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4 d+ S% S* C. F7 y9 g4 Q v3.氯漂减色法 氯漂减色法就是将待修色的织物,在次氯酸钠的溶液中处理,使其减色。 (1)减色原理。活性染料经氯漂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褪色和消色。由于染料结构复杂多样,其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凡是染料结构中含有耐氯稳定性差的基团(如—N=N— 等),经次氯酸钠处理的减色率越高。 正因为如此,不同结构的活性染料经次氯酸钠处理的减色率相差很大。如1%(owf)深度的染色物,同在有效氯50mg/L、(27±2)℃浸渍60min的条件下处理,其减色率活性红3BS为5.66%、活性深蓝M-2GE为4.44%、活性黄3RS为19.88%、活性蓝BRF为17.42%、活性翠蓝B-BGFN为73.16%、活性嫩黄C-GL为84.13%。这就使氯漂减色法产生一个很显著的缺陷,即采用氯漂减色率相差大的染料拼色时,减色后原有色光会发生显著异变。不过,对多数染料来讲,只要重新打好修色样,还是能够恢复原有色光的。这是因为,氯漂减色后各染料组分的深浅不同,引起拼色色光的异变,而染料自身的色光实际变化并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含有活性黑组分(如活性黑B、活性黑GR等)的染色物,由于其中活性黑氯漂后,不仅深浅有变化,色相也完全改变(呈棕色),所以氯漂减色后,往往染不出原有色光。 因此这类染色物不宜采用氯漂减色法减色。 (2)减色工艺。氯漂减色工艺的条件(参数): 10%次氯酸钠1~ 5mL/L(根据需求而定) 纯碱1~ 2g/L(pH=10.5~ 11.0) 处理温度室温 (3)工艺提示。 次氯酸钠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在不同的pH 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漂白能力。在酸性条件下,漂白速率较快,而棉纤维强力下降较多,并有大量氯气逸出,对劳动保护不利。而且漂白速率太快,减色质量难以控制。所以不宜采用酸性浴氯漂减色。 在中性浴中,其漂白速率也较快,对棉纤维强力的损伤仍严重。所以也不能采用中性浴氯漂减色。 ①在碱性浴中(pH=10.5~ 11.0),漂白速率较温和,减色质量较稳定,对棉纤维强力的影响也小。所以,最合适的是采用碱性浴氯漂减色。 ②提高氯漂温度,可以显著加快减色速率,但对棉纤维强力的损伤速率增加也更快。所以氯漂减色一般不要超过40℃。 ③氯漂减色后,织物上的残氯会影响活性染料(尤其是一些不耐氯漂的染料)的套染质量。 因此,减色后必须要做脱氯处理。脱氯方法有两种: a. 减色后经洗水,用1~ 2g/L 大苏打(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或者用1~1.5g/L重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NaHSO3),于30~ 40℃温度下中和洗涤,而后再用温水洗净便可。 2Na2S2O3+Cl2 2NaCl+ Na2S4O6 2NaHSO3+2Cl2+2H2O Na2SO4+4HCl+H2SO4 该法的优点是脱氯净。缺点是脱氯后若洗水不净,残硫会引起织物泛黄。 b.减色后经洗水,用1~ 2g/L双氧水与30~ 40℃的弱碱性浴中洗涤处理,再用温水洗净即可。 H2O2+Cl2 2HCl+O2 该法的优点是无泛黄、无污染。缺点是双氧水要洗净,不然在活性染料套色时有可能造成色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