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器材 1 展会概述 本届展会共有来自瑞士、意大利、德国、日本、印度、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家纺纱器材制造企业参展,与上届展会相当,展出的产品和技术,绝大多数反映了当前国内外产品的最高水平。
6 B( f# `! o6 g2 {2 E! B* p( k2 代表性展品及技术 2.1 梳理器材 德国格罗茨InLine针布:寿命更长,具有稳定的梳理和网面质量,更短的跑合周期、更低的挂花几率。 9 S. V# A3 ]! I8 v) y7 U
金轮针布高产高效高耐磨纯棉用太锐克双齿锡林针布:优化锡林针布齿形,增强分梳效果,提高转移率;耐磨性能提升,产品寿命提升30%;半成品生条质量指标改善15%,IPI指标改善20%,纤维通过量不低于1000 t。
9 ?/ N* Q8 N( u3 y1 g* p# F5 D光山白鲨复合齿高密锡林针布:把不同形状、不同尺寸针齿融合在一根齿条上,能对不同品种纤维进行兼容性梳理;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涡流纺、环锭纺、气流纺等。
2 w# ~; ]+ O5 a& z- d; g7 D光山白鲨齿片式活动盖板针布:采用整体结构、高齿密,针齿抗拉能力强,V型通道增强分梳能力,梳理非棉型纤维活动盖板落棉大幅减少;采用超耐磨表面处理技术,使用寿命大幅延长。
+ s9 N. n7 ]' Y& n0 N- c金轮针布3636双齿精梳锡林:全新齿形结构设计,采用大梳理弧面,梳理面积增加45%,精梳条质量纱疵减少20%~30%,降低落棉率1%~3%。采用低齿与高齿交叉排列,形成双齿多层梳理,延长使用寿命30%。棉结去除率比常规高30%~40%,适用于高速高产精梳机。
! b: U5 h4 j" @: ^3 D+ w. g' i浙江锦峰精梳锡林:采用前梳针、后锯齿结构,保护纤维不被损伤。锡林齿片为渐进式结构,减少嵌花。采用可调梳理隔距技术,隔距精准,调整便捷。梳理能力提高12%,适纺小卷定量。过纤量达1000 t,寿命更长。 & v9 |5 ?, {6 x4 j% U& U
浙江锦峰全固定盖板:提升纺纱制成率0.5%~0.8%;同机型产量提高10%~15%;成纱质量改善超过15%;去掉活动盖板传动机构和修复,节约用工。适用纤维素和合成纤维、纯棉,适用于立达、郑州宏大、青岛宏大、卓郎和特吕茨勒系列机型。 * m: p& d5 m6 t) H. x" o d! |9 y
2.2 牵伸器材 德国Accotex喷气纺用ACC80胶辊:采用先进橡胶化合物和橡胶合成技术制成,肖氏A硬度为70度~83度;具有优异的机械、动态和热稳定性、耐溶胀和耐静电性能,抗绕花;耐磨,回磨周期延长约50%,满足高速喷气纺。 + K: ~3 x; s1 `1 w, ^! }+ W/ S
安徽八一BYC新型368胶管:硬度为邵尔A66度~68度,采用进口新材料,弹性好、握持力强,抗绕、抗耐磨性能好;适纺范围广。适用于大牵伸、高锭数。 / W& V/ a5 Z& H4 Z% z
无锡兰翔LXC 766D型胶管:耐磨性与抗静电性能好,适纺性强,抗溶胀,多纤维混纺优势明显。 ; k: O9 d# I A4 L
日本山内TAJ2 /KS80D涡流纱胶圈:内外层材质耐磨性增强,适用产品通用性强,产品寿命提高50%以上。
W. d2 }, u' t+ D" v无锡二橡胶WRA-MVS78涡流纺胶圈:采用进口特种主体新材料、新型功能助剂、低伸高强骨架线制成;内外层采用三位一体结构,适纺性更广,使用寿命更长。高速牵伸运转平稳,成纱一致性好,使用寿命与进口相当。 8 k# P* M- R3 y' ~) l G
无锡兰翔LXA V001涡流纺胶圈:耐磨性能优异,产品一致性高,高速运转下成纱质量优。 - G1 ^' U9 ?7 ^/ o7 }
福建佳宇新一代涡流纺胶圈:采用改性丁腈橡胶,优化花纹结构和骨架层排列,提高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 q( A3 q* ]3 u$ i* L4 P
安徽八一BYC新型9888A胶圈:使用引进新型材料,弹性好,握持力强,适纺范围广,适用于高锭数、大牵伸,成纱质量好。 2 X' W0 n& L2 x# T) i3 Z
2.3 纱线捻接器 意大利美斯丹电动捻接器:颠覆传统气动捻接方式,从结构方面进行创新,适应纱线品种广泛,改善接头外观、提高捻接强力。 , R3 T+ x- n/ {+ Y2 e8 N
2.4 钢丝圈 重庆金猫TP3钢丝圈:采用进口优质合金钢材、扩散渗透处理技术,将高温自润滑纳米材料渗入钢丝圈基体。走熟期极短、纺纱速度高、使用寿命长;在纺纱锭速20 kr/min以上时,使用寿命达15 d~20 d。适纺纯棉、莱赛尔、莫代尔、粘胶、雅赛尔等高速纺纱。 ; F3 O' Q5 M! C0 U4 m1 [
重庆金猫ZB gc系列上支承锥面钢丝圈:圈形结构特殊、接触面积大,保证钢丝圈在高速运转状态下稳定,走熟短、寿命长,适用超高速;尤其适合纯棉纺纱(20 kr/min~23 kr/min),使用寿命达10 d~15 d。
1 l# y# G. S/ K- ~7 \' n y3 技术发展趋势与建议 为了更好适应主机高速高产、操作简化、自动化与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新型装备与先进纺纱工艺得到快速应用、产品差异化等需求,纺纱器材着重在提升原材料性能、优化制造工艺、强化表面处理质量,增加产品寿命、延长维护周期、加强过程控制等进行提升;其技术发展是从单一性能到综合性能的大幅提升,降低消耗,为用户创造价值。梳理器材体现在创新齿形设计、增强梳理效果,提高产品耐磨性能及兼顾满足不同纺纱形式对梳理纤维要求等;胶圈原材料与耐磨性能、使用寿命以及高温状态下的性能稳定性、一致性得到大幅提升;钢丝圈在优化圈形与表面处理工艺,提高耐磨性能以适应差别化、小批量纤维生产并满足超高速纺纱、替代高端进口产品等。
1 }! Z4 \$ H# T! P0 z2 ]随着行业低成本优势的凹隐,国内纺纱器材造企业须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加快自身向“智造”转型,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纺织企业行业洗牌加速,绿色已成为发展的风向标,当前市场疲软,纺纱行业普遍追求高速度与差别化纤维纺纱,纺织器材制造企业应追求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而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持续优化制造工艺、提升产品可靠性与性价比,亦是适应纺机日益高速化发展与智能化水平提升、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关键所在。
) e& `2 o3 G1 u6 E(信息来源:中国纺机协会) 9 b. K. i) B3 q! X: e6 c" u8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