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人物] 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术价值的文化意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0 18: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术价值的文化意蕴
宋浩杰    黄树林
- g. h% f9 c: n) k: d0 u) d
  上海六百多年来,民间对黄道婆信仰崇拜,源远流长。仅上海地区与黄道婆祠、庙、堂、楼就有十多处。20世纪50年代以前,还有民间流传的“黄道婆生日”(农历四月初六)、“棉花生日”(农历七月二十日)。黄浦区现还有“先棉祠街”和“花衣街”。直到现在,每逢农历初一、十五,还有老人在黄母祠内祭供香火,每逢清明还有人在黄道婆墓前供奉香烛。' k9 K& Q+ B& ?% u; L: ?7 X
  在封建时代,如何不是达观显贵,是没有资格为之建立祠堂的,而唯有这位出身贫穷的劳动妇女,人们为她反复修建祠堂。虽屡遭劫难,至今尤存。究其原因,这是因为黄道婆及手工棉纺织技术革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改变了古代乌泥泾和江南的老百姓生活,改变了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为民造福,功绩显著,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而这种贡献的价值中又蕴含着诸多文化的意蕴。
8 z7 D0 {, A) ~; H7 d& D 1 F0 f2 @, L( Y* p
  一、革新手工棉纺织技术的科学价值
& p" [& }$ P" w. l) Y9 |" x3 `2 z) }' ~! p2 {: |
  黄道婆中国古代棉纺织技术革新家,她生于南宋末年淳祐年间(约公元1245年),大约在元成宗元贞年间(1295~1296年),黄道婆搭海船回到了阔别30多年的故乡——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东湾村),面对家乡的落后状况,黄道婆与大家一起潜心研究,努力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手工棉纺织技术革新创造。直接促成了上海地区的植棉和棉纺织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由此,乌泥泾棉布销行日广。改变了元、明两代苏南部分地区产业结构,极大地发展了区域经济,博得“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赞誉。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一书中,对黄道婆在棉纺织史上的革命做了高度评价。黄道婆及棉纺织技术恩惠天下百姓,名传世界各国,不愧为中国古代棉纺织技术革新家。2 H; h' Q. H7 ~
  首先,革新了棉纺织工具。南宋末年,江南一带才有棉花种植,而江南最早引种棉花的地方是松江府。这时的松江乌泥泾棉纺织技术尚十分落后,“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籽,线弦竹孤置案间,振掉成剂,厥功甚艰。”(《南村辍耕录》卷24)元初,黄道婆回到家乡后,黄道婆看到家乡落后状况,一边热心传授崖州的先进技术,一边在实践中把海南的棉纺织技术与江南原有的先进麻纺和丝纺技术相结合,革新和创造了捍弹纺织之具,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由此,乌泥泾一带千户百姓家家机抒,以此为生,丰衣足食。从而使黄道婆纺织革新技术从乌泥泾始,传遍松江府地区,进而是大江南北。
+ K$ h2 ^1 F0 [  黄道婆之前,脱棉籽是棉纺织过程中一个难点。有的地方用手剥,有的地方用手推“铁筋”碾去。她则推广了轧棉籽的搅车,工效大为提高。以前弹棉花用的是线弦竹弓,她则代之以强而有力的绳弦大弓,使弹棉花的速度加快了。最值得注意的是纺车的改进。棉纺车来源于麻纺车,而麻纺车是由纺丝的莩车演变而成。黄道婆推广了三锭纺车,使效率大为提高。多锭纺车在没有发明机械化的握持工具“罗拉”以前,单凭双手握持三个棉筒捻绪,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手工纺织技术之极高的水平了。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过,当未发明珍妮纺纱机时,德国有人发明了一种有两个纱锭的纺车,但能够同时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却几乎和双头人一样不易找到,可见黄道婆在这方面的成就之不易得了。        
