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织与汉字系列——匹 匹是古代布匹的长度单位,四丈为一匹。金文的匹字,即像布一匹数揲之形,字又作“疋”。匹字后又用作计算马的单位,引申为单独之义。而在典籍中,匹常与“配”相通,用为对手、配偶等义。
: s* t& H5 t3 j/ j. E- q9 n匹夫:指庶人、平民。又指独夫,带有轻蔑的意思。5 n$ v# z2 `/ n
匹敌:彼此相当。又指配偶、夫妻。
; x* v# s. E; C1 t1 y' c9 X( n匹练:一匹白绢。多用来形容白马飞驰的形状或江水澄静、瀑布飞流等形态。
+ B* q5 r3 b& U; R0 w匹马单枪:比喻不借助别人,单独干。也作“单枪匹马”。
9 I, G* u8 v4 J0 H' h 0 h0 K; ^+ e4 i8 C
另:( _. t, ^9 M: s# g, o& u. f& T4 U
6 K. b O3 ^8 ?, k- j( S
象形字。金文像折叠保存的一匹布形。篆文整齐化,形稍讹。隶变后楷书写作匹。或讹作“疋”。“疋”本是“足”的异体字。) z5 D# u+ `5 E7 C
《说文,匸部》:“四丈也,从八、匸,八揲一匹。八亦声。”析形不确。本义为布帛—匹,长四丈。* A0 s+ w: k. ?8 O$ \0 V' u
匹,本义指①古代布帛长度单位: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用作量词,引申也指②骡马一头:卢(黑)矢百,马四~;车六百乘,骑五千~。古代布帛自两头卷之,一匹两卷,故古代也称为“两”,汉代称为匹。由此引申为③两相对等,相当:秦晋~也,何以卑我?又引申指④同类,朋辈:无怨无恶,率由群~。又特指⑤配偶:中有孤鸳鸯,哀鸣求~俦(伴侣);~偶。用作动词,指⑥匹配,配合:百物皆有合偶,偶之合之,仇之~之,善矣;~敌。由“一匹”引申也指⑦一,单独:晋人与姜戎要之骰而击之,~马只轮无反(返)者;单枪~马。
# `2 L5 x7 W0 e) R匹,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匸部。凡从匹取义的字皆与两两相当等义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