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漂白bleaching with sodium hypochlorite1 F. E. Q! b( J! ]
次氯酸钠漂白简称氯漂。用次氯酸钠作为漂白剂处理棉纤维及其织物的方法。多次浸轧次氯酸钠漂液(漂液浓度:含有效氯1~3g/L,pH值控制在9~11左右)→室温堆置30~60min→水洗→酸处理(用2g/L硫酸在50℃温度下堆置15~30min)→水洗→Na2S2O3脱氯→水洗。不宜采用过高漂液浓度,对要求高的品种,应该采取复漂方式。通过HClO、Cl2(在碱性条件下主要是OCl-)破坏色素中的双键,达到消色的目的。必须严格控制漂液pH值以及温度,否则会严重损伤纤维。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目前我国棉以及麻制品漂白常采用该方法。但由于在排出废水中活性氯含量较高、不利环保,被双氧水漂白工艺替代。2 ]2 @, ^8 ~# u3 D$ k
6 N% b) A, e Q) B- H# K `8 h次氯酸钙calcium hypochlorite 5 a) f0 [) S- }# l6 u4 J白色粉末,分子式为Ca(Cl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具有很强的氧化性。纯次氯酸钙商品名为漂粉精,有效氯含量为60%~70%。与氯化钙和氢氧化钙混合,商品名为“漂白粉”,有效氯含量为30%~35%。在染整加工中主要用作漂白剂,因为会生成钙斑,故现在很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