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清梳] 清梳联(清钢联)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6 21: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梳联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一直被称作清钢联,是由清花设备和梳棉设备联合组成的由抓棉到制成生条实现连续化生产的生产线,它是由抓棉机、分离设备(除重杂物和异纤)、预开棉机、混棉机、精开棉机(清棉机)、除微尘机、清梳联喂棉箱、梳棉机、圈条器等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通过输棉管道将其有序的联接起来,利用气力输送完成纺织原料在设备间的抓取、转移、重物分离、预开松、除杂、混合、精开松、异纤排除、微尘排除、梳理、成网、聚合成条、圈放等一系列功能的设备组合。, d8 w' {2 `+ O' _+ ]7 E
国外清梳联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初清梳联只是一种清花工序和梳棉工序是否可以连续化生产的构想,但由于当时清梳联涉及的机械加工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管道气力输送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很不成熟,所以清梳联在当时只是一个技术设想。随着科技的进步,纺织设备的各项技术基础逐渐坚实,清梳联的实施具备了一定条件,1957年,瑞士立达公司首先提出把清梳联技术作为工业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并于1962年推出了第一批以Aerofeed(间歇送棉)系统组成简易清梳联应用于生产实践。此后,清梳联技术在生产应用中迅速成长。到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清梳联的设备和技术已经成熟,清梳联生产线的理论产量达到了每小时800~1000kg,欧美发达国家清梳联使用达到90%以上。9 w7 k9 Z+ {9 M, _( a
本帖摘自《清梳联合机使用手册(第2版)》5 K  B$ ?2 ~  e. w! x5 h+ s7 m4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21: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国内清梳联的发展历程  F/ l% ^; M$ ^1 }' H% }
我国清梳联技术的研究与外国基本开始于同一时期,但由于当时基础工业和纺织应用技术非常薄弱,所以清梳联的研发屡屡受阻,一直到20世纪末,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仔细来说,我国清梳联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 e$ }' n' x- l. B1.初次探索阶段 
4 K) \) i4 i" Q  @1956年我国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中就把清梳联定为纺织工业的重点发展项目, 但由于当时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技术工作受到种种干扰,研究由振荡板简易棉箱组成的清梳联机械装置,几乎全由各纺织厂机修间加工制造,纺织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自己动手进行简单拆装连接。 配套的开清棉设备没有进行相应改造, 运转中机械故障极多, 质量极不稳定, 生条重量不匀和重偏波动极大。1964年,纺织部研究院与青岛纺机合作开发了A176型、A177型清梳联喂棉箱,1965年试制成功,1967年在河南省三门峡会兴棉纺厂,由郑州纺机生产的包括A005A型墙轨往复上抓式抓棉机、A006型混棉机、A035型混开机等组成的LA011型开清棉联合机组与青岛纺机生产的A177型喂棉箱、A186型梳棉机组建我国第一条国产有回花清梳联生产线。当时国内对清梳联技术的认识尚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主机制造厂的加工母机、检测仪器的精度不高,没有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生产出的设备精度低、可靠性差。在开清棉设备中抓棉机排包少且上包时必须停机,也没有大容量的混棉、清棉设备,机型单调,适应性差,喂棉箱过于简单,自身稳定性, V0 e, C: i  J9 c0 U- e- h: N5 w; R
差,运行过程中机械、电气及系统故障多。以上这些因素,严重地阻碍了当时清梳联技术的发展,不具备推广条件。: x5 g% I: `"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21: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2.重新起步阶段 
- L, x1 d  F* ]20世纪80年代初,清梳联设备的开发应用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被再次提出,提出有关纺机企业协同研究并开发无回花清梳联设备,这次研发的重点是梳棉机喂棉箱和匀整装置。1983~1984年,青岛纺机试制的FA171型无回花系统清梳联喂棉箱,在京棉三厂气流纺车间试验。在无自调匀整条件下生条重量5m不匀率,月平均值筒内不匀率达2.90% ,好于同条件下卷喂的3.51%。6 A2 g* ^7 J* s2 L2 j
