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蚕茧干燥规律 鲜茧干燥的三个阶段 将鲜茧放到恒定的干燥条件下进行干燥,并测定烘率与时间的关系,可得如图所示的曲线,称为蚕茧干燥曲线。 鲜茧在整个干燥过程中,根据水分蒸发快慢,可分为预热干燥、等速干燥和减速干燥三个阶段。 & @1 r: \. q) h+ g
1.预热阶段7 T3 @7 M3 }; h& a
烘死鲜蛹,破坏蛹体表面蜡质层。这一阶段称为预热阶段,如图中A-B段所示。/ j% R0 H2 a. v, s; `$ i4 c, L
蚕茧干燥曲线
& N {2 g! Y5 `/ x8 `5 Z$ C 2.等速干燥阶段- ]$ y1 q% k$ g3 n t+ S
鲜蛹烘死后,蛹体内的水分扩散,蒸发开始进入旺盛期,此时热量全部用于水分的蒸发。茧层温度略低于热介质(一般为热空气或烟道气)的温度,蛹体温度略高于热介质的湿球温度。这一阶段茧层与蛹体温度开差较大,水分蒸发率保持一定,称为等速干燥阶段,如图中B-C段所示。" W0 w$ T- P! t+ g
$ n1 q* D, q* _, c$ H3.减速干燥阶段; j8 u$ f y9 {8 h# V
随着蚕茧含水率的降低,蒸发作用由蛹体表面深入到蛹体内部,蛹体内部的水分渐向表面扩散,在茧腔内汽化,并通过茧层向外扩散。此时水分蒸发量和用于蒸发的热量都逐渐减少,水分蒸发处于由内部扩散控制,茧层和蛹体的温度开始逐渐上升,直到与灶内空气的干球温度相平衡。此时蚕茧水分蒸发作用停止。这一阶段的水分蒸发率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称为减速干燥阶段,如图中C-E段所示。此阶段又分为前后二段,CD段为减速干燥第一阶段,在此阶段内,蚕茧的蛹体表面不能全部保持湿润,而呈现部分、部分湿润的混合状态,并随着表面湿润部分的减少,干燥速度也将变慢,DE段为减速干燥第二阶段。
+ \& ^. y4 E5 X5 ]在实际蚕茧干燥过程中,通常分为头冲和二冲两个阶段。头冲阶段就是干燥过程中的预热与等速干燥阶段,包括自鲜茧进灶预热到蒸发旺盛结束烘成半干茧。二冲阶段就是减速干燥阶段,即半干茧进灶至达到适干标准为止,这种干燥方式称为二次干法。我国目前一般春秋茧采用二次干法,其优点是提高设备利用率,半干茧可以适当还性,有利于干燥均匀。另一种是从鲜茧进干燥室烘至适干茧出干燥室,一次完成干燥过程,称为直干法,此法有减少茧质损伤,减轻劳动强度的优点,目前夏茧、早秋茧等茧层较薄的蚕茧采用一次干法。5 I, ~' R1 ]% Z/ Y2 C! y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