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纺织服饰文化] 中国丝绸史(通论、专论两本书),朱新予,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0 21: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丝绸史》分通论与专论两册。有清晰版
$ k. O9 d( O- n+ e  q1 ^中国丝绸史(专论),朱新予,PDF 。有电子目录。: Z0 T- N" @& Z& L# H$ V
中国丝绸史(通论),朱新予,PDF .pdf (15.16 MB, 下载次数: 12) " y- |, F5 I7 L2 F4 u4 N
中国丝绸史(通论),朱新予,PDF .png - @  l! N* Q2 }0 O  q* c8 Q
有详细的电子目录,1992,纺织工业出版社。
  k, `* H0 F! i. S内容提要
! g9 f0 z) ?( a5 C4 m通论是以大量的历史文献、出土丝绸文物、民族学资料等,经多年研究后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九章,以文字叙述为主,并配有  ]$ {. w* Z  e5 X  ^2 t4 S+ T
插图,从纵向勾勒了自原始社会至清代末期各历史阶段的丝绸生产发展的面貌,同时,对各历史阶段的蚕桑丝绸生产技术和丝绸经; ?8 }6 [- s$ |8 ?" R) F! }' c
济、文化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是纺织界、历史学界、经济学界工作者的参考书。2 ?; y" q# e# \- d6 Y
目录# z' R5 Y+ Y* w! k0 y( T: F
第一章 史前的蚕桑丝绸
8 W# H4 P1 V9 u1 u. J% X        第一节 丝绸起源的背景
0 ~2 F# k5 B2 T* o( C+ c& S4 m        第二节 丝绸的起源4 h' I3 X) X9 I; K
        第三节 蚕桑丝绸生产技术) @; I. \4 V1 ?" b
, d  G. I. \* s5 _) q
第二章 殷商、西周、春秋时期的丝绸
: Q- U9 Q2 r  O9 }- C" f; W; u2 h        第一节 蚕桑丝绸业概况
. o: A# `: a0 @  Q        第二节 蚕桑丝绸生产技术7 C* ]; g1 L# k) {( L  B
        第三节 丝绸外传的肇始
$ K4 D7 |# W/ h0 Q, O
8 H. r4 a4 ?0 W0 x- J第三章 战国、秦汉时期的丝绸
9 _* R* V  ]. e$ G7 ]+ M) M        第一节 蚕桑丝绸业概况
  J3 |: D$ Y$ M$ z: Y4 ]        第二节 蚕桑丝绸生产技术
4 ]( Q9 r7 g( M9 s) A        第三节 丝绸的外传及其影响& g( g7 X3 o4 c* m3 L1 R; i
        第四节 丝绸生产与社会经济0 s/ l8 a7 f$ A

1 K7 Z& b$ v9 s9 P3 }1 S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丝绸
0 S9 {& }3 N, |$ ~. ?# h; M        第一节 蚕桑丝绸业概况- `' c3 _8 z9 B8 U! B1 N
        第二节 蚕桑丝绸生产技术
" W9 S* o9 ?% F4 v# W& x. r  \        第三节 丝绸的传播及其影响# a, [4 O: _8 m' ?
        第四节 丝绸生产与社会经济4 R, L) ]( Y6 A6 t+ l

' k: Z# z! ^$ \) C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丝绸
. b5 {! W( H/ F6 W; z$ F        第一节 蚕桑丝绸业概况+ N3 g9 c# R1 R; I! t1 O5 S
        第二节 蚕桑丝绸生产技术) C# O+ e% i9 Z# Q' ~  E
        第三节 丝绸交流与外传
; {9 A( y3 ~) l& a) I: A8 Q2 d        第四节 丝绸生产与社会经济
: o, I: |7 @0 e. T0 R4 W4 \: D0 \; x& x: N6 d6 a1 U# l) O
第六章 两宋时期的丝绸
% S+ }' Z; C+ U) e        第一节 蚕桑丝绸业概况
5 |- X* d1 p0 P% c        第二节 蚕桑丝绸生产技术
! V- u3 X. v0 v6 J        第三节 丝绸生产与社会经济
" ^" [8 i; e2 ^3 U. M        第七章 元朝的丝绸2 k1 L2 T$ v  E$ e
        第一节 蚕桑丝绸业概况
+ D( ^1 f' \+ Q7 _" t: p        第二节 蚕桑丝绸生产技术1 N* S0 s! y4 M' I5 y
        第三节  丝绸生产与社会经济
$ l3 W2 ?1 U8 Y0 \7 ]1 Y        , O* \! y- V" p
第八章 明朝的丝绸+ ~: g9 u$ H# c+ B
        第一节 蚕桑丝绸业概况1 L9 q9 O+ d: Q1 R$ {' h
        第二节 蚕桑丝绸生产技术
: X9 {/ A4 P1 n1 Q9 h( r7 b4 i        第三节 丝绸生产与社会经济
. d2 c& H* e' E1 O& _% ^        
. `  ?# ^5 g+ O5 y/ y第九章 清朝的丝绸
; n- B2 r  q2 j4 t! @6 ]% r        第一节 蚕桑丝绸业概况( R" K& U7 E* s, K% V3 C' }
        第二节 太平天国期间的丝绸业$ ~8 v4 f  ~8 i! c  l0 R- W! i
        第三节 清朝蚕桑丝绸生产技术
2 r" s3 G& B3 E% l) O        第四节 丝绸生产与社会经济1 D9 s1 K" u6 |+ j6 J4 e( z
        
