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历史] 经纬纺机——中国第一纺机品牌的一些往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4 23: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经纬纺机大家族7 X# M$ q+ B! k8 w- [# Y. k6 h$ ]

: m" F9 j: W0 B* C  O经纬纺织机械厂于1951年动工兴建,1954年8月建成投产,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的第一座现代化的纺机制造企业。! o7 {' t2 V! F8 x

  O* v3 R6 Z6 H* O. A+ H! Y) v/ r7 I
1954年8月1日纺织工业部部长蒋光鼐为经纬建成投产剪彩产.jpg ' l% w# r/ r6 h  n4 x
1954年8月1日纺织工业部部长蒋光鼐为经纬建成投产剪彩产
$ d* N/ F1 Z: v0 R2 p0 _

# ^1 R- x5 s; A8 d$ O1995年8月经纬纺织机械厂进行股份制改组,将从事纺织机械生产的主体性资产和相关人员改组成立了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k5 V' X- f7 d* m
2 _: j% i* v) k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结构.jpg : @% u7 g. A2 X5 F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结构(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图)
, y$ b& }! T$ V
1 V( c5 l% m+ F# u
2000年重组后的经纬股份公司将办公机构移至北京,原经纬股份公司以经纬股份榆次分公司的形式分立运行。3 d0 s& q% B, @% ]7 |/ v
$ x8 j) P5 g4 h4 H: l
2018年8月,以经纬股份榆次分公司为核心企业,组建了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将郑州宏大、青岛宏大、沈阳宏大、天津宏大、常德摇架、无锡销售、经纬新疆公司等11家子公司纳入管理范围。(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官网介绍)
; k7 f. o2 A4 V( a/ N
) W/ S% n3 j; p; ^0 H) A从上面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结构看来,现在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领头老大,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与一帮“宏大”是兄弟关系。但是从上面的另外一句话来看,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继承了原来经纬纺织机械厂的衣钵,又将一帮“宏大”纳入旗下,好像是“父子”关系。3 [% E' K" w+ p

( M/ e& I: d* u% C3 o- P7 O搞不懂其中管理隶属的关系。不过本文重点是讲原来经纬纺织机械厂的一些往事。
6 p. w) z+ m: r0 e, F/ e: r5 [$ J8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23: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经纬纺织机械厂开始建设
% U4 u2 v$ \/ u; P3 q0 R8 Z' f' \+ S/ J" B! Q
经纬纺织机械厂,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点建设项目,1950年9月在上海成立建厂筹备委员会,1951年在山西榆次开工建设,1954年建成投产。新中国第一代纺机设备、首批出口纺机在这里诞生,结束了纺机长期依赖进口的状态。& s; s$ i" ]6 X
2 C7 g  z) r: H' i

+ g6 f2 K. e$ Y6 c! V4 b$ H, O' `4 t) p) }- K2 l, w
1949年6月时任上海市军事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毅签署的通令及命令.jpg 0 u4 O3 Y: r; t
1949年6月时任上海市军事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毅签署的通令及命令

+ H7 X+ m# T4 x' G
1950年8月华东纺织管理局奉中央批准暂行成立经纬纺织机制造厂筹备委员会的函.jpg
3 k. y8 c2 R8 W3 V
1950年8月华东纺织管理局奉中央批准暂行成立经纬纺织机制造厂筹备委员会的函

5 X- H# i* p! v
1951年经纬建厂筹备委会部分技术人员在办公地址——上海江宁路931号办公楼前合影.bmp - S. l: Y, t) x7 V
1951年经纬建厂筹备委会部分技术人员在办公地址——上海江宁路931号办公楼前合影

: O- ?% F' v1 j6 g0 w% a
1951年,第一代建设者正在从第一揪土开始,控地基、排积水,挥汗如雨地忘我工作.jpg
( ~! |) R5 ^7 c) V; y/ `& d4 u
1951年,第一代建设者正在从第一揪土开始,控地基、排积水,挥汗如雨地忘我工作
" [+ x8 i8 n: i6 X* {6 h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23: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新中国纺机制造的摇篮
4 G% Y$ W. {# @7 ~3 D$ g
" U  z" r( O0 `现在棉纺织同行大都知道,经纬纺机主要生产细纱机,青岛纺机生产梳棉机、天津纺机生产粗纱机、沈阳纺机生产并条机等。其实,一些机型刚开始都是经纬纺机研制生产后分别转给其他厂家的。" F5 \# K+ }' H% `
" I. s9 V1 E% V1 p9 S+ p
1953年12月试制成功的1182型梳棉机,1955年转由青岛纺机厂生产.jpg # o0 `1 b) `0 n2 P( Z
1953年12月试制成功的1182型梳棉机,1955年转由青岛纺机厂生产

