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梳理] 针面间纤维转移、锡林-道夫纤维转移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9 08: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aianyulong 于 2014-11-29 08:25 编辑
& \. k" K+ z% h6 H5 Q2 c2 @3 c4 Y
针面间纤维转移fiber transfer between two clothing surface
  I3 L- I/ Z1 @9 y  s

3 I: o  ~3 K! x9 A& ^纤维(束)要获得针齿的梳理,应至少有一个针面握持,而在两个针面同时握持纤维束时纤维束就被分离,故纤维被握持在针齿尖端并实现分梳,需要同时满足针面切向和针齿工作面方向的握持条件。由于梳理的纤维与针齿接触情况的变化,纤维在针面切向或针齿工作面方向产生转移,转移时纤维从一个针面的速度改变为另一个针面的速度。1 b4 p! Z  K#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9 08: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 ?- \4 x, E! R' k' l. G! |
锡林-道夫纤维转移率cylinderdoffer transfer ratio
0 ~( g' j0 }2 ?% q: ]& f" ?' Z* n' K
锡林-道夫纤维转移率简称道夫转移率。表示纤维自梳理机锡林向道夫转移能力的参数。γ=q/Q*100%
式中:γ为锡林—道夫转移率,q为道夫单位时间的产量(g),Q为梳理机的自由纤维量(g)。影响道夫转移率的因素有针布种类、规格、针齿状态与梳理机产量、锡林转速以及锡林与道夫间隔距等。转移率适当高些有利于分梳质量,但过高则因过分减少了每次经梳理工作区分梳的纤维量而不利于棉网品质。道夫转移率一般金属针布为6%~15%,弹性针布为0.5%~3%。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1 21:4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