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大圆机技术] 双罗纹机、棉毛机的编织工艺及花色双罗纹织物编织示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6 22: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罗纹机又称棉毛机,筒径一般为356~965mm(14~38英寸),主要用来生产双罗纹组织等,采用变换三角还可编织复合组织。& Q0 U( E* G3 K6 m4 B
一、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t3 Y  n- r8 W+ _: j7 q
与罗纹机一样,双罗纹机也有下针筒和上针盘。所不同的是,双罗纹机的下针筒针槽与上针盘针槽相对配置,而不像罗纹机那样上下针槽相间交错对位。图1显示了双罗纹机上下针槽的对位。上针盘Y的针槽(1~6)与下针筒Z的针槽(1~6)呈相对置。6 f3 j* O6 H2 r0 t+ o$ q
由于双罗纹组织是由两个1+1罗纹复合而成,故需要用四组针(四种针)来进行编织,如图2所示。下针分为高踵针1和低踵针2,两种针在下针筒针槽中呈1隔1排列。上针也分高踵针3和低踵针4两种,在上针盘针槽中也呈1隔1排列。上下针的对位关系是:上高踵针3对下低踵针2,上低踵针4对下高踵针1。编织时,下高踵针1与上高踵针3在某一成圈系统编织一个1+1罗纹,下低踵针2与上低踵针4在紧接着的下一个成圈系统编织另一个1+1罗纹。
; B% g3 j) }9 R  e3 E5 ^
1.png
图1   双罗纹机上下针槽对位            图2   双罗纹机的织针配置
3 s/ G: O, L. s4 T2 n9 j( W" d" r

" {/ \; g" h4 `+ p  \0 M* W( Q7 P9 }. J9 r2 k/ S, z2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6 22: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上下针都分高踵和低踵两种,故上下三角也相应分为高低两档(即各两条针道),分别控制高低踵针。图3所示为某种双罗纹机相邻两个成圈系统上下三角对位的平面图(实际机器中上下三角并不在一个平面,这里为了更清楚说明问题),其成圈三角的对位关系可以归结为两点:下高对上高(即下三角3与上三角4对位),下低对上低(即下三角9与上三角10对位)。图中箭头表示织针的运动方向。不同的机型三角针道廓面形状可能有差异,但基本工作原理是相似的。6 u7 S! e& L+ w# `
在成圈系统A中,下高踵针1和上高踵针2分别受到下高档成圈三角3和上高档成圈三角4的控制,编织一个1+1罗纹。与此同时,下低踵针5和上低踵针6经过由下低档不编织三角7和上低档不编织三角8形成的针道,在7 ~# ]- p; H* x
下针槽中不上下运动及在上针槽中不径向运动,从而将原有的旧线圈握持在针钩中,不退圈、不垫纱和不成圈,即上下低踵针都不进行编织。. ^3 i, N1 Z8 H4 B) z+ v% o
在随后的成圈系统B中,下低踵针5和上低踵针6分别受下低档成圈三角9和上低档成圈三角10的控制,编织另一个1+1罗纹。与以上相似,下高踵针1与上高踵针2经过由下高档不编织三角11和上高档不编织三角12形% S) A0 r+ ^7 v8 h# Y. A
成的针道,将原有的旧线圈握持在针钩中,不退圈、不垫纱和不成圈,即不进行编织。
! r+ t6 ?7 f# z经过A、B两路一个循环,编织出了一个完整的双罗纹线圈横列。因此双罗纹机的成圈系统数必须是偶数。9 B7 K  ]4 K/ M9 N$ |5 R
2.png
图3 双罗纹机的三角系统: `2 n) {3 `3 x, ~1 j' }8 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6 22: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成圈过程及上下针的配合分析- F, S% g! c  o
双罗纹机高低踵针的成圈过程完全一样,且与罗纹机采用的滞后成圈方式相近。
% N8 ?' n/ s) H* V1.退圈. h; ~7 f6 ?+ H
双罗纹机的退圈一般有上下针同步起针与上针超前下针1~3针起针两种方式。后一种方式,上针先出针能起到类似单面圆纬机中沉降片的握持作用,在随后下针退圈过程中,可以阻止织物随下针上升涌出筒口造成织疵,保证可靠地退圈。同时,这也可适当减小织物的牵拉张力。
9 z5 k6 ^! \9 Y; T2.垫纱 - `/ j, N: e: B
由于双罗纹机一般采用滞后成圈方式,所以下针先垫纱、弯纱和成圈。从图4可以看出,下针先下降,纱线已垫入针钩并闭口,此时纱线尚未垫入上针针钩。上针的垫纱是随着下针弯纱成圈而完成的。因此,导纱器的位置调整应以下针为主,兼顾上针。  x9 i9 {# D( d, P( a+ k4 _
3.弯纱 ) T6 S; g9 V" {" p. a
下针先钩住纱线,并将其搁在上针针舌进行弯纱,形成加长的线圈,如图5所示。然后下针回升并分纱给上针,上针向针筒中心运动进行弯纱,如图6所示。这种分纱式的弯纱可减小弯纱张力并提高线圈均匀性。  V, z1 x/ X& m: T! i
- F- `9 t) }9 x" T
有些机器,下针压针三角设计成一个小平面,即平底弯纱三角。下针运动到压针三角最低位置后,不马上回升和放松已弯好的线圈,让其稳定一个短暂时间。此时正在弯纱织针所需的纱线只能从导纱器那侧获得,这有利于提高线圈的均匀性。
% {0 m/ a5 a1 o2 \9 J. h
0 A% V, X( ~. n9 o# _
3.png
图1  下针垫纱     图2  下针弯纱     图3  上针弯纱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6 23: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4.成圈 ) @* M7 D4 x7 C8 f! G5 w
在下针回针和上针压针弯纱成圈后,上下针都形成了所需的线圈长度。最后由牵拉机构对织物进行牵拉。6 l+ I4 m/ K8 S' q% b9 q5 L. `
5.上下针运动轨迹及配合 
$ k  a- Y/ m1 M# z' w! n2 B8 P双罗纹机成圈过程中上下针的配合还可用上下针运动轨迹来表示。
- f# A4 L! V1 x# x: v" j, d" ^图7是某种双罗纹机的上下针头运动轨迹及其对位。织针从左向右运动。1、2分别是下针头、上针头的运动轨迹,3、4是分别是针筒筒口线和针盘盘口线。上下针分别在位置Ⅰ、Ⅱ开始退圈,因此上针先于下针退圈。上下针基本上同时在位置Ⅲ完成退圈。下针在位置Ⅳ完成弯纱,上针在位置Ⅴ成圈,所以上针滞后于下针成圈。此外,上下针在退圈阶段还有一小段近似平面(位置Ⅵ附近),这称为“起针平面”,在压针阶段也有一小段近似平面(位置Ⅶ附近),这称为“收针平面”。设置起针平面和收针平面,优点是导纱器的安装和调整比较便利,缺点是增加了成圈系统所占的宽度。当三角角度保持不变时,成圈系统宽度的增加意味着针筒一周能够安装的成圈系统数量减少,即机器的生产率降低。因此,在设计三角时要综合考虑。需要说明的是,各种型号的棉毛机的三角设计并不完全一样,因此上下针的运动轨迹及其配合也不尽相同。
6 c* \$ v" ~- p3 X3 R6 U6 k
4.png
图7  上下针头运动轨迹及其对位" m* Y/ ]0 |3 e1 l, i