: n8 x& K, {6 l( J7 M1 {
1953年12月试制成功的1271型粗纺机,1960年转由天津纺机厂生产.jpg + w8 f' x2 u' A! @8 X
1953年12月试制成功的1271型粗纺机(粗纱机),1960年转由天津纺机厂生产
( b8 ^3 [% Q. M2 E8 I; s4 \+ A
1953年12月试制成功的1243型并条机,1955年转由沈阳纺机厂生产.jpg , O7 L% M7 i4 i8 c& m, P6 z
1953年12月试制成功的1243型并条机,1955年转由沈阳纺机厂生产& ]3 }; ^+ C& X# g: D& }, S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20-11-8 23: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1941年,资本家黄朴奇、李升伯、钱新元通过国民党交通银行等处集资500万元,筹建经纬纺织机械制造公司。由于国民党政府腐败和日本帝国主义入侵,这家公司一直没有造出一台纺织机器来。
" D& a, F  a  q9 N, M+ Y) k1 @2 W  }  O/ n' |- S
1949年5月,上海市迎来了解放。6月,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陈毅、副主任粟裕发布命令,派军代表孙友余、钟衍正式接管当时已被上海官僚资本家把持的“经纬纺织机制造公司”。当时“经纬纺织机制造公司”仅有员工38人,主要生产设备有刚从美国购置的机器、仪表及工业用炉69台(套),从重庆化龙桥铁工厂迁入的机器设备24台,日本战后赔偿的破旧设备250台。在华东纺织管理局的领导下,经纬纺织机械厂建厂筹委会于1950年9月1日在上海成立,由当时的华东纺织管理局副局长陈易任主任,该局机管处处长孙友余和工务处总工程师陆景云任副主任,并第一次提出了建厂计划草案。同年9月6日,建厂筹委会在华东纺织管理局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根据我国当时的形势,从我国纺织机械工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对建厂草案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会议决定:将厂址由原来计划中的杭州改为即将兴起的棉纺织业中心之一的山西;采用机械化和半自动化的机器设备和大批量生产的方式,制造最新式的适合我国棉纺织业发展的产品。与此同时,筹委会还对人员调配和筹建步骤作了具体的安排。筹委会根据我国当时设计力量薄弱、没有一家单位能够独立担负设计任务的状况,采用组织若干部门协作配合的办法,将工厂的总布置图委托给杭州之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清华等大学的建筑系代为设计;将工厂区与生活区的建筑设计,分别委托给华东私营新华顾问工程师事务所和联合顾问工程师事务所担负;土木建筑安装工程由几家公、私营建筑安装企业承担。1952年6月以后,逐步采取了“一切设计自己搞,工程逐步由外包转向自营”的方针。  p; \# N' a1 q7 V( `

) Z( f# I9 E3 Y& J0 t5 r
# p+ t- [0 n9 B! f' z4 t担负选择厂址任务的孙友余同志,在筹委会第一次会议结束后,立即带领沈毅、傅积和与建筑设计师施嘉干等同志来到山西。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在短短十来天时间内,详细考察了太原、榆次、新绛、侯马等地。在最后的选择比较中,他们认为:榆次位于晋中平川,是石太线和南同蒲线的交汇点,运输条件极为便利;榆次东有阳泉煤矿,西近汾西煤田,燃料资源非常充足;西北方向,还有太原钢铁厂和热电厂,可提供丰富的原料和动力;工程技术人员在勘察测量厂址后得到了各级党政部门的同意,将厂址确定在榆次西郊的郭家堡一带。 厂址一经选定,筹委会就立即派沈毅,郭占友等6位同志赶赴山西愉次,成立了建厂办事处,又派钟衍等同志在太原成立了办事处,共同进行接收机器设备、准备土建工程用料、接待建厂员工、购买建厂用地等项工作。
% f0 b, v$ U* [
! [# Y! k5 c1 u2 a# Q在华东纺织管理局的统一组织下,上海、青岛、天津等地的兄弟厂都伸出了友谊之手,将一大批优秀的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同志选派出来,支援经纬厂的建设。这些同志抱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建设新中国工业的决心,自愿放弃大城市的舒适生活,远离父母、妻子,跨上漫漫黄土高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榆次。特别是上海的同志们,“北上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已成为他们的行动口号,仅上海申新九厂、上海一机、上海二机、上海中机等兄弟厂,就派来了大量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
- {2 n6 J: z5 ]% b
% s) A: q7 q8 p& ^; E) M日本赔偿机器在老经纬的设备中所占比重较大,且又年久失修,再加上日寇败退时的故意破坏,好多机器破烂不堪,零部件也有短缺,维修任务十分繁重。修理工场的工人同志们,在修理工场主任廖克、副主任黄可裕的指挥下,分成两大组。他们在技术人员周汉年、张棣禅的带领下,H夜苦战在用树皮、席子搭成的工棚里,花费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如期完成了任务。在修理日赔机器的过程中,好些零件急需重新浇铸。厂里选派刚从上海中机调来的老工人周信道、韩顺发、沈培忠、李义福等同志,负责零件的浇铸任务。当时,既没有工房,也没有熔炉、型砂和木模,他们因陋就简,搭起凉棚,自做砂箱、木模,又找来废油桶做成熔炉。大个儿沈培忠,自恃腿长,单枪匹马闯到潇河附近的王村去找型砂。因为他是上海人,语言不通,被王村老百姓当成日本鬼子押到了乡政府。
& f+ U, O" r6 G9 {) I1 x9 q
+ w" l, M! ]/ z& s# X仅仅用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时间,一座大型的、现代化的纺织机械制造厂就于1954年8月1日正式建成投产了。从工厂设计、土木建筑到产品试制,完全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高水平、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建厂任务,不仅在国内史无前例,就连一些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也赞叹不已。
2 Q4 B/ d: u2 v- H; ^: @
0 @! W* c. L  L) U! |! r) ~建成后的经纬纺织机械厂,总面积为190万平方米,分生产区、生活区两大区域。其中,生产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0%;生活区设有男、女单身职工楼和家属宿舍,以及商店、浴室、理发室、医院、学校等公共福利设施。根据自然和地理条件,生产区位于工厂的南边,生活区位于工厂的北边,中间隔有绿化带、办公楼、足球场等,是榆次地区人人交口称赞的“花园工厂”。并逐渐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纺机制造企业。7 M; f; K: _& n9 ?7 A) K# b5 h

  m! h, a8 j" R8 q: E( x7 ^4 t4 h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9-15 04:5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