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纺织服饰文化] 求上传:衣冠天下 中国服装图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5 20: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 J# e: y: y& M7 z* F
内容提要
8 l% E+ {, i! U) H6 M' a3 V% q中国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民族以外,各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也发展了与本民族的地域、习性等相适应的服装文化。他们大多为游牧民族,服装注重实用性能,迥异于中原汉传统的宽衣博带。当游牧民族与汉族融合时,游牧民族首领倾心于汉传统服饰的雍容和威严的气派,争相效仿,比如魏孝文帝的服装改革,服衮冕,赐百官冠服;而实用功能更优越的胡服则向汉族劳动人民传移。沈括《梦溪笔谈》说:  “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一个“全”字或许用得有点过分,但胡服对汉族服装的发展确实有巨大的影响。  “胡”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所指,有时指匈奴,有时泛指从东北到西北诸游牧民族,有时更要宽泛些。历经曲折复杂的历史,“胡”的大多数已经汉化或已成为中华民族一员,所谓“胡服”,如魏晋时的“裤褶”、“柄裆”、“半袖衫”,清的马褂、旗袍也早已成为中华服装的一部分。服装渐向实用性、生活化转移是服装发展的必然规律。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也更会促进中国服装文化的发展与丰富。
. R. {3 B$ r/ N; _1 j1 V( n. ]  本书即以中国服装文化的起源、形成、繁荣、发展、演变全过程的外在款式与内在精神为对象,记述各个历史时期服饰文化的发展演变,涉及服装门类、穿着方式、服饰制度、服饰材料、服饰纹样等诸方面,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历史上的各种服装直观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 m( A* Y, n  v) L; s
目录2 e+ Z5 |  L4 h
第一章  中华服饰文明的晨曦' f2 b. d* ^2 X2 Q8 ~* K
  古籍记载的美丽传说
! e( l7 t. k) |3 |: u, K  考古界的种种发现
. ?8 t/ k0 V% h, {' t  丰富多彩的中华原始服装) {$ t$ O; h% i0 q/ p% }0 \
第二章  “郁郁乎文哉”——奴隶社会时期服饰艺术7 Q' A% P7 z7 X7 q4 S
  从半神话到“功成作乐,治定制礼”
$ w) L) p, E, W; T6 f3 X# _2 G  章服制度
3 \& o; X! V  v6 n5 y8 z# D( f8 V! m  三代遗踪
, X- @, e7 v  K! `第三章  雕缋满眼的春秋战国服饰艺术
+ d- L+ X% Q* N3 `: y2 L6 w( D  衣必文绣:面料的发展9 K3 C2 Z: u0 V. @" s- }; L
  紫气东来:色彩观念的改变
' V: c- G( m! e3 }( h  骨格中的自由:纹样造型与题材的改变8 R- W* K1 \& j; k5 n' b1 n
  胡服骑射:款式的变革
9 A- P6 ~7 g! C9 Q1 H  价廉物美:工艺技术的发展2 s- p: N9 a8 r* @: h: g5 V! P
  流行款式- M  F9 L& {9 E; }
第四章  雄风振采的秦汉服装+ t8 L% D8 K- r! S& K, [7 Z/ T
  秦的尚武传统6 n/ t4 s% v% a: O3 |" A0 m
  金甲铁骑耀日光
, U. \& X# q$ n- p7 [: Y) ~  薄如蝉翼、艳若朝霞的丝绸& L4 h' f5 C3 R2 h
  峥嵘初露的儒学衣冠制度2 M7 g7 v# S& U# b$ K
  华美深衣
! q; S. B" e, [/ u/ ?0 x  H+ \+ c第五章  魏晋风度: N6 V5 r! }9 y  K
  魏孝文帝的改革与南北交融$ h( z' C. V% {% F, y% t! k5 m: F
  从“钟繇斩鬼”看少数民族服装的流行3 _$ I. s2 M) w' S) l  i
  竹林七贤与文士风尚
, [$ S  a' R+ k3 r! T4 }  羽扇纶巾与男子冠帽" Z8 @3 w: t; @/ h
  女子服饰/ m: }- Z/ M! v% t% q% Z. A
  魏晋的铠甲
$ T! L7 M9 c  t% b  b. J3 E  空前变化的服饰纹样
! s' G! o% Q5 A* X- C2 ]第六章  盛世气象——隋唐五代服饰艺术' O) W1 l- {! w9 h
  承前启后的大统
) X  P, e; g$ E1 O% `( ~  雍容大度、百美竞呈的唐代服饰
# |( V4 O. i) B# g* G  以礼安天下
& D4 }' N2 o2 N2 e0 I  男子冠服2 F' j8 M# e0 {" q# N
  长安水边多丽人
  L3 M6 B' a1 q7 Q. {2 o  五代遗风
# b- G( G7 b5 s: O$ U; g- b  q  流行花式
7 _- O* Q/ J( ^第七章  素雅婉约的两宋服饰艺术/ m) D- F* X! n2 G
  宋代冠服8 r5 `. u. S, H9 J+ o7 d
  命妇服装
* X  M" N5 ^4 G, K  I$ q  男子服式' `1 g  o9 e# M: C* e' o
  高雅与宽衣博带. k1 _3 X# E) ?& E. ]  B7 ~# I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女子服式)5 b- o+ q7 m6 t# M3 B% Z2 p
  流行纹样6 l# R% m5 Z7 ?' x) ?9 H
第八章  游牧民族服饰风采——辽、金、西夏、元; A* T3 s, d8 _/ j5 P6 c* V
  髡顶垂发与锦袍玉带
" Q- D4 j, A# Y$ u4 ?: L, [  俗好衣白与裥襜裙: N8 V0 o/ _6 q1 M& i
  党项·西夏
/ u9 x1 d/ a" `/ h8 T  弯弓射大雕与金玉富贵2 \8 j! L+ s/ a' G1 ]! z( M
  元代的一般服装. k) E7 Q4 K# y
  流行纹样
( {: \$ e* f- a( y% p第九章  仪态端庄,近古黄范——明朝服饰艺术) ]- E, }: Z# Y8 A2 P6 q4 U
  气度宏美的明官服制
' ^) t4 F' S; a9 y, b& A3 T2 y$ ?, [5 J2 B  常见服装款式
9 U% i% C  W' R( |  附:《金瓶梅》中的女子服饰搭配, \1 s) l/ p% l
  冠服禁令8 @" H3 G) |3 z0 s& d
  名目繁多的巾帽与履制
/ D& \1 Z% c3 ]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丰富多彩,寓意深刻的丝绸面料1 h( V3 x- v: C( e
  便服花式纹样
5 u$ I2 a$ A# {- n  c第十章  末代皇朝遗风——清朝服饰艺术& s: |3 s4 x0 w+ e) K* b- a
  女真人的传统) Y) p" b3 `& V+ Z/ B0 e1 z1 ]
  入关初强推的服制改革
; V# A+ @0 V0 I( `: U1 l* b  冠服制度
( |7 l  U; K5 E$ s  龙纹袍服
: V% A- i6 [4 M0 x7 T- m5 w3 s  长袍马褂——已逝的风景
4 C( `- p) N# O# O: ?5 D* F& V  汉服旗装——末代女子风华

2 u1 Q2 {( k5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8-28 11:5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