1985~1988年,在上海12棉《棉纺整套新技术工业性试验》项目中,对清梳联进行工业性试验。该清梳联由青岛纺机供应FA171A型无回花系统喂棉箱和配有FT021A型自调匀整器的FA201型梳棉机,郑州纺机提供开清棉联合机,其中包括有FA002型并联式圆盘抓棉机及FA022-6型多仓混棉机。由于开清棉、梳棉相隔较远,输棉管道在30m以上,管道棉延时长达8s,管道压差达200 Pa,与梳棉相连接的FA107A型清棉机给棉系统工作不稳定,经常发生堵车,又因清梳联喂棉箱加工粗糙、下花不畅等原因造成梳棉机生条不匀率很差。在不用自调匀整器时,生条CV值(5m)平均高达3%,台间生条平均定量极差达6.8 g /5 m,这样不稳定的喂入状态是FT021A型超长片段匀整器所无能为力的。用了自调匀整以后,虽然把千米重量内不匀率下降到平均2.27%,台间平均定量极差降低到1.17g/5 m,但生条重不匀率的月平均值CV值仍然高达3.88~ 4.86。2 o6 Q5 F7 o2 X* G" _0 E" S
1989~1991年,由中国宏大纺机(集团)公司牵头,郑州纺机、青岛纺机等七个单位参加的《清梳连续化工艺与设备的研究》会师在无锡马山纺机试验中心。提供的新设备有青岛纺机的FA201A型梳棉机,配FT022型混合环自调匀整器;胶南的FA202型高产梳棉机,配YZ-2 型长闭环自调匀整器,开清棉系统及与胶南梳棉机连接的清梳联喂棉箱由郑州纺机提供,清梳联流程配置如下:2 y7 J, p: c3 L' w
FA002型圆盘抓棉机→FA121型除金属杂质装置 →FA104型六辊筒开棉机 → FA022型六仓混棉机→FA106型豪猪开棉机 → FA106A型梳针辊筒开棉机 →FA133型气动两路配棉器
& n  p3 d0 }; t! T' l2 m2 e→ 青岛FA172型喂棉箱
9 D1 v, q6 T6 [9 i  Q& c→ 青岛 FA201型梳棉机% {2 K' j* N5 `
→ 郑州FA175型 喂棉箱3 g  I# `. R4 L- j
→ 胶南FA202型梳棉机
/ I3 B1 g8 e+ p' j8 ]8 t经过3个月的生产试验,上述清梳联梳棉机的产量达到30~38kg/h,5m生条CV值月平均值为2.5,接近当时引进设备的水平。
  g. t& u) Y) D5 c- q与60年代相比,这一时期的国产清梳联设备在加工精度、装配质量、自动化程度及电气控制技术等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但是清梳联设备加工仍然较为粗糙,光洁度差,输棉管道、棉箱内壁、排气滤网等棉花通道漏风挂花多,机械、电气故障多,保养维修工作量大,运转效率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加上制造厂家的售后技术服务薄弱,国产清梳联很难进行工业化生产应用和大面积推广。国产设备在国内用户心目中的信心一时难以树立,于是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从国外引进。/ \% P' }2 W2 k+ K  o* W

8 ^$ Q) V8 d' w7 g(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21: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3.借鉴国外先进技术,飞跃发展阶段 0 O* y1 W4 N3 L
相对于国外清梳联技术的日益成熟,我国的清梳联仍在起步阶段徘徊,久攻不克的清梳联发展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清梳联成为中国纺织总会科技进步四个“重中之重”项目之一,列入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这是国产清梳联从困境中走出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重大转折点。
) K- V) x% b: J国家对纺机制造业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采取技贸结合,进行技术引进,同时又立足自身力量,结合国情,进行技术攻关。1988年郑州纺机在借鉴特吕茨勒(Trützschler)公司技术基础上开始进行包括往复抓棉机、清梳联喂棉箱、高产梳棉机在内的整套清梳联的研发。1992年,郑州纺机攻克了FA006型往复式抓棉机、清梳联连续喂棉控制系统,ZFA176型、ZFA177型清梳联喂棉箱和ZFA211型高产梳棉机等关键设备,配备2台ZFA211型梳棉机的首条独立成套长流程清梳联线在北京一棉投产应用。1993年,经国家经贸委、中国纺织总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单位联合考察,选定郑州纺机与德国特吕茨勒公司合作生产高档清梳联设备,为期十年。在此期间,郑州纺机引进了特吕茨勒公司当时最为先进的全套图纸和技术资料,以及多种专机和检测设备,开始进行合作生产,为郑州纺机全面系统掌握清梳联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时期,郑州纺机提出了清梳联的概念并率先将清钢联喂棉箱更名为清梳联喂棉箱。1994年11月,第二条完全由郑州纺机一家生产的包括开清棉机、清梳联喂棉箱和高产梳棉机等15种单元机组成的清梳联生产线在山东曹县棉纺厂生产应用获得成功,梳棉机单机产量达到35kg/h,生条5m重量CV值月平均值为1.8。专家鉴定认为生产效果显著,使用性能稳定,可投入批量生产。- s8 G; y( }  s: }" A
