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茧cocoon drying 9 Q8 O! K$ z: N: ~* | B% o5 S
对鲜茧进行杀蛹并烘至适干的过程。鲜茧中蛹体含75%左右水分,茧层含水13%~16%,若不及时烘干,会因蒸热使茧霉烂变质,还因出蛆、化蛾而成下脚茧。为使蚕茧利于运输及储存,须将蚕蛹烘杀并将鲜茧中60%水分除去,使适干茧的茧层和蛹体回潮率控制在10%~12%。此外,为保护茧层及“解舒”(000页)良好,还应使茧层丝胶适当变性,增加煮茧抵抗力和生丝强力,降低缫折,减少缫丝故障,提高生丝的清洁和净度。鲜茧干燥须经预热干燥、恒速干燥和减速干燥三个阶段。 (1)预热干燥阶段:鲜茧进入干燥室后,温度逐渐上升,茧层水分开始蒸发,热量透过茧层至茧腔后将蛹杀死。 (2)恒速干燥阶段:杀蛹后,蛹体内水分开始发散并进入蒸发旺盛期,水分蒸发率保持不变,此时茧层温度略低于烘茧室内温度,蛹体温度略高于烘茧室内空气湿球温度,茧层和蛹体之间温差较大,鲜茧烘成半干茧(烘率约65%)。 (3)减速干燥阶段:随着蚕茧含水率的降低,蒸发过程由蛹体表面深入其内部,水分逐渐通过茧层再向外扩散,水分随干燥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少,直至烘干。 一次烘茧将鲜茧烘至适干的方法称直干法。将半干茧放置一段时间后再烘至适干茧的方法称再干法。再干法中预热和恒速干燥阶段又称头冲阶段,减速干燥阶段在再干法中称二冲阶段。与直干法相比,再干法一是可解决鲜茧大量上市时烘茧设备不足问题,同时避免了因鲜茧堆放时间过长而变质,二是通过头冲和二冲之间半干茧放置处理,使半干茧茧层含水率趋于均匀,有利于二冲烘茧时均匀干燥,从而保护茧质,提高烘茧质量。日本烘茧以直干法为主,我国以再干法为主。
' m3 y, ]- _) v# ?; v* c8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