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裾素纱褝衣和直裾素纱褝衣 - c" ~* w7 }4 F
在马王堆一号汉墓椁室西边箱出土的一件竹箱内随葬了轪侯夫人辛追生前所喜爱的时装,其中2件薄如蝉翼、轻若烟雾的素纱褝衣特别引人注目。 一、曲裾素纱褝衣 曲裾素纱褝衣,西汉早期,衣长160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7厘米、腰宽48厘米,衣重48克,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3 R7 x; P/ e8 S( h# Y9 [* }8 e5 ~
曲裾素纱褝衣
3 G: C0 a. f% v曲裾素纱褝衣衣领相交,曲裾(三角形衣襟)由左向右掩,衣服较长,款式类似当时流行的上下衣裳相连的深衣。多数学者认为贵为丞相夫人的辛追欲露华丽外衣纹饰,因此在衣袍外罩褝衣,这样既可增添其华丽,又可使花纹不太明显而产生朦胧美感。也有人认为其当时作为内衣穿着,是一种性感内衣。其衣料为轻薄的没有染色的平纹方孔丝织物素纱,经测算,其用纱料约2.6平方米,如果除去较厚重的用作衣领、衣袖、衣襟缘边的绢,其重量只有20多克,每平方米衣料重仅12-13克。纱是我国古代丝绸最早的品种之一,因为是单经单纬交织而成,所以织物充满了孔眼,显得非常轻薄,古人形容“轻纱薄如空”、“举之如无”,汉代的启蒙读物《急就篇》中曾把轻薄的丝绸比做飞蝉的翅膀。其蚕丝的纤度极细,单根丝为10.5至11.3旦。连现代机械缫出的最精细的蚕丝也很难达到这样微细的纤度。 研究人员曾试图复制素纱褝衣,因蚕丝纤度没有那么匀细,其重量达不到要求,可见当时养蚕缫丝纺织技术的高超。 湖南省博物馆曾委托一研究所复制这件总重49克的直裾素纱襌衣。但该研究所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襌衣的重量超过80克。后来,专家共同研究才找到答案,原来现在的蚕经过进化,体型比几千年前的要大许多,吐出来的丝明显要粗、重,所以织成的衣物重量也就重多了。于是专家们着手研究一种特殊的食料喂养蚕,控制蚕宝宝的个头,再采用这些小巧苗条的蚕宝宝吐出的丝复制素纱襌衣,终于织成了一件49.5克的仿真素纱襌衣,这一研究整整耗费了专家们13年的心血! 2 H! [6 N9 ~) _* g(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