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便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工农运动。在“一大”通过的《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中,将发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工人积极分子,极大的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其中,被誉为中国纺织工人中的第一个党员孙良惠便是典型代表。 8 h) N/ @& X4 `7 \8 D @# i: [
2 i9 p( L# r% I) k孙良惠(1898-1930),又名孙仲英,化名张忍斋,祖籍南京,满族。自幼随家人来沪,进入日商同兴纱厂做工。1920年,在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李启汉开办的工人半日学校学习。1921年,参与筹备沪西纺织工会,被推为工会负责人,代表工会参加中国工人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筹备活动。1923年,由嵇直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沪西工人,也是中国纺织工人中的第一个党员。 / H% e# O7 w1 R1 `; P }% Q* g
1924年,孙良惠在小沙渡路、槟榔路口创办工人学校,后邓中夏、恽代英等人以此为基础筹建沪西工友俱乐部。1924年9月,沪西工友俱乐部成立。孙良惠任俱乐部主任。 0 [. ?4 p5 F) h% F
沪西小沙渡是日商纱厂的聚集地,也是当时上海工人集中、苦难深重的地区。沪西工友俱乐部通过举办生动活泼的演讲会、故事会、游艺会等,吸引了大批工人前来参加。到1925年初,俱乐部会员已近1000人,在19个工厂中还建立了俱乐部小组,迅速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1925年2月,俱乐部领导沪西日商纱厂大罢工,组织成立内外棉纱厂工会。1925年6月,改组为上海总工会第四办事处。
~: M' x2 t2 T8 T" c$ W( y1924年9月,在沪西工友俱乐部工作基础上,建立了中共小沙渡小组(中国纺织工人中的第一个党小组)。小组有党员8人,其中5人是工人,负责人为孙良惠。该小组成为沪西工友俱乐部领导工人运动的核心力量。 % V, S! i- m. [2 q. T) Z
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关于建立小沙渡小组的报告- |9 X" q# I0 I4 x' P
& ^: A. e7 Y* E& K; m& _& u% {/ `
1925年初,中共上海地委根据党的四大通过的党章中的“三个党员以上可成立支部”的规定,对所辖的下级党组织在原来小组的基础上组建支部,是年1月成立中共沪西支部(中国纺织工人中的第一个党支部)。负责人为孙良惠,成员共32人。支部成立后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和组织群众,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二月罢工斗争。 & S8 L: H; w1 d1 |* c
日商纱厂工人二月大罢工发出了反帝大风暴的先声,不仅为同年“五卅运动”(中国共产党党员、沪西工友俱乐部会员、纺织工人顾正红的壮烈牺牲,则是“五卅运动”的导火索)的爆发提供了勇气和力量,而且也为后来的“美亚绸厂大罢工”、“申九二二大罢工”等纺织工人运动的展开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 R( \' s# H) d/ H. s
后来在孙良慧的领导下,1925年10月沪西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区级领导机构——中共小沙渡部委、中共曹家渡部委,极大的推动了沪西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开展。 & O1 D( p6 x. N' i6 H% g
资料来源:《孙良惠》(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党史研究室)、上海普陀档案、新民晚报 ( K' ]4 d \8 F$ r, q+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