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惊蛰 于 2015-4-30 22:42 编辑
! }; U$ D9 j% N4 E2 C4 @* m% W5 c a0 l# m h
1.针板牵伸 0 \1 {, z( n( T+ K
由于毛型纤维的长度长,且长度不匀大,因此为兼顾控制纤维运动和保证顺利牵伸的要求,在并条中多采用针板牵伸装置,故其工序又称作针梳。
" `% L$ C+ l( @ |. D; a交叉式针板牵伸机构
: D) }% _# i/ D+ a" O1—前胶辊 2,3—前大、小罗拉 4—后罗拉 5—针排 在针板牵伸中,针板是控制纤维运动的中间机构,其控制区长度长,后钳口的摩擦力界能够逐渐向前扩展且均匀,