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Q! T/ i) }
防毒织物anti-toxic fabric9 m' e( z) u$ H( Q
+ b* P/ C& a8 o8 f7 G
防毒织物的类型有隔绝型、吸附型和解毒型三种。: B# p H. U3 _( V
' }7 X- r- t: X! l$ p4 d$ g/ j% X( p; p( C5 R1 Z+ M
①隔绝型防毒织物是橡胶涂层制品,尽管它能较好地保护皮肤免受毒气、毒液的危害,但穿着笨重,行动不便,并由于不透气,阻碍汗液蒸发,使人感到闷热粘滑。因而其用途受到限制。
6 a3 u" k6 i7 i2 ~. i L6 g- A5 O
2 V, g, U# m$ g; j, a' p# U6 g; d, ?' u
②吸附型防毒织物是使用活性炭等具有微细空隙的物质对毒气、毒液物质进行吸附。这是物理吸附,它并不能使有毒试剂的毒性解除。这种防毒织物的品种多样,有的把活性炭粉附在织物上,有的把活性炭粉分散在泡沫塑料里等。这种防毒织物的透气性好,量轻,防毒效果优良。但也存在不足,一是活性炭的浸渍和混入易影响织物的柔性,降低使用性能;二是需定期进行解吸处理;三是这种防毒织物受体液和皮脂的作用,易吸附其中的有机物,如脲和乳酸盐等,从而降低防毒能力,甚至完全失效。此外,使用含活性炭泡沫塑料还有一个易着火且火势难以扑灭的问题,其机械强度也不高。& c$ B& W* j, M, V: O1 _& d! v
8 Y: i7 L2 T6 `9 u
) H+ S: M4 A) B6 K③解毒型防毒织物是利用附着于织物上的化学物质与毒剂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失去毒性而达到防毒的目的。如使用氯酰胺溶液对织物进行浸渍处理,防护作用明显。其不足在于,在潮湿状态下这种物质会释放出次氯酸盐,这不仅引起皮肤过敏,还会使防毒作用失效,须经常进行再处理。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推出微胶囊技术,使解毒剂微胶囊与织物表面相结合,制成防毒织物,使防毒织物的性能大为改观。20世纪80年代中期,用微孔中空纤维制成的织物防毒效果极佳。在该中空纤维的内层至少可以填充一种可抑制有毒化学和生物试剂的解毒剂。由于解毒剂包在微孔中空纤维的内层,因此,无论是固体的还是液体的解毒剂,其浓度常高于常规使用的浸渍织物中的解毒剂浓度。又由于微孔中空纤维的多孔性和大的表面积,使解毒剂与毒剂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防毒效果好,且解毒剂的适用范围广。; N# X2 F% I5 Y) `" X
防毒织物主要用于制作防毒服。防毒服可保护在有毒环境中战斗、工作的人员免受气态、液态有毒物质的危害。军事上,防毒服保护士兵免受毒气弹的侵袭。民用中,防毒服用于喷洒农药或有毒化学试剂的生产。
! h3 `+ X& z; R' ^& Y;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