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纺织服饰文化] 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陈茂同,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4 10: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P: u4 o/ t0 G' J  L5 D! \0 I
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陈茂同,PDF.pdf (13.99 MB, 下载次数: 0) - D' {! Z/ k! L

  \' G% _) a  s" a 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陈茂同,PDF.png
百花文艺出版社,有电子目录,2005,扫描版。
6 V( J  p, k2 [% v" R
前言
# t+ s7 k% }" D" @$ |6 E7 a- P
衣冠服饰,是人类生活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伴随着生产水平、经济基础、物质文明、社会习俗与审美观念而同步进展。因此,对人类衣冠服饰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一些侧面情况,增加我们的历史知识。 这些记载,给我们研究中国古代衣冠服饰制的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例证。专志记述虽然十分详细,但和出土的石刻、壁画实物校核,却尚有许多不尽相符之处。究其原因,大凡有二:第一,文献记载的冠服制,多是统治阶级朝会、燕享、郊天、祀地等礼仪的服用制度,而石刻、壁画所反映的则多是平时燕居生活和奴隶劳动的情况;第二,后朝人修前朝历史,其时间相隔,或有数百年,中历战乱,资料多有散佚,征集难于周备,加上墓葬实物尚未出土,对于某些服物的认识或有借助想象或推测,以至于难以准确。例如,依史志记载,汉代梁冠和爵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理而论,帝王冠帽必当九梁,但从东汉石刻、壁画所反映的形象资料看,则一般只一梁至三梁。叉据《舆服志》所载,幅中裹头(即平巾帻)是西汉王莽因头秃无发才开始应用的,怛从出土的商代玉雕分析,早在商周时期,就已有巾裹之制,其间相去千余年。大量的出土文物,纠正了史志记载的不实,所以,我们在叙述历代冠服的具体形制时,尽量参照出土实物及形象资料,若遇实物和图像与文献记载不尽一致者,则或是同时并叙,指明是非;或径从宴物,略加说明。本书的插图。除了可以增强我们的感性知识外,有时还可以作为判断是非的根据之一。衣冠服饰,古今不同制,其中比较重要的区别,大概有两方面:第一,古服上衣下裳,今服则衣裳连称,而裳名转废;第二,古时服装(尤其是上层阶级)都极宽博,只有军士服装较窄小,今天则除了僧衣道服还存古制外,其他服装均尚紧窄称体,并讲究线条美。所以,古今服物名同而形制迥异,例如袍、衫、裙、裤,以至鞋、袜、冠帽等,古今皆同名,而且是人们生活中习见、习闻、习用的东西,但若以今名考之古制,则大异其趣。因此,必须分别考其由来,述其沿革。在书中,凡是古今通用的服名,则多在刨制的朝代加以详叙,或阐明其沿革关系,以使读者对该服物有较完整的概念。古人的装饰物,千奇百怪,诸如首饰、颈饰、手饰、衣饰以及面饰胭脂粉黛等等,名目繁多,品类不一,形制各异,我们只选择较重要的,或能代表该朝特征的,或多数朝代袭用不革的,或古今同制为人们所习见、习闻、习用的,或诗、文、词、赋多所提及的进行介绍,其他就不能一一述及了。各朝冠服制度的改革和服物的更新,与丝棉生产的发展和织染技术的提高都有密切的关系。本书每章都用一些篇幅叙述该朝统治者如何重视、提倡和鼓励丝棉生产的情况,作为冠服制度改革和更新的物质依据。本书的编写内容,除了采用史部文献、出土文物和历代笔记的有关记载之外,还参考、吸取了当代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和资料,特此说明。

/ K) N' t- D, p  q
1 m' H, B( R4 ~/ j, g
目录

1 e* e* n3 e. s3 e  w# \
1 上古时期
) a1 J# f( I" Q- A8 D5 d! Z3 V+ \3 S% _4 v
第一节 原始人的衣着

+ Y& ~+ `9 H0 u2 y. b
第二节 我国最早的纺织印染业

  {: V6 `5 a/ q* m& a$ \
第三节 我国最早的冠服制度

' K5 O' Q* B1 v6 N) ~2 B" `2 t
2 商代
! _+ V' i) r" m8 v9 a% I
第一节 丝绸纺织业的发展

6 r3 x) w1 F$ g3 L" A
第二节 商人的衣着
2 R( ~% C0 O. F* K& A# D
第三节 男女发式

' j- }% ^( G& }/ [' }8 X4 r
第四节 玉饰风尚的产生

! P/ G* g3 \7 G6 y. y  M4 q
3 周代

1 @$ p+ \: B) L, P+ {! z
第一节 纺织印染业的大发展

& ]! D7 J. L! W0 Q0 [# ^
第二节 周代的冠服制

6 s) Z8 T8 m$ L) d$ v
第三节 妇女服饰
* n* _& |2 u' m- A* O% a
第四节 舄、履、袜
2 D7 d' {6 M/ c, F8 \' N2 Y: @
第五节 军士服饰

3 n% Z3 r! _$ @# ^$ t
4 秦汉

, L1 V* P. G5 H
第一节 秦汉的纺织业

) Q6 Z9 [4 R+ g  e  ~  v) h8 p% U+ M
第二节 秦代衣冠服饰

& a! W3 u$ R! P2 I3 \2 O
第三节 汉代衣冠服饰
0 E0 _8 N8 l& R, R2 a; c7 A  `
5 魏晋南北朝

5 z0 X3 q! |' u' U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纺织绣染业

) t" ~$ k, X. J( |6 k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衣冠服饰
& ?: s0 |' \1 ~2 z
6 隋唐五代

4 N& P* L+ Q/ A! @1 J
第一节 唐五代的织造业
. U, j) d. y2 K& T6 w  A3 ]
第二节 隋代衣冠服饰制

1 ?- e# [- h% G  c( t
第三节 唐代衣冠服饰制
7 M4 }; u6 j- d; ]4 N: p* c9 V
7 宋代
" r% t. b! C& F3 I, I7 M
第一节 宋代的纺织业
4 G  H7 t# a. N9 N
第二节 宋代的衣冠服饰制

  Q, a' P; H" p' g! i) A* w$ w
8 辽金元
1 P; N4 y- n4 ]. y) ~
第一节 元代的纺织业
3 a$ y# }2 r7 Y& e0 F; [! e$ d
第二节 辽代衣冠制
6 e! Y. P. K, y# c/ |6 C
第三节 金代冠服制
3 [2 H- v/ W9 L
第四节 元代冠服制
; I: ?# b8 E! T2 E" V. Q- t
9 明代
8 G+ @( j9 h: y# _5 p
第一节 明代的纺织业
! t$ L$ z2 z: a# f( @( r' c
第二节 明代衣冠服饰制
) M) {4 d( s2 n% \9 `0 }: W3 G
10 清代

% P- U9 r. p7 s2 B- o% a
第一节 清代的丝棉织业

% a- f0 l- p* X7 U$ f: N
第二节 清代的衣冠服饰制
2 Z7 K4 @  E& M
11 太平天国服制

) y9 f( }  ~$ O& t4 k$ j3 ?+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7-5 21:5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