( x* X. b" e# n1 o" _  b  此外,她还改进了织造机具和提花技术。黄道婆对捍弹纺织工具进行了革新,同时也创造了手工棉纺织技术工序,即从轧棉到织布多道工艺流程。         ! D/ G" d6 N& L
  其次,研制棉纺织造技艺。据《辍耕录》,黄道婆除了色织,改进色布(条、格布)的花色外,还把海南黎族流行的“挈花”(提花)结合汉族苏凇地区早已盛行的纺织麻绸的技艺,运用于棉织品,“织成被、褥、带、帨”,等产品,创造了“粲然若写”的“乌泥泾被”。在宗元时,色织、提花织品是罕见之物,而黄道婆的革新实践,开拓了棉织品种,扩大了棉布的影响,织造技术在上海乃至中国古代的手工棉纺织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革新意义。. Z4 z, H2 ~0 [' e, `; \
  再则,开发出精美的棉纺织产品。自黄道婆传授了织造技艺后,使棉织品提高了档次,后代又结合江浙地区的先进的丝织技艺,创造出不少名优棉纺品。明成化年间,这种提花棉织品传入皇室,受到嫔妃。宫女的欢迎,于是乌泥泾一带人家,受官府之命专为皇室织造。织出有龙凤,斗龙,麒麟,云彩,象眼等图案。颜色有大红,真紫,赫黄等,十分精致。主管织造的官吏从中牟利,一匹布竟达百两黄金以上。秦荣光在《上海县竹枝词》列出云布、绒布、药斑布、紫布、丁娘子布、三林标布、稀布、高丽布以及双单印,阴阳印等印花布。《辍耕录》说:“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当地人民学会了黄道婆的手工棉纺织技术,进行纺织生产,把产品卖到外地去,赚了钱生活富裕,精神也充裕了。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改变了乌泥泾落后生产状况,改善了松江府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江南经济的繁荣,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使江南人民直至大江南北享有革新成果六百余年。* J( }5 T+ {4 R. w

' ?! i3 v5 Z7 Z2 x4 c 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价值* Y$ U) x$ a4 d

0 O! G4 {: ^5 }0 D5 X  上海地区东高西低,中间有一条宽1至6公里的冈身,冈身呈西北趋东南走向。冈身以西为淀泖地,冈身以东为滨海冲击平原。分东乡、西乡。东乡地域地势高亢,耕地土壤质地细小均匀,结构松散,土层深厚且绝大部分土壤为适宜旱作的潮沙泥、沟干泥、黄泥等土种。这就为棉花这种旱性作物的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8 F( b, h; B3 @$ V4 s0 M# j; h  黄道婆传授植和棉纺织技术以及冈身地貌,使得棉花广泛种植,棉纺织业蓬勃发展,导致松江府以及周边地区农业经济与农家经营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首先是棉作压倒稻作。上海县地区农作物出现的“棉七稻三”的新格局,嘉定一带更达到“棉九道一”,甚而有专种棉花者。其次,棉花的种植以及对棉花的深加工,纺纱、织布为农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经济收入超过粮食作物,成为农家主要经济来源,这种不同于传统的小农经济范畴的男耕女作,已被商品经济所渗透,而且成为农家的主业。- \& \& {, _) @* ~$ A
  再则,由于手工棉纺织技术的发展,小农经济的变化,商品经济的活跃,棉布业市镇大量兴起、繁荣。宋元间,上海县只有乌泥泾、吴会、七宝镇,明清已有松江府的朱泾镇、枫泾镇、莘庄镇等,苏州府的南翔,娄塘、新泾等大小四十余个镇崛然而起。
6 r9 y( V! E5 D  以黄道婆和棉纺织技术为奠基的“棉纺织革命”,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变化与市镇繁荣,而且促进了上海沙船业为标志的内外贸易的发达,开创了市场经济的先河。到清代,随着棉纺织生产发展,出现颇有特色类似专业街的街道和制造纺织工具的专业户,使工具逐渐成为商品。例金泽镇的铁制纺锭、谢字纺车,黄渡徐家步机等。七宝镇还有一条“纺车街”,纺织技术的提高,人的需求也在发展。松江府地区不仅产布,而且也生产生活棉织品。明万历年间,有人用尤敦布制成单袜,洁白清细,松软凉爽。于是有了暑袜店。清初松江府城北门有一条袜子弄。清中叶,上海农村还生产一种“高丽手巾”。嘉定安亭镇还产线毯。以钱氏所织者最佳。
