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大圆机技术] 双反面针织机的工作原理和编织工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2 20: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反面机是一种双针床舌针纬编机,有圆形和平形两种。目前广泛使用的主要是圆形双反面机,平形双反面机已趋于淘汰。双反面机的机号一般较低(E18以下)。
9 M3 Q$ D! L0 t' m& ~2 v9 l9 v$ d8 m
! I3 p+ v# c9 c% U! }$ d+ E3 q1 M一、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v2 M' M( p3 E, b# P
下图显示了圆形双反面机成圈机件及配置。双头舌针1安插在两个呈180°配置的上针筒2和下针筒3的针槽中,两个针筒的上下针槽相对,上下针筒同步回转。上下针筒中还分别安插着上下导针片4、5,它们由上下三角6、7控制,从而带动双头舌针运动,使双头舌针可以从上针筒的针槽中转移到下针筒的针槽中或反之。成圈可以在双头舌针中的任何一个针头上进行,由于在两个针头上的脱圈方向不同,如果在一个针头上编织的是正面线圈,那么在另一个针头上编织的则是反面线圈。/ u( h& z2 t* X8 H  E0 Z1 Y0 q
6 F# x5 j$ w, _& E: Y
双反面机成圈机件及其配置.png 0 p0 X- r: J: O
双反面机成圈机件及其配置
7 l) r7 e! C; R: R1 @-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20: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成圈过程与双头舌针的转移
4 s6 }- ~+ {, Y) d2 M) l. n; u双反面机的成圈过程是与双头舌针的转移密切相关的,1+1双反面组织的编织如下图所示,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6 v: ~. ]) R4 R, g7 Z# b9 ?( r! r) D% o( D/ z, p9 T# U: B
1.上针头退圈 
' m9 C7 a. O8 g- e5 S0 o, l如图(1)、(2)所示。双头舌针1受下导针片5的控制向上运动,使上针头中的线圈向下移动。与此同时,上导针片4向下运动,利用其头端8将双头舌针1的上针舌打开。: u3 B$ O# E# ~% W. a  s0 V$ x/ e) M

" A3 ^& p: ~. c# ]6 b2.上针钩与上导针片啮合 3 z8 w5 g0 [, X  `( B: \
随着下导针片5的上升和上导针片4的下降,上导针片4受上针钩的作用向外侧倾斜,如图(2)的箭头方向。当5升至最高位置,上针钩嵌入上导针片4的凹口。与此同时,上导针片4在压片9的作用下向内侧摆动,使上针钩与上导针片啮合,如图(3)所示。
6 g( A5 D( k3 D  w& N
5 a7 b# v% `8 s1 {3.下针钩与下导针片脱离 
& Q3 B' j; c! S; ~5 V如图(4)所示,下导针片5的尾端10在压片11的作用下,其头端向外侧摆动,如图中箭头方向,使下针钩脱离下导针片5的凹口。之后,上导针片4向上运动,带动双头舌针1也上升,下导针片5在压片12的作用下向内摆动恢复原位,如图(5)所示。接着下导针片5下降与下针钩脱离接触,如图(6)所示。( F; T% v+ ]* k$ l% w

$ z" U- _8 [( q, ?4 W- I, G4.下针头垫纱 1 }( h6 }; h* R0 T3 ?' v) C
如图(7)所示,上导针片4带动双头舌针1进一步上升,导纱器13引出的纱线垫入下针钩内。8 O% Z( W1 }. M+ h

& g; z: [, z6 ?% x- }5.下针头弯纱与成圈 
% N. b( X" n+ x" G! a' z$ Y如图(8)所示,双头舌针受上导针片控制上升至最高位置,旧线圈从下针头上脱下,纱线弯纱并形成新线圈。
" m' R6 R5 w' _! ?
$ m. L! b9 V* s2 d0 a
6 x2 W4 Q! ]5 F  |5 ~% d" D
双反面机的成圈过程.png # K' E4 |" L. _: b) \
双反面机的成圈过程
: t9 N  L( b+ C1 h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2 20: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后,双头舌针按上述原理从上针筒向下针筒转移,在上针头上形成新线圈。按此方法循环,将连续交替在上下针头上编织线圈,形成双反面织物。
$ R3 }) }% m1 q/ O( k9 I
1 y5 U( E# J7 Z5 i3 [( S如果能使针筒中的所有双头舌针的上针头上连续编织两个线圈,接着在下针头上连续编织两个线圈,以此交替循环便可织出2+2双反面织物。若在双反面机上加装导针片选择机构,可以使有些双头舌针从上针筒向下针筒转移,而另一些双头舌针从下针筒向上针筒转移。即在一个成圈系统中,有些双头舌针在上针头成圈,而另一些双头舌针在下针头成圈,这样便可编织出正反面线圈混合配置的花色双反面织物。
. O5 H3 s" G9 P. o) V/ J1 r
7 Y2 J* ~' V& q4 B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9-18 21:0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