工艺及管理的适应性要强。
二:三个关键:
1.清钢【特别是梳棉机】的设备状态和工艺的设计以及色点的控制;
2.由于很多原料含杂率低有的甚至不含杂,因此要改变为了控制色点而采取大落的工艺思想;
3.运转管理很关键。
三:清钢设备和工艺的关注点:
其实,色纺大多数原料其棉结杂质含量是很少的,只不过由于染色,可能会产生一些粘并,同时染色后纤维不利于梳理。因此色点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搓擦形成的棉结【特别是染色纤维】,二是对色纤维的分梳不足造成单纤维状态不好在后面牵伸过程中束纤维积聚造成色点以及对粘并的色纤维没有梳开形成色点,三是色纤维的短绒在后面牵伸中形成色点。
1.清花以短流程,少打多梳少落为原则,定量轻一点,打手速度慢一些为宜;
2.梳棉刺辊速度偏低掌握,锡林刺辊的速度比一定要大【可减少刺辊的搓擦,提高刺辊向锡林的转移,减少纤维损伤,减少落棉】;
3.保证锡林和盖板的隔距精准,锡林和道夫的隔距精准,并且这些部位的隔距在满足正常生产的前提下以紧隔距,强分梳为主。这一点对色纺非常重要:对于如何保证上述要求,在前面已经说了很多。我们必须上车实际检查,有问题必须查明是锡林的问题,道夫的问题还是盖板的问题,然后解决有问题的部件,达到针布既锋利又平整的要求。这两个区域的隔距不准确,不一致,针布状态差,是造成色点的主要原因。
4.梳棉必须贯彻轻定量,适当的速度和好转移的工艺原则,保证纤维的分梳度;
5.转移好,主梳理区状态好,盖板花落棉可以偏低掌握。
四:判断锡林,道夫,盖板的隔距如何我一般都要上车亲自检查这些位置的隔距然后作出判断。比如说:锡林和道夫的隔距很好,说明锡林,道夫的基础状态不错,这时候如果锡林和盖板隔距不好,问题一定出在盖板身上;如果锡林和罩板隔距很好做【罩板基本不用垫纸】,隔距也很好,说明锡林基础不错,与之相关的道夫,盖板如果隔距不好问题大多出在对方。
1 X7 Y+ n' F2 y; ]( e
: J1 q& K' ~) B( [' W

1 F6 X" z( W8 ]8 d. P

3 v( I1 B# D% G% M3 b* r3 u; i0 \. B&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1 03:2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