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洗水整理] 牛仔剥色修色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5 22: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牛仔剥色修色技术

) M# `2 z% v- z5 V
当染色物的色光(或色相)严重不符,或有色泽不匀性等染疵时,就必须将染色物上的染料最大限度的剥除,然后再重新打样复染。
- Y' n, X+ k/ O" X
剥色原理是:当采用还原剂处理时,强还原剂能将染料分子中一些不耐还原的基团如—N=N— ,— NO2等破坏,从而达到消色的目的。

( A' U2 n$ e' O( p/ d
.传统剥色法(保险粉— 烧碱剥色法)

' T- R$ V3 F) @: f) y5 W
保险粉是强还原剂,例如,保险粉15g/L、30%烧碱40mL/L、95~98℃的溶液,其还原负电位可达-1080mV,足以将直接、活性、中性、酸性等染料的大分子破坏,产生剥色效果。
" w' K+ C9 J7 H  a  z2 {1 S0 F
(1)使用工艺。配方:
5 Q9 a/ ^- ~& M' N- \6 C$ X$ B
85%保险粉5~ 15g/L(根据需要而定)

4 k9 z  B& T0 V. g: m7 r/ c) _
30%烧碱15~ 40mL/L(根据需要而定)
1 [- C, M+ V2 D8 ^: w
渗透剂0.5~ 1g/L(根据需要而定)
$ j! [5 M; k% O+ ]; u, D9 s3 O  w  W  [
洗水染色机剥色条件:80℃运转30~ 50min→98~ 100℃运转10~20min→净洗。

7 N+ x' R) k. ]/ C0 j( W
(2)工艺提示:
$ S( P1 z( f5 h; f$ C7 x8 g
①保险粉的稳定性,在80℃以上的热水中能快速分解。所以,剥色时要先在75~80℃处理,然后再升温至沸腾。这样可减少保险粉的无效损耗,提高剥色效果。

" ^" o5 h" `) W) M' g- J1 J, f+ ?3 E; {
②保险粉的用量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浓度不宜过高,如果过高则无效分解增多,浪费大。实验表明,较低浓度二次剥色比高浓度一次剥色的剥色率高,均匀性好。
6 C" w1 x2 n% ?! c2 r  V' C# k
③保险粉剥色,气味浓烈,污染大,故要密封好。

7 p7 A* r- [2 B& Y0 J) p5 s
(3)保险粉— 烧碱剥色法缺点。

6 w8 u: M, L9 n" |/ d
①保险粉的储存稳定性差,尤其在湿热环境中容易分解,造成还原力下降,影响实用效果。

! A. w" u0 y& Q9 o! Q* ]% t- g
②保险粉的耐热稳定性差,在60℃以上的水中分解很快,有效利用率比较低。
& j' H5 u* D3 K- C% S! r1 N* f9 N' C
③保险粉分解后,会溢出大量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4 Y7 M% \6 b% Q( S3 B. R% w
④保险粉必须在碱剂(烧碱、纯碱)存在下使用(碱性强,剥色力大)。因此不适合含有羊毛、蚕丝等蛋白质织物的剥色。

2 [/ C, b! w5 r& k% B9 x8 d* Q
⑤保险粉的实际剥色能力有限,许多染料尤其是活性染料染棉后的剥色,往往只有半剥效果,而且还容易产生剥色不匀现象,剥出来的底色往往泛黄。所以,剥色后的改染质量难以保证。
2 X/ E( p- m1 f% Q+ t  c
⑥保险粉的剥色残液通常带有一定的还原性,对污水处理产生不利影响。
9 f3 W9 |9 D4 @% ~5 I6 Z) j
⑦保险粉受潮后有自燃特性,具有火灾隐患。
7 p/ @4 @  X" A& f: P  u9 D
⑧保险粉剥色由于用量较多,价格较高,造成实际成本较高。