& ]* w- `7 |1 |, p7 k& V$ Y, `+ d! J4 R  C. z( D* c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6 23: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花色双罗纹织物编织工艺实例
( g, C# T, s6 Y, r: j: J6 j3 y图8显示了一种花色双罗纹织物的编织工艺实例。其中图8(1)是编织图,上下针都是按照2根高踵针(长竖线表示)与2根低踵针(短竖线表示)相间排列,而且是上高踵针对下低踵针,上低踵针对下高踵针,这种织针排列方式又称为2+2双罗纹。一个完全组织需要8个成圈系统(8根纱线)编织,每一行编织图的右侧文字表示该系统编织所用的纱线颜色。图8(2)是与编织图(1)相对应的各系统上下针三角的排列和色纱的配置。由图8(1)、(2)可知,从第1至第4路,上下针编织两个完整的双罗纹线圈横列,在横列上呈现2个蓝色纵行与2个红色纵行相间排列的花色效果;从第5至第8路,上下针编织另两个完整的双罗纹线圈横列,在横列上呈现2个白色纵行与2个绿色纵行相间排列的花色效果。因此,经过8路的编织,织物两面都呈现出图8(3)所示的四色小方格完全组织(最小循环单元),每一色小方格宽度2个纵行,高度2个横列。通过改变上下织针的排列和色纱的配置,还可以编织出其他花色双罗纹织物。
) |; F, W$ J* y# }3 n
5.png
图8 花色双罗纹织物编织实例
4 V1 V  V; m1 n/ p2 ?  p

* a9 C9 M5 O' }
, J2 y- c% P- [4 l+ E/ ~6 B+ j%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充值|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 )

GMT+8, 2024-4-26 07:1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