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梭织机] 投梭机构、中投梭机构、下投梭机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5 22: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w4 o& s. `+ w( V) g/ X$ t3 A, \5 t" @, T. J
投梭机构picking motion. _( h+ Z. w9 }% b% L

# \: s9 b: Z& o
有梭织机驱动梭子飞行的机构。分为上、中、下投梭机构。我国“下投梭机构”运用最广,用于普通织机和自动换梭织机;自动换纡织机大多采用“中投梭机构”;上投梭机构仅在黄麻织机上应用。
# G4 B5 w. Z9 z! E  }
3 {& ~: `* p2 n' A  e#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22: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 I* _/ C- J: s) J4 o3 P中投梭机构central picking mechanism
/ K9 L8 o9 J1 r8 E6 V) S
传动投梭棒作击梭运动的作用力施加于投梭棒中部的投梭机构。常见有四连杆式和铁鞋式两种。前者以中心轴两侧的投梭凸轮、投梭轴、投梭转子、拉带和摇轴两侧的四连杆、投梭棒、皮结等组成。中心轴回转时拉带拉动投梭棒及其上端铰接的皮结,将梭子射入梭道。后者则用摇轴两端的托座和铁鞋替代前者的四连杆。中投梭机构结构较复杂,特别是投梭凸轮的加工要求高。由于四连杆及铁鞋的作用,皮结与投梭棒可以铰接,皮结对梭子的作用点得以作基本平行于梭箱底板的运动。与“下投梭机构”相比,降低了皮结与投梭棒的损耗,并有利于梭子定位,适用于梭子定位要求较高的自动换纡织机。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22: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6 ^7 b. Q, I6 W8 T3 C
下投梭机构bottom picking mechanism
: }1 F; x+ ]* g
传动投梭棒作击梭运动的作用力施加于投梭棒下部的投梭机构。由织机中心轴两侧的投梭盘及投梭转子、侧板和投梭鼻、十字炮脚、投梭棒脚帽和投梭棒、皮结等组成,中心轴回转时投梭棒推动皮结把梭子射入梭口。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应用广。由于投梭棒顶端相对筘座作圆弧运动,故只能使用和投梭棒活套的皮结,击梭及制梭时皮结与投梭棒多次冲击、摩擦,器材消耗大。因制梭后梭子定位精度稍差,故用于普通织机及自动换梭织机。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5-7-26 17: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 s; x; x+ x6 l( J! e$ Y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下投梭机构。在织机的中心轴1上固定了装有投梭转子3的投梭盘2。中心轴回转时,投梭转子在投梭盘的带动下,打击投梭侧板5上的投梭鼻4,使投梭侧板头端绕侧板轴突然下压,通过投梭棒脚帽6的突嘴使固结在其上的投梭棒7绕十字炮脚10的轴心做快速的击梭运动。投梭棒旋转,借助活套在其上部的皮结8将梭子9射出梭箱,飞往对侧。梭箱是击梭和制梭阶段梭子运动的轨道。十字炮脚固定在织机摇轴上(图中未标出),因此投梭棒能够随同筘座25一起前后摆动。击梭过程结束之后,投梭棒在投梭棒扭簧11的作用下回退到梭箱外侧。在投梭棒打击过程中,当梭子达到最大速度后便脱离皮结进入自由飞行阶段。
! V, D& ^7 l3 P8 d% @$ {. e& M0 q+ L织机由静止状态被人工缓缓转动其主轴,皮结推动梭子移过的距离称为投梭动程,也称投梭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梭动程越大,梭子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也越大。在实际生产中,需根据上机筘幅、梭子进出梭口时间以及投梭机构的动态特性确定所需的投梭动程。投梭动程的调节方法是:松开侧板后端的固定螺丝,向上调节侧板支点,侧板受投梭转子作用的动程将增大,则投梭动程也大;反之,向下调节侧板支点,侧板受投梭转子作用的动程将减小,则投梭动程也小。
* W# B6 T3 N, |: X2 g梭子进入梭口的时间受所许可的进梭口挤压度制约,也就是要与开口、打纬(筘座位置)相配合,既不能早进梭口,以免挤压度过大,但也不能迟进梭口,因为进梭口迟,出梭口也迟,会导致梭子出梭口挤压度过大。因此,梭子必须按时进入梭口,这通过控制投梭时间实现。投梭时间指的是投梭转子开始与投梭鼻接触、皮结即将推动梭子时的主轴位置角。投梭时间的调节方法是:松开投梭转子在投梭盘上的位置,顺着投梭盘的转动方向前移投梭转子,将使投梭时间提前;反之,投梭时间推迟。7 W8 w; ]" k' Z1 L% B& ~! K; a7 q
有梭织机的投梭和制梭装置.jpg
有梭织机的投梭和制梭装置& `, Y/ [1 O9 R! x* n
1—中心轴 2—投梭盘 3—投梭转子 4—投梭鼻 5—侧板 6—投梭棒脚帽 7—投梭棒
, _0 p2 {6 Z! q# ^6 o& J$ O8—皮结 9—梭子 10—十字炮脚 11—扭簧 12—制梭板 13—缓冲带 14—偏心轮
9 R- n- v* p: Y* q15—固定轮 16—弹簧轮 17—缓冲弹簧 18—皮圈 19—皮圈弹簧 20—调节螺母
. c5 y( s0 |- Z" c9 C! Y21—梭箱底板 22—梭箱后板 23—梭箱前板 24—梭箱盖板 25—筘座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5-7-26 17: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 \# i/ O3 j: ^3 D0 Z
投梭机构装在筘座上,筘座由四连杆机构驱动,投梭机构随筘座前后摆动。因此,梭子通过梭口的运动是由沿筘座的相对运动和随筘座一起的牵连运动复合而成,其运动轨迹是一条空间曲线。梭子在梭口中自由飞行时受到经纱、钢筘、走梭板的摩擦阻力作用。如以筘座作为运动的参照系,则梭子做匀减速运动,梭子从进入梭口时的梭速vj减为飞出梭口时的vc。梭子进入梭口的速度vj应与织机速度n成正比,与梭子出入梭口的主轴位置角间隔(αc-αj)成反比。为了不使梭子速度过高,则(αc-αj)应尽可能大些,即允许梭子在梭口中飞行时间长些,也就是尽量利用梭口开放时间,让梭子早些进梭口、迟些出梭口。这由梭口开启规律和梭子进出梭口时  \, g" K* G" w7 J8 I% z# b
所允许的挤压度决定,一般允许梭子进、出梭口时与经纱纱层存在着一定的摩擦和挤压,但要避免出现梭子对经纱的过分挤压,否则会造成损伤经纱,甚至发生轧梭。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3 05:09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