0 N& m7 L" L7 ?$ k6 q  中国几千年的自然经济中,纺织是农家副业,农家进行纺织,主要是为了自用,而不是出售,商品经济很不发达。黄道婆不仅把先进的技术引进到乌泥泾,又让乌泥泾人传授给临近乡镇的妇女。逐渐推广到江南的农村,更传到北方,南方的许多地方,百姓“皆效其织,藉为恒业”。(明弘治《上海志》)“转售他方以牟利:业颇饶裕。”(明张之象《祠记》)手工棉纺织技术的传播,发展了棉纺织品的商品商品生产,形成专业性棉纺织生产。随着家庭手工业与航运贸易的结合,纺织业资本主义因素获得进一步发展。到了明代中叶,松江府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清初上海县人叶梦珠的《阅世编》称松江府:“纺织成布,衣被天下”。据估计在1860年时,全国远距离销售的棉布,约为4500万匹,其中松江府七县一厅有3000万匹,占全国三分之二,名不虚传。
* ?4 u# t; S2 J' q  黄道婆不仅善于钻研和传授手工棉纺织技术,而且结合麻纺织技术,创制出更为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开发出精美的棉纺织产品,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了生产结构,发展了商品经济。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的发展,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谱写了纺织革新的灿烂篇章。0 s+ |1 P$ ~  ^/ _( o6 s9 ^, L

+ U' Y- P3 r0 B8 |) {# R& ?  三、解决千万百姓蔽体御寒的社会价值
8 p  t' W: s. ?4 m, ? 5 x, [' ^& u% j4 w7 ^" ?7 X
  千百年以来,我国中原、江南地区人民赖以作为衣料的主要是丝麻,尤其是纺织品绢的用途最广,人民除了服用用外,还要用它作为“调”,随同地租缴纳给朝廷,这在以前人口很少时(汉唐两代人口最多时仅五千多万),还可勉强维持。北宋以后,人口增多,(宋徽宗崇宁全国主客户2千万,每户仅依汉、唐两代平均五人,约计一万万人口)而统治阶级对纺织品的需要有增无减。人民衣着严重缺乏。而丝纺品价格极高,农民又无力购买,农民的穿用只有价廉粗质的粗麻布。宋代笔记文集中常出现人民被逼用纸被,纸衣,纸帐之类作代用品蔽体御寒的记载。5 x2 W4 C- R+ n1 z# G, Z
 椐凌蒙初记苏州地方一对以佃田织布为生的农民,衣衫褴褛。在纺织业最发达的苏州如此,至于西北地区,“穷人无力买布,冬季多在草窝里裸卧。”(范文谰《中国通史简编》)因而封建社会经常看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惨情景。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术的传播,使得人们的劳动“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免缉绩之工,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王祯《农书》卷二一)纺织织成的棉布。“其幅匹之制,特为长阔,茸密轻暖,可抵缯帛,又为毳服毯段,足代本物,”(王祯《农书》卷二一)“北方多寒,或茧纩不足,而裘褐之费,此为省便。”(王祯《农书》卷二一)。
, |" J6 ~* }& e5 d3 N2 ~6 A  小小衣食两字关系国计民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生存的第一需要是有一张布片御寒,在严寒的北方,一件棉衣甚至是一条生命,世界上没有比解决御寒更人命关天的大事了。
5 N4 w% M8 h. K3 l
9 V3 G, J. A" s8 K5 Y- m% V3 {  四、提高了妇女地位的民俗价值
' t* ~" r" z$ T
! ~7 U0 v* E& ^. r- S& n+ x' a9 i7 i/ S  中国农村历来是“男耕女织”。手工棉纺织业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生产习俗和生活节律。《阅世遍》记,清初上海有赵道人“代邹家纺绩,计工而收钱,易米盐以自给”。明嘉靖年间已有“内外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的记载。明清时期的产棉地区,打破这种界限,植棉、摘棉多由妇女完成。而轧花、弹花多是由男子承担。农闲男子纺纱织布也不足为奇。所以上海四邻又有“男纺女织”之说。
