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杂谈] 战国、秦朝、汉代时期的纺织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31 19: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国、秦朝、汉代时期的纺织文化

8 y- Q+ z$ u. t4 \战国、秦朝、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繁荣的时期。战国时期思想上非常活跃,秦始皇帝统一中国后同时实行了货币、文字、度量衡、车轨等方面的统一,汉代初期又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提倡农桑,轻徭薄赋,鼓励人口增殖和土地开垦,使汉初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作为经济的重要方面,纺织业在战国、秦朝、汉代时期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 \( i- q" S5 s7 _  Y- R2 Z. c在这一时期,纺织业中最为主要的丝绸生产得到了飞速发展。首先是产地扩大,形成了黄河流域、巴蜀地区和长江中下游三大中心。其中以黄河流域最为重要,首都长安城里的未央宫内设有东、西织室,主要织作以供郊庙之服,一年花费达五千万。此外还有御府尚方织室,生产锦绣纨绮等各种高档织物。在黄河下游的丝绸织绣生产重地齐鲁也设有官营作坊。齐郡设有三服官,作工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在民间,织绣生产量也十分巨大。王充《论衡·程材篇》:“齐郡世剌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从山东、苏北、河南出土的大量汉代纺织画象石上的纺织图来看,当时的纺织生产确是十分普遍的。四川成都自战国时代起,蚕织事业已初具规模,至西汉时更为兴盛,主要以织锦而著称。据称,秦汉王朝均在当地设有锦官,专门生产蜀锦以供上用。汉代杨雄《蜀都赋》中提到:“尔乃其人,自造其锦,.....发扬文彩,转代无穷。”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纺织业基本上还是以麻织为主,但丝织也开始兴盛起来。特别是长江中游地区出土的丝织品,很有可能是当地生产的。新疆地区使用的纺织纤维主要还是羊毛和其它动物毛,出土中已十分常见。
; Z  B; B/ g6 Y& Q, [* t# W* t4 S战国、秦朝、汉代时期的织绣技术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从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和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织绣品来看,当时的织物品种主要有平纹类织物如光泽极好的纨、普通的绢、极为轻薄的纱,暗花织物中有绞经织物罗、形如杯纹的绮,多彩织物锦中有三色显花的平纹经锦、表面起绒圈的绒圈锦,此外还有锁绣针法为主的长寿绣、乘云绣等,以及各种印花织物。从新疆及河西走廊一带出土大量东汉时期的毛织品来看,当时毛织品上应用的技法也非常先进,有以编织方法编成的织物,有采用丝织品中织锦、绞纱织物类似的结构,有毛织品上独有的缂织法和栽绒法制成的缂毛和毛毯等产品,中原传统的锁绣法也被用于毛织物上的装饰。说明在战国、秦朝、汉代时期,我国各族人民已在吸取不同源头的纺织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新的丰富灿烂的纺织品。
- Q# b0 T! @, w4 S战国、秦朝、汉代时期是丝绸之路开拓过程中的重要年代,汉武帝时张骞的出使西域,使丝绸之路一直延伸到地中海沿岸,中国的丝绸由此被绵绵不断地运向沿途的国家和地区,从而名扬天下。西汉和东汉织锦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发现在丝绸之路沿途的河西走廊、新疆地区或是远在蒙古的诺因乌拉等地。同时,西方的纺织文化也开始影响中国,使我国纺织品的织造技术和图案设计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变化。8 K; k: B# y( h: T- \%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1 01:3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