1 z  J% r* L. n- w
因此,以新型的环保、安全、高效的剥色剂来取代保险粉,具有现实意义。

! P5 {1 b) |3 [/ @-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22: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 x- _+ ]- s4 U
.新型剥色法(二氧化硫脲— 烧碱剥色法)
(1)二氧化硫脲的性能。二氧化硫脲又称甲脒亚磺酸,简称TD。二氧化硫脲是硫脲在低温下经双氧水氧化后生成的产物。它具有两种自身内部的异变结构。
TD 在酸性溶液中性质稳定,但在水溶液中,尤其是碱性溶液中,它会逐渐分解,生成尿素和次硫酸。
次硫酸是活泼的强还原剂,它会继续分解而放出新生态氢。
因此,TD在热的碱性溶液中会产生很高的还原负电位,实测结果如下:
TD在热碱中的还原电位
TD用量(g/L)30%NaOH 用量(mL/L)温度(℃) 电极电位(mV)
2               40                    95       -1125
3               40                    95       -1180
4               40                    95        -1210
5               40                    95        -1220
6               40                    95        -1220
7               40                    95        -1220
(2)二氧化硫脲的优点。TD与保险粉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①TD的还原负电位高,还原能力强。作为还原剂剥色剂使用,其实用量约为保险粉的1/3。
②98%的纯TD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很稳定,即使受到猛烈撞击也不会爆炸,严重受潮时也不会自燃。因而具有运输安全、储存稳定和使用方便等特点,从根本上消除了保险粉不安全的因素。
③TD的耐热稳定性好。即使在高温(80~ 100℃)碱性溶液中,其分解速率也比保险粉温和。所以,TD做剥色剂利用率高,剥色能力强。而且污染小,劳动保护较好,使用成本较低。
(3)使用工艺。配方及条件:
98%TD 3~ 5g/L(根据需要而定)
30%烧碱30~ 50mL/L(根据需要而定)
渗透剂1~ 2g/L(根据需要而定)
洗水染色机剥色条件:80℃运转10min→98~ 100℃运转30~50min→净洗。
工艺提示:
①TD在常温水中溶解度较低,提高温度可提高溶解度,TD在水中的溶解度见表,因此,化料时应用50~60℃的温水溶解(注意不能和碱剂同浴溶解,以免TD分解损耗)。
TD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g/L) 温度(℃) 溶解度(g/L)
0        13.5             30          36.9
10      26.5            40          51.4
20     26.7
TD 在酸性浴中稳定,在碱性浴中才能分解成次硫酸,进而又生成新生态氢,产生强大的还原力。因此,加入烧碱可促进TD分解完全,提高利用率。同时,又可提高TD在水中的还原负电位值,增进剥色效果。
② 烧碱的加入可提高TD的溶解度,但化料时,不能和碱剂同浴溶解,以免TD分解损耗。
TD在不同烧碱浓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表  TD在不同烧碱浓度时的溶解度
烧碱浓度(%) 溶解度(g/L) 烧碱浓度(%) 溶解度(g/L)
0               31.5          20            114.7
5               38.1          30           143.7
10             78.0
③ 用保险粉— 烧碱法及按上述配方和工艺的TD— 烧碱法进行了直接染料剥色对比实验。具体如表所示。
表  保险粉— 烧碱法与TD— 烧碱法直接染料剥色对比实验
染料染色深度(%,owf)
剥色效果保险粉— 烧碱TD— 烧碱直接耐晒翠蓝FBL 1.5 良好,呈浅蓝绿色,脱色约80% 良好,呈浅蓝绿色,脱色约80%直接耐晒黄RL1.5 较好,呈浅黄色,脱色约60%很好,呈米白色,脱色95%以上直接耐晒红BWS 1.5 较好,呈浅红色,脱色约60% 良好,呈浅红色,脱色约80%直接耐晒蓝BRN 1.5 良好,呈浅湖色,脱色约85% 很好,呈浅蓝色,脱色95%以上注保险粉—烧碱剥色法为:85%的保险粉15g/L,30%烧碱30g/L,冷水中加入烧碱,升温至60℃,加入1/2量的保险粉,保温剥色15min,再加入其余1/2量的保险粉,并升温至80℃,保温剥色15min而后再升温至95℃,继续剥色10min,洗水、皂洗、洗水。
对直接耐晒染料染棉牛仔,TD— 烧碱法的剥色效果比传统的保险粉—烧碱法的剥色效果大大提高。对1.5%染色深度的染色布来说,其脱色程度均在80%以上,有些染料如直接耐晒黄RL、直接耐晒蓝BRN等剥色率可达95%以上。而且,剥色后的织物色光变化小,明亮度也好,因此改色容易。同时大生产实践也表明,TD—烧碱法对常用的不同结构的中温型活性染料染棉的剥色效果比保险粉— 烧碱法的剥色效果显著提高,平均脱色率可达90%以上,许多染料如活性艳蓝R,活性黑B等脱色率可达95%,而且,剥色后的织物除少数染料(如活性红M-3BE)的色光变化外,多数染料的色光变化小,布面匀净度与鲜艳度也比较好。这就为修色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7-4 00:2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