6 V5 v6 T/ \; j2 Q) B3 ]" ?  随着手工棉纺织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显重,家庭内部劳力的利益分配因此发生变化,妇女是棉纺织业的主力,在家庭经济地位中不再是可有可无这一事实的形成,使得妇女在家庭地位中明显提高。浦东三林塘一带,把手工精巧,织的布因品质好可卖顶价,(当地布庄愿出高价收购)的姑娘,誉为“顶价姑娘”。(已婚者称为“顶价娘子”),因而媒人盈门,身价倍增。家长亦引以为荣。上海县妇女在家庭中地位有的甚至高于男子,如七宝镇,清代已有女子当家理财之俗,不少大户人家的财权操诸主妇手中。里外大事,以妻为事。有民谣:“娘娘手里讨针线。”因为女子是家庭财富主要创造者,商品交流中女子抛头露面参与,因而男女大防的封建礼教也随之溃决。; u4 ~, B$ Q, \! l. O4 N2 u
  女子地位在上海县的婚俗中有更多的反映。清季,浦东三林塘一带,女子择偶有一定的选择权,男女一经定亲,即可互相上门往来,谓之“走脚通”。浦东地区尚“大娘子婚姻”,以新娘年龄大于新郎为上,这又异于通行的童养媳习俗。沪郊习俗,生男分喜蛋,生女则不然,而三林等地生女也分喜蛋,只染作绿色以示区别,有女无子则招婿,婿随妻姓,子承母姓,视为通例。亦也兄弟年幼,长姐招婿不出嫁,称“坐字囡”,以扶助家庭,丈夫在家地位低于妻。新娘嫁妆厚薄的一个重要标志视土布量的多少,往往“××个布”说明。嫁妆必以土布缚扎,不可缺。“婆接媳”是上海县婚娶仪式中重要的一环,新娘被接至男家,使立门外,婆婆出门接媳妇,搀而入门,不可由他人代。此俗至今犹存。" U& t7 R. B- m0 r
  手工棉纺织技术的发展,不仅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作用,而且对上海地区民间风俗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最根本的是提高了妇女地位,改变了千百年来形成的男尊女卑陈规旧俗,改变了人们“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解放了生产力,拉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7 H! G8 O/ t# \& r. Z) c0 l- F1 D6 j
  五、汉、黎和各国文化交流的民族价值% d) A* ^7 C# y: s

( {) p! ^0 z* K6 W) g  尽管史料上对黄道婆身世和技术等问题有种种猜测、传说,但对黄道婆的业绩,历史贡献看法是一致的,即她是把海南黎族较先进的棉纺织染技术,结合当地汉族的情况,加的是总结提高,传授给松江府上海县乌泥泾人民,又由上海向大江南北乃至全国传播,从而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由此几百年来上海地区一直是我国棉纺业的中心。% q9 f. \0 Z5 K! x$ ~
  黄道婆教会可乌泥泾人民捍弹纺织一整套棉纺织技术,就“织”而言,据南宋赵汝适《诸番志》:黎族妇女能织出“花被、缦布、黎幕”,而且“崖州被”名闻天下。据此推断,那时海南已有提花机。黄道婆回乌泥泾后织出的“被褥带帨,其中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其“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是从崖州学来的是无疑的。因而可以说,棉纺织工艺上的艺术成就、把生活在崖州的黄道婆培养成杰出的棉纺织能手。她是沟通黎汉两族文化的伟大使者,为中华民族和谐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 l5 d. T% i) f4 G  同时,手工棉纺织技术的发展和传播,使位于湘西一带的苗族人民,俗习纺织,“其地亦能纺织,有苗锦、苗被、苗布之属”。(吴省兰《楚岗志略》)“织布为衣”。(陆次云《峒溪纤志》卷中)并有余布以与汉族人民交易。“辰州苗民与汉民交易,辄以牛马驮载杂粮布绢之物,以趋市集,……届期毕至、易盐、易蚕种、易器具,从通有无”。(徐珂《清椑类纱·农商类》)。& U& S- u0 h# c$ M7 k1 v
  明代中叶,松江府已经成为全国手工棉纺织业的中心,棉布不但行销全国,而且远销海外。明末,松江府就有商人贩布至吕宋。“近来,中国人都从海外商贩至吕宋地方,获利不赀,松(江)人亦往往从之”。(范濂《云间据日抄》卷中)。与临近的日本,棉纺织交往更频繁。姚叔祥《见只编》中记载“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如室之布席,杭之长安织也。……松之棉布,尤为彼国所重”。约成书于明代的日本尊经阁文库所藏《水陆路程》第七部分中列举的松江府与乌泥泾地名下,有两行小字夹注:“纺棉纱脚车始自本处一老妇”。同时在1363年时,植棉种籽流入高丽,不久纺织技术流传高丽全境。明代,中国商船曾“西至欧罗巴”,远至东非索马里一带。清嘉庆、道光年间,每年销往英国的上海棉布多达80万匹,少时也有20万匹;销往美国的多达300多万匹。
