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服装织物anti-static fabric (1)类型 静电防护织物按其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分为:无菌无尘工作服、防火防爆工作服、手术服、安全作业服(电力工人穿的静电防护服、导电服等),各种电磁屏蔽材料等。 (2)防护机理 静电防护织物的防护机理按其静电方法可分为:分散泄露消除静电法和放电消除静电法。①利用静电的分散泄露作用消除静电。合成纤维及其织物固有的比电阻一般为1011~1018Ω·m,如将其降低到108~109Ω·m以下,带电就大大降低。降低比电阻的方法主要是将抗静电剂加在纤维内部或涂在纤维表面(即形成抗静电纤维),或涂在织物的表层,从而降低比电阻,再通过传导、泄露,分散电荷,消除静电。但这种方法受外界温湿度影响很大,当外界相对湿度较低时,静电的泄露能力弱,且耐久性也较差。②利用电晕放电作用消除静电。在织物的纺织加工过程中混入适量的导电纤维,由于导电纤维沿纤维轴向连续排列,因此,可通过传导使静电泄露,但主要是通过电晕放电,使电中和。当导电纤维接近带电体时,在导电纤维周围产生强电场使局部产生离子活化域,与带电体极性相反的离子吸附带电体,中和带电体的电荷,而与带电体极性相同的离子则排斥带电体,在空气中散发并中和电荷,或通过接地移去,这种方法几乎不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此外,大多数的导电纤维有很好的耐洗性、耐摩擦性、耐热性、耐光照性,即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导电纤维与抗静电纤维在静电指标上有很大差异,一般抗静电纤维的比电阻大于105Ω·m,而导电纤维的比电阻小于10Ω·m。导电纤维种类很多,按其导电介质不同可分为:金属纤维、金属电镀纤维、含碳导电纤维、表面含金属化合物层纤维。 (3)应用 导电纤维可应用于各种领域,其应用领域比抗静电纤维广,导电纤维和抗静电纤维的主要用途如下表。 类别 | 比电阻 | 纤维用量 | 产品 | 应用领域 | 主要效果 | 抗 静 电 纤 维 | 高 | 45~100 | 一般抗静电服装:制服、内衣、裙子 | 医院、旅馆、民用 | 防尘,防缠及改善脱衣时的不适感 | 导 电 纤 维 | 高 | 0.3~5 | 抗静电滤袋 | 处理粉体的食品、药品、化学等工业 | 防尘、防堵、 防爆炸 | 抗静电手套 | 合成纤维,合成皮革、纸、塑料等的制造和加工 | 防电击 | 无菌衣、无尘衣 | 食品、药品、电子、精密设备等制造业、医院、计算机房 | 防尘、防设备损坏、防测量失灵等 | 中 | 0.3~5 | 防燃、防爆作业服 | 油轮、化工、加油站、煤矿、石油精炼等 | 防火、防爆 | 100 | 导电服 | 电力、电气公司 | 防静电感应影响 |
(4)测试指标
, X( \0 s; C4 q在防静电织物测试指标上,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或仪器获得的结果往往有很大差异,测试条件的稍许变化都影响数据的可比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尚未统一标准,我国也还在研究制定之中。目前,各国已经制定出一些尚不够完善的标准,还可借鉴。常见的测试方法有定性测试与定量测试两类,定性测试较为简单,包括吸尘、烟灰、张帆试验和放电声音测定等。定性测试仅能反映织物的静电性,可比性不大。定量测试较为详细,且可比性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测量织物的摩擦带电静电压,有日本工业标准JISL—1094—1980,织物及针织物带电性能试验方法B法,摩擦带电电压测定法。我国有纺织标准 ZBW04009—89。②测定织物摩擦带电的电荷量,有日本工业标准JISL—1094—1980,织物及针织物带电性能试验方法2,织物及针织物摩擦带电的电荷量测定。我国有ZBW04008—89。③纺织品静电压半衰期测定,有日本工业标准JISL—1094—1980,织物及针织物带电性能试验方法A,我国有纺织标准FJ549—85。④测定织物表面比电阻,有美国标准AATCC76—1975,织物电阻率的测定,我国有纺织标准GB1410。上述几种方法各有特点,可针对静电防护织物的用途和使用环境进行适当取舍。 6 i @; r7 f) F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