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综合] 2023纺织学术奖揭晓,第十三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在苏州举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2 11: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三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在苏州举行.png
# k5 _9 m3 @( m3 a! t: e7 b
$ `( P" Q3 X/ B, t1 D
11月10-12日,第十三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在苏州举行。会议颁发了2023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学术奖(纺织学术大奖、纺织学术(技术)带头人奖、“中复神鹰”纺织青年科技奖),发布了第24届陈维稷论文卓越行动计划以及2023年纺织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卓越行动计划遴选结果等。
, k! E  X5 @( V; `. q( W! }% q  I- P$ t9 u; w" F. c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中国纺联原会长王天凯,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王玉忠,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中国纺联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党委书记李陵申,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沈明荣等领导、专家,会议主办、承办单位领导,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生产、教学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和纺织高校的师生、相关方面的领导、媒体代表等千余人参加会议。
  e# I% u5 G2 \0 S" l% O! w
+ `* E. M$ ]5 K
伏广伟.png
1 Q$ J- \! T7 J! i! a$ d+ T
% C+ D2 A1 g; L/ P( @( y  h* d
在开幕式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致欢迎辞。他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支持下,始终对标世界一流学会,聚焦新时代建设纺织科技强国和群团组织改革,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伏广伟在梳理了近年来学会为促进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服务模式创新亮点后表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纺织一级学科建设的“危”与“机”,站在国家和历史的视角看待纺织学科建设,更会有难以言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会的神圣使命是代表中国纺织科技界,站在学科之林,要勇敢地传递纺织学科的声音,壮大纺织学科的力量,组织及号召纺织科技工作者务必戮力同心,为纺织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纺织人的智慧与力量。$ J5 ~6 r* B  ^/ e: d
" {8 c! D1 Y2 E  i2 g( z
李陵申.png
! z" d0 z; H. w: z- Z  F
' S( ~( @9 u- s+ d7 E: Y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李陵申在致辞中表示,2023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国际市场压力较往年明显加大,生产、效益、投资等主要运行指标仍未扭转负增长态势,但降幅逐步收窄,行业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回升态势。挑战与机遇并存,要在全球纺织产业链与供应链重构中持续保持优势和主导地位,就需要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研发中拥有遥遥领先的技术。李陵申认为,纺织行业当前还面临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其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纺织行业科学技术研究的差距主要在于基础前沿和源头创新,特别是精细化工、先进材料、高端装备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方面。对于未来纺织科技工作,李陵申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攻坚克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工程科技前沿,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二是坚持科技报国,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为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生态保护、民生改善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三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做到守正扬清、求真务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为社会发展提供“正能量”。
1 \: o: Y( i0 o5 C- j
, I  m6 i5 ^+ j- x3 ^9 @5 y随后举行了颁奖典礼。为促进纺织学术交流,重视基础研究,鼓励科技工作者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表彰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奉献精神,学会设立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技论文卓越行动计划,包含3个子项目:纺织博士学位论文、纺织硕士学位论文、陈维稷论文卓越行动计划。% X: J9 q; c: d# a+ j" |# v8 W& Q% e
6 C' |: T1 O$ r) N' D! `8 v1 ^
颁奖典礼1.png
, a6 k' l- Z; C# B
颁奖典礼2.png % F* u' C3 A) |. }
/ O( `! g6 O" y8 k. N
2023年共有51篇论文入选或入围科技论文卓越行动计划,其中博士学位论文7篇,硕士学位论文14篇,第24届陈维稷论文30篇。会议为入选的论文作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0 ^& m* R8 t; y# S% S' J& W( t3 j7 y3 Z; H( `. {( f6 l
颁奖典礼3.png 8 ]) R  {: ~( @; j6 ^* O. x5 T
颁奖典礼4.png
' S: U. F  t! q2 T. R
" k+ \1 }- W3 v2 Z4 B; [! `4 e
在令人期待的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学术奖颁奖环节,会议分别为2023纺织学术大奖,2023纺织学术(技术)带头人, 2023“中复神鹰”纺织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颁奖。. m, ^0 G# m' h7 s& M
3 m4 i! z! j3 T
2023纺织学术大奖
青岛大学研究员 夏延致

. c& A5 _* U0 [' x8 Q$ g+ r: C
2023纺织学术带头人奖
东华大学教授 王宏志
天津工业大学教授 徐志伟
青岛大学教授 许长海
东华大学教授 张洁
苏州大学教授 张克勤
3 d+ V$ W/ u" b- Z" T3 {& S  v1 y
2023纺织技术带头人奖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徐纪刚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周立明