3 Q+ F4 ^9 b3 g6 H  到19世纪30年代,鸦片战争前夕,欧洲的绅士时尚用中国杭州出产的纺绸做衬衫,以紫花布做裤子。这种紫花布,产于苏松一带,是天然紫色棉花,织布制成衣,因颇为雅扑。故受欧洲人青睐。欧洲人用的紫花布由东印度公司从南京收购。故外国人多称它为“南京布”。
% }' J7 @  y- v( R2 V  1784年美国独立后,第一艘驶入广州的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带来了人参,羽纱,毛皮等”。“然后收购茶叶、丝绸、瓷器、南京土布等。”这种南京布在北美市场上,直到19世纪30年代,美国机织棉布发展以前是非常时行的商货。当地人民喜欢用来裁制裤子和被褥。当时美国的费城“美国哲学学会早在1771年就已希望引进中国的工艺和技术,来促进美国的棉花,生丝等的开发。”(沈福伟《中外文化的交流》)! S' ^& }* l/ }4 Z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存在,都不可能是孤立的,与与世隔绝的,他必然要和其他国家发生接触和交流,历史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这种接触和交往也就越扩大、越频繁。中国通过棉纺织品、器皿等,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宗教艺术等也对中国人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明清棉纺织品的海外贸易的极大发展,促进了中国与亚非欧洲诸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增进了与世界各国的民族交往。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向前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和进步。6 z9 Y3 T0 P2 A+ u- E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上海城市文化在与城市共同演进的历史中,形成了中西合璧,兼容并畜,积淀丰富的特点,既反映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又对城市进步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当前,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为城市文化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也孕育着城市文化发展的内在的需要。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汇聚中外古今优秀文化成果,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和强劲的发展动力。黄道婆继承和借鉴了传统的丝纺织技术,从海内引进棉纺织技术,将它运用于上海新兴的手工棉纺织,为上海、江南棉纺织的兴起奠定了一个可靠历史基点。它影响了几百年上海纺织业,是中国纺织史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人类社会实践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结晶。
# {& D+ Q+ ~# C+ D( H  [; H  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术是历史留给我们和祖先传给我们的不可多得的一笔精神遗产,我们要好好地保护,不断地传承发展,将黄道婆精神发扬光大,不断挖掘利用黄道婆和手工棉纺织技术价值的文化内涵,为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现代化目标大都市而不懈地努力。% e6 ^5 J6 N6 `& ?% }1 o! e

8 F$ O7 p- s% O4 T.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充值|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 )

GMT+8, 2024-4-25 19:1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