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习俗] 官服上的“补丁”(补子)与官服上的衣冠禽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30 10: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官服上的“补丁”与官服上的衣冠禽兽
  i( l. d4 D8 N' W! F3 X
$ N, I3 i! p2 o5 r$ T
明、清时官员服装前胸(或前胸后背)部位所饰的(方块)纹样,叫补子、官补。其就像一件衣服上打了一块补丁,不过这可是高级补丁啊。说其是补丁是戏称。2 _# `) x0 \0 ]2 b
这块补丁是用用金线或彩丝绣织成禽兽图像,文官用禽,武官用兽,前后各缀一方,以区分文武职别以及品级高低。其制出现于明初。例如,明代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在《明史·舆服志》所定的补,分别按品级规定如下:?
# v) O. Q; L6 O' Y4 W& ~; \& K! ^公、侯、驸马、伯的补子绣麒麟、白泽。
$ X2 J: m' R$ J% Y1 @文官一品  仙鹤   武官一品  狮子# A$ D( i  t) m: F# j: J" F
二品  锦鸡       二品  狮子
; R2 k# s: u9 W6 C三品  孔雀       三品、四品  虎豹& H+ g5 |0 h9 ?2 U: t
四品  云雁       ; R7 q) y" L! @  M, y' \( L2 C
五品  白鹇       五品  熊罴" K- ]3 @& K& J" P. B
六品  鹭鸶       六品、七品  彪
4 e. J2 J) n6 {" O# T七品  鸂鶒(xī chì)   
* I; k: g5 l8 s7 k! p# s八品  黄鹂       八品  犀牛
6 T' r8 q# N- M7 ~. E; {九品  鹌鹑       九品  海马0 L$ ^! ]1 O/ `' |, Q8 d8 P6 t. v* ^
杂职  练鹊9 T0 E& Y# F% J: d  U
风选官 獬豸(xie zhi)( J# M! A; H, s' [6 i  R# c
清代承继明代遗制,其制与明代略有区别。除皇亲可用圆形补外,其他品官均用方形。其制在《大清会典图》有所规定。! }$ ~5 X2 d4 |
皇子  龙褂用石青色,绣五爪金龙四团,两肩和前后各一团,间以五彩云。
% ~3 T3 G# E4 w/ c/ t4 ^亲王  绣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用青石色,凡补服的服色都如此。6 N+ k7 k+ ?: H# z7 ?
郡王  绣五爪行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  W5 d4 O0 i" _& Z
贝勒  绣四爪正蟒两团(前后各一)。& n0 P6 J: M, Z6 o- ~% i( l
贝子  绣五爪行蟒两团(前后各一)。
8 f# N; m  v, P3 U1 @# W# x; ]固伦额驸同。?
% X# M# ?2 m% k5 y* i6 J镇国公的补子绣五爪正蟒两方,前后各一;辅国公、和硕额驸、民公、侯、伯补服制同。凡方形补制,下达庶官都如此。( i5 e: D5 z4 g
文官一品  鹤             武官一品  麒麟
/ I: s% W* p/ k" D; S二品、三品  孔雀         二品  狮
0 o+ k  A) D! g3 `; J* ^8 n: ^) `6 h三品  豹
% R  a, z0 c0 y% q* P0 ?四品  雁                 四品  虎
- l  u* R6 i; d( N五品  白鹇               五品  熊" y6 C0 e' h1 T
六品  鹭鸶               六品  彪3 P  K: }* R" e0 k/ L
七品  鸂鶒?             七品  八品犀
- R: w& F4 E# ]八品  鹌鹑               4 b% O( m& n: c- J7 b9 d
九品  练雀               九品  海马
0 ]. D% s. m5 s1 Q2 \" O凡都御史、副都御史、给事中、监察御史、按察使、各道的补服都绣獬豸。凡耕农官,绣彩云捧日,神乐署文舞生袍用方襕,销金葵花,和声署乐生则绣黄鹂。在各期间中补均略有变动。在强调重视传统的同时,稍作改进,以示更新。在形式上,清代补较明代为小(明代补长宽约40cm,清代补约30cm)。明代补以素色为多,通常用金线盘成图样,五彩绣补较为少见;清代补则多用彩色。明代补的四周,一般不用边饰,而清代补的周围多饰以花边。又明代文官(如四品、五品、七品、八品)补常绣一对禽鸟,而清代补全部织绣单只。% _) I4 F: W& I  _

- S+ d8 ^5 O- R. i
* V1 R+ {1 O7 F, p9 Z9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6 09: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4 [: a3 H& s, G8 h% w
4.jpg 3.jpg 2.jpg 1.jpg 明朝的一个官员图片,其画像现存于美国的一家博物馆,大家判断一下它们是什么几品官。' x9 K1 m; s% X" `0 d6 T3 M