+ U: [* y0 G' K# v附录一 中国历代蚕桑丝绸著述书目
! ?  w+ V& S; B* @+ U" r4 j        附录二 清朝丝绸出口统计资料
/ O: z7 `8 B4 C7 c1 X

. c; r0 h, ~5 }% ?9 {. B- D% G' t2 A$ [- ]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21: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丝绸史(专论),朱新予,PDF
: }. J3 ]. n! |. n: O7 O2 ^ 中国丝绸史(专论),朱新予,PDF .pdf (37.43 MB, 下载次数: 1) " s$ ?0 X9 P* p1 n6 p* {
中国丝绸史(专论),朱新予,PDF .png ) d% I) z! C- a
内容提要
/ R; t, z5 W/ v: n1 Z1 K% q" W' ?本书是根据大量古籍和与丝绸有关的文物资料,由丝绸专家分专题撰写而成的。共5个部分,15个专题,论述蚕的起源和发展,古代丝绸机械,古代丝绸品种,丝绸图案,丝绸用染料,丝绸服饰,早期丝绸之路,南方少数民族丝绸发展历史,以及甲骨文和古文字中有关蚕桑丝帛和生产用具文字的考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是纺织界、历史学界和经济学界的参考书。
4 {4 Y5 n3 w1 j( F9 u* P/ X
3 l* L( j8 v6 I8 T) R目录
+ j: S2 H0 ~! s) V( T# M' h1 t5 A8 q7 E第一篇 蚕丝起源# o/ W  T: S1 K6 l/ L7 [5 `, Z5 i8 @( A7 c
  一、甲骨文中的蚕桑丝帛( H- T- f) ]# r+ `6 U3 L3 X" Q
  二、家蚕的起源和分化研究* C) Q: o9 |3 X+ V* I" a* {
  三、柞蚕放养的起源、发展和技术成就
$ W: x$ K: s4 L" N7 Q  四、中国丝绸服饰的源流. W7 ?" Z6 s" W- k

* B- u1 N* j+ \& p; O' ^第二篇 丝绸机械
! a, `' E+ K2 z+ n  一、释互% _+ x- m5 e' a, }# ~- A3 [
  二、中国最早的投纬工具——梱$ [+ f+ _7 ^* Z& \. c/ h
  三、中国古代丝绸织花机械发展研究
8 v6 U% F9 g0 f2 S& i1 S
$ ~) A3 N6 c0 e8 C4 F/ b% f第三篇 丝绸技术
9 i) W# ^2 R" |8 W) g% S  一、中国丝绸图案的发展与演变
& [' A9 s. H  x0 V8 E  二、植物染料在古代中国的应用+ L% J# P& U' w* W) }4 U

- ?' s  N( M/ F: r  p3 Y第四篇 丝绸品种
, @- U$ S2 `* s8 M) ]" ]  一、中国古代丝绸品种的分类
3 U0 l3 d  X' {) f$ H1 J  二、中国织锦探讨
7 S- ?* N+ J8 n; n2 U  w* D/ `1 S9 }. [4 E7 o0 _2 F; V/ B  X, V: ]
第五篇 综述
$ D+ x9 U9 q) c& p% R  一、早期丝路研究
7 c8 {9 ~& N; O$ b8 O  二、赛里斯略考
7 ^! w5 Q& }( V, P* e  三、南方少数民族丝绸史略
* O. j. e8 Z# D% g  四、中国蚕丝在学术上之贡献                                                                                                % H& f# z6 M* D! l0 u

. G/ |" p* [/ X, |1 O: w; L+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22: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6 R7 E5 E2 w+ j2 K# r朱新予(1902.6~1987.6.20)1919年毕业于浙江甲种蚕桑学校后留校任教。1922年赴日本留学,1925年回国先后在多所蚕桑学校任教,创办无锡女子蚕业学校,并任中山大学、云南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浙江省工业厅副厅长兼丝绸管理局局长、浙江省纺织科学研究所所长、杭州工学院副院长兼纺织系主任、浙江丝绸工学院院长和名誉院长等职。
4 w9 e7 _' {" }; y3 V* K   朱新予生前曾任全国政协第五届、第六届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浙江省九三学社副主任委员。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10-22 16:1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