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p) e' m4 a+ ?
对浆纱机喷浆管、张力装置、浆槽保温帘的改造 ! Q1 N! m, S4 ]2 ^. x/ G
# d7 }8 ~9 v- p浆纱机给纱线上浆,对增强纤维强度、减少毛羽、降低纱线表面摩擦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介绍三种改造方法。 ! c' r. B4 i# b w& y' [+ ]+ C3 _
3 w( I6 K2 A/ E, t
加大喷浆管口直径,减小输浆压力
5 w2 W/ p6 b& k+ r0 x□ 西安工程大学李景辉
$ B; b, i# H, s3 p! B2 ^% i( v4 sS632型七单元双浆槽浆纱机在预压浆辊和上浆辊之间设置喷淋管是其独特设计,每个浆槽的喷淋管上均匀分布13个喷淋头,用于喷出浆液形成浸浆区,实现一次浸压。 4 |! x% J" f$ ~& H, M0 O
通过一个阶段的使用、观察,我们发现由于其设计的喷淋头内径仅6.5毫米,S632型浆纱机存在严重缺陷。一是喷口小,喷浆量不足,在生产粗号、高密织物时极易形成轻浆起毛现象;二是由于环境和浆液存在温差,使得喷淋头上经常产生浆皮吊挂,造成喷淋头堵塞,甚至喷淋头上的浆皮掉下,导致浆纱生产中途停止;三是浆液循环管路的压力大小对浆斑的形成有影响。预热浆槽的浆液经输浆泵后,分流成两路,一路直接到主浆槽,一路通过喷淋管到喷淋浸浆区。生产中为了保证喷淋浸浆区液面高度,常将该路压力设置较大,但由于喷淋头喷浆不畅,从而增大了循环浆泵的动力负荷,使得浆泵漏浆。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喷淋头处形成浆皮与环境温度较低和喷淋头距浆液面高度偏远有关,通过多次试验,我们选用了不锈钢管(直径为42毫米)等距离加工出9个U形长孔(8毫米×14毫米),用于替代原机配置的喷淋管。制作的喷浆管喷口较大,降低了喷淋浸浆区管路的输浆压力,完全可以满足所需浆液量。
5 w% }1 ?/ @! n%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