+ b. O$ l7 p5 C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5-1-15 19: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官二品是锦鸡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8-7-17 21: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官服以袍衫为尚, 头戴梁冠, 着云头履。革带、佩绶、笏板等都有具体安排,对应着不同的官级。# p7 _& b( W! g) V* P  z
' f% q+ `& l& J. l" I
明代服装中最具文化性的地方便是在官服前后缝缀补子,以区分等级。这几乎成为明代服饰形象的一大标志。而且在封建制的最后一个朝廷清王朝改冠易服后,仍然保留下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凝结体——补子。可以认为,补子的产生,和武则天赐百官袍绣对狮、麒麟、对虎、豹、鹰、雁有关。因为当时就是文官绣禽、武官绣兽。
5 P$ D! M9 J$ b$ o* a( r, x; \7 b# R& d
明代补子以动物为标志形象,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袍色花纹也各有规定。盘领右衽、袖宽三尺的袍上缀补子,再与乌纱帽、皂革靴相配套,成为典型明代官员服式。补子与袍服花纹分级如下表。+ m* E& L& p- X- {
明代官服补子与袍服花纹分级表
品级
8 B# w, F; m% r5 d" B+ J
补子, Q- ]4 C9 s1 L7 F, h- l! X. t1 U; c
服色
0 D5 g% q3 m3 J7 Q7 B0 O9 g
花纹文官. X$ c2 C) J( B
文官
9 ^0 y. |: y$ {& Q
武官
0 H5 ?6 a6 k. h' Y  ]# H
一品0 x; G* W$ B4 F* j- H& r2 B9 D) M# u
仙鹤% X& D: K3 ?4 u0 k: A
狮子
1 M. U& N0 G* P. G' i
绯色
  o9 V  v9 j) c$ G6 b
大朵花、径五寸; l: X+ ?9 N$ u) ?
二品
% z; T# F6 |/ d/ w* I/ a
锦鸡# q4 `$ `- ]2 K/ P6 F  V; E
狮子
8 f- C" Y5 j8 v, X* Z
绯色* w6 f0 w/ Y& U2 k8 P+ r+ O2 f
小朵花、径三寸
. G( y3 s% j+ t  b$ Q+ q
三品
/ R' l" u. e9 l- L) b! ]% U# z* S
孔雀. K: D* ]6 Q- V9 O6 P2 C
5 w% d5 t4 u4 g( }0 m
绯色7 j4 e1 ]4 J0 w3 {3 k) E+ P
散花无枝叶、径二寸
: X% j6 v* X6 V0 O. ?4 z# A
四品
" s! R. Z7 @. ]( l1 d4 _' I* i  P, n
云雁, x( K9 F* e# [- `' V7 e$ Y
8 o* b; M; ^0 W7 {
绯色4 T$ L9 E2 L2 S8 _
小朵花、径一寸五, a5 h% X& a& c. h6 @1 E
五品1 d. a' i4 M5 r0 U3 |
白鹇
0 e: @9 f' y8 w/ S+ H& Y
熊罴
8 T. M; ]+ ], j$ ^9 r+ d
青色
8 K9 i+ c0 V- w+ d. S6 `4 r
小朵花、径一寸五) \' a; j* D) g* |
六品
" _* o3 e+ x: ]  c
鹭鸶
- [, u- {( V- y. Y
" u* b" ~1 p8 l* \+ X4 I
青色
+ o5 h0 R0 v$ ]- B
小朵花、径一寸
4 r( n$ h+ ^: t7 x) Q3 j
七品
8 A% B+ t( x& i6 ]
鸂鶒# T/ V" h8 F0 C9 R4 c4 \8 \
# L7 Y4 a& g, E( n8 Y  V4 C$ F
青色8 r, x* F/ A  D
小朵花、径一寸8 K% z! u6 H; }5 C& h: P+ S
八品" v6 h+ T$ w6 O% ~7 r
黄鹂
, \6 N+ ~3 i( x/ f: H  c
犀牛
! p, u8 w2 l" i& P: V0 X
绿色8 K* Z9 j# l" a3 T5 K
无纹
/ Q* i  C, [3 d4 M& B- R! c: h
九品+ F% K0 ~- q3 }' S1 j
鹌鹑
' V1 |+ s. P, a1 O9 I6 n! s
海马
/ O! X6 g, |2 i# ~
绿色
9 s3 H% Z2 ~' U( p
无纹
- M" s8 |% Z- X6 M) a! n- q! [
杂职
" ~3 J  y; h- T& |- P
练雀
2 B+ @/ M' n( l, Y) E3 F
7 j8 H$ _8 ]* h+ [" M
! W4 Z" Q8 L, g
无纹8 H: Y6 p  t9 l/ b1 J$ e, C: |1 v
法官6 H6 n" O- Y, S$ `$ k
獬豸) z' d" k$ X- H) ]. T

, A9 g* J+ e5 ]# S# V; }$ E3 f
+ E9 g3 g! X2 g: x0 t$ E
/ f- N  p  R$ A6 r$ k4 z" B& ?