山东曹县棉纺厂清梳联的流程配置为:FA006型往复抓棉机(附:TF27桥式吸铁)→ A045凝棉器+FA016型自动混棉机 → FA103型双轴流开棉机 → FA022型八仓混棉机(附:TF27桥式吸铁)→ A045凝棉器+FA106B型豪猪开棉机 →A045凝棉器+ZFA031中间喂棉箱+FA108E型精开棉机 → A045型凝棉器+TF26高架+FT202B型风机 → ZFA177型喂棉箱+FA221型梳棉机。
: D3 y+ h$ \% G$ w, p9 I9 a1996年,郑州纺机承担的《开清梳联合机的研制》项目通过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成果验收,1997年郑州纺机被列入清梳联“九五”国家级重点科技推广计划项目依托单位。同期分别荣获纺织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随后,郑州纺机在合作生产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开发了FA028系列多仓混棉机、FA109系列三辊筒清棉机,并以此推出了以“一抓、一开、一混、一清、多梳”为模式的现代短流程清梳联设备。1 {$ `2 X% I4 S! H. b  N) M& ^' S5 d
同一时期,青岛纺机也在寻求借鉴国外先进技术。20世纪90年代青岛纺机与德国赫格特签订了合作意向,以赫格特清花机组为原型生产出了FA009型往复抓棉机、FA026型混棉机和FA116型精开棉机。其中FA026型混棉机的原型机为赫格特LCB Ⅳ型,FA116型精开棉机的原型机是MACⅢ型。7 q- K" ^" c* O; y. @7 K; B9 ~
这一时期,郑州纺机和青岛纺机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使国产清梳联迅速脱离起步摸索阶段,结束了清梳联设备只能依靠引进的历史,开始走上国产清梳联的创新之路,为国产清梳联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2 h, y+ k+ Y) L* j! ~% x. p2 _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21: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4.创新发展阶段 
9 k' J$ N% P. }4 C2 a2 |7 L7 r0 Z21世纪初,中国清梳联设备和技术在经过了多年的磨砺之后,迅速成长起来。郑州纺机将国外成熟技术与国内纺织工艺、纺织技术相结合,先后设计制造了FA006C系列往复抓棉机、FA103系列双轴流开棉机、FA028B(C)系列多仓混棉机、FA111系列单辊筒清棉机、FA109(A)系列三辊筒清棉机、FA151型除微尘机、FA177A(B)型清梳联喂棉箱、FA221B(D)型高产梳棉机、FA225型高产梳棉机、FA224系列成卷梳棉机等一批适应中国市场的新型现代化机械装备,并使之形成系列化,满足不同用户的生产要求。: ]. p: e) b7 U1 e- B
在步入2010年以后,郑州宏大新型纺机有限责任公司,针对目前市场上对纺织机械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的需求,陆续研制开发新一代的JWF1012型往复抓棉机、JWF0001型多功能分离器、JWF1102系列单轴流开棉机JWF1026/JWF11204系列多仓混棉机、JWF1124C(D)系列单辊筒清棉机﹑JWF1202A型高产梳棉机﹑- u/ a0 L) f, v# ~" i0 x& M
JWF1204A(B)系列高产梳棉机、JWF1206系列高产梳棉机等新型纺织装备,并以此为基础推出了能够满足每小时1500kg产量的高效清梳联生产线(该生产线已于2012年在新疆喀什投产使用)。截至2014年年底,郑州清梳联成套设备已经售出两千多条生产线,用户遍布全国24个省、市和自治区,并远销墨西哥、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贝宁、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内清
; t: j2 V; Q/ w# ^+ U* l梳联技术的普及应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 S6 m: q7 c8 Z- j6 ?4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6 21: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清梳联的发展现状4 d# A" [& B+ {/ y' n+ M6 M
国产清梳联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份额也日益扩大,据纺织机械器材协会统计2010~2013年近四年国产清梳联共计销售约1510套,其中经纬股份约934套,其他国内民营企业合计约576套,民营企业中约四成左右为棉卷流程改造的清梳联生产线,特吕茨勒、立达、克罗斯洛尔等几家外资企业共计销售约302套(内销),国产清梳联的销售份额保持在70%~80%,协会2010年数据显示国内清梳联占棉纺纱锭比重为46.5%,之后暂无统计数据,估计目前应该在55%以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充值|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 )

GMT+8, 2024-4-27 02:2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