  ~. `" Q2 g4 g# O( H$ p/ h0 j, {
2023“中复神鹰”纺织青年科技奖
西安工程大学教授 樊威
青岛大学教授 田明伟
武汉纺织大学教授 夏治刚
( g' }2 X9 o$ b9 K; l# f- |. z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会士.png
! P% s# b4 Z: J: ~3 ^. o( i

' Q1 ]" a/ A4 e为表彰在纺织科学与工程或者相关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和为学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会员,2023年,学会决定增选武汉纺织大学教授王栋、东华大学教授张瑞云为会士。当选人上台接受证书。5 t8 h" \0 ~) T- t: D
* U8 [$ k' q3 _+ u6 ~4 Q' G( o5 d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研基地.png
% x2 H4 L0 ^5 k0 N( n4 D$ j2 {  I
1 x7 U7 ~; q# O
为提升纺织科技协同创新能力,促进资源互补与跨界合作,2023年学会决定新设立5个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研基地。基地负责人上台接受授牌。
1 g0 l: J# Y* @7 ~% }# N* h$ ^7 a/ X0 D( c' M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png
6 l" z% e/ ?% F9 B5 D
2 q! _% g: s4 P, t# g8 h9 a: j, v4 {. u
为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科学家精神弘扬工作,大力传播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学会坚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工作。2023年决定授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会议为入选基地授牌。
% D: a( [4 ^! [0 `
& b9 w3 H, {4 g/ E4 M; f8 U4 p
孙瑞哲.png
  V/ i' N) o& C, K* x

- J( Y- s- |3 I8 e8 F! Q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作“学产融合 成果赋能 引领发展——以创新实践书写新型工业化中的锦绣篇章”主旨报告。他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时代大势、全球风云、产业变革中,行业如何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和内涵特征,以创新实践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 t9 ~" j+ _) l$ T6 `; m, j
3 |2 P* t3 W* e2 \' n. {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塑造着新型工业化的新特征。新型工业化是以全球融通为条件的工业化,是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工业化,是以数字经济为架构的工业化,是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的工业化,科技创新是新型工业化最根本的支撑,决定着产业的价值高度、应用广度。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提升创新能力,讲好科技故事,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6 B$ H5 x; K7 s9 y6 O$ z9 x9 R! g0 _! d
二是纺织行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就是要融入时代大势,立足中国实际,把握历史主动,在全球竞合关系中、责任利益关系中、市场供求关系中,适应新的条件约束,构建新的产业联系,围绕科技、时尚、绿色,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驱动是关键路径,科技创新是首位工程。
% t# g+ c  y3 c: W" B- s9 |3 v$ u5 w! a9 S% k( E
三是在新阶段,中国纺织工业创新的趋势方向:把握高端化、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创新趋势,推动有效实践。. Y* k7 X0 d+ n: C
6 _$ v( V& ^2 c4 c
四是以全局观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创新是大生态、大环境,是全局变量、系统工程。除了关注行业本身的创新以外,需要以更宏阔的视角,了解全球全域的创新趋势和实践,从整体创新的角度来思考行业创新。
# O" L" w- N+ v& |) r2 f- P' \8 |& L" F1 k
五是起承转合,做好创新发展的锦绣文章。以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在起承转合处推动科研、产业、市场的统一,形成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起”要高远,加强问题导向的基础创新;“承”要顺滑,加强应用导向的技术创新;“转”要平阔,推进价值导向的成果转化;“合”要圆融,打造开放导向的创新生态。- h5 W: Y7 U% [8 r7 ]/ l0 f4 Y9 C

6 a6 l$ t, x2 X" L, F孙瑞哲最后表示,经纶天下,是因为心怀锦绣;诚谨勤朴,是因为身系民生。希望大家担当作为、携手并进,以创新实践书写新型工业化中的锦绣篇章。
8 M2 B& Z4 N5 P0 N
; O# G7 ]$ V. N3 g% U2 I会议决定,第十四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将由安徽工程大学承办。苏州大学副校长沈明荣、安徽工程大学副校长凤权上台交接中国纺织学术年会承办旗。7 [) E! M. m7 r! U/ A
(信息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 p) Z3 `$ {: Y1 A$ }" X4 s! @
  Y' k  L9 J  ]+ o, {: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1 01:2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