) L# ]: G$ l3 H4 [" s  G" t
以上规定并非绝对,有时略为改变,但基本上符合这种定级方法。
' Z, Q4 I1 e6 C5 c' F# F. r3 L+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8-7-17 22: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综的来说, 补子是带有明显符号意义的图案。所选用的动物不是形象俊美的,就是气势威猛的。设计意图中力求以此来体现官员的威严,同时具有视觉美。动物本身没有等级,是人将自身社会的等级观念,单方面地强加在动物形象上的。因此,这里的动物本身已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它只是充当一个标记,一个内涵凝缩的符号来存在的。从这点来说,无论动物是取自现实世界的,如鹤、雁、鹌鹑等,还是取自于神话传说,如獬豸本是传说中的异兽, 头上有角, 能辨曲直, 能刺不已等, 都不必用科学的标准去衡量。/ z7 d+ a' U# n: V
武官补子图案.png
武官补子图案
1 l$ J5 q3 S4 |) y
文官补子图案.png
文官补子图案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20-3-31 14: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代时期的官补

5 K5 \+ P5 S$ [) d官补系明、清官员缀于衣服前胸或胸前背后的纹样, 用以标志反映皇族或官员的等级。清代《大清典图》所作的规定如下:1 l/ m* C% k+ O* M: z1 V3 m# v6 [
皇子 龙褂用石青色,绣五爪金龙四团,两肩和前后各一团,间以五彩云。; r* f! U6 E( ?+ R4 C# G& z
亲王 绣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用青石色,凡补服的服色都如此 。
8 t5 F! I7 L6 _郡王 绣五爪行龙两团,前后两肩各一。- u' d& [3 y0 Y0 O& y
贝勒 绣四爪正蟒两团,前后各一。' A, p4 S5 q2 \, l7 [8 m
贝子 绣五爪行蟒两团,前后各一, 固伦额驸同。) f: f2 ]" @: z5 u! C
镇国公 绣五爪正蟒两方,前后各一;辅国公,与硕额 、民公、侯、伯补服制同。凡方补之形制,下达庶官都如此。
4 f, ~! U2 x' |  a: y( D, x0 Z, L$ M9 V+ e# V: l) |
文一品 绣鹤  武一品 绣 麒麟
) ^  p& F  [% x5 M3 b& L文二品 绣孔雀  武二品 绣狮
- }) K0 k% S! c文三品 绣孔雀  武三品 绣豹
1 h  S3 G$ ^. _2 Q- v+ c- H/ E( E文四品 绣雁  武四品 绣虎
5 V6 J2 P* g+ r% k$ b文五品 绣白鹇  武五品 绣熊
0 l; X( v" S, q7 b/ s1 U7 {+ p文六品 绣鹭鸶  武六品 绣彪
% f& x% D  w- \/ a9 G2 h文七品 绣鸂鶒(xī chì)  武七品 绣犀% L6 E9 `' P0 a* N
文八品 绣鹌鹑  武八品 绣同武七品& c5 Y2 g6 R4 q1 w! S" J- g+ Z
文九品 绣练雀  武九品 绣海马- P" G* a* X/ }4 s0 ]
/ v# v  X& w( P% c* S! {
凡都御史、副都御史、给事中、监察御史 、按察使、各道的补服都绣獬豸(xiè zhì)。凡耕农官,绣彩云捧日,神乐署文舞生袍用方襕,销金葵花,和声署乐生则绣黄鹂。清代补长宽约30厘米,多用彩色,补的周围多饰以花边。全部织绣单只。
" |" {# J4 y# a0 `% O- i
+ V& r1 i8 E- M( x2 j( }3 O$ o官补往往采用刺绣的方法在缎面绣出规定的彩色纹样 ,其中纹样边框等则又用金线盘绣,制作均甚精美,所用金线则系用金箔经加工制成。1 I9 s  D/ B$ }  b1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8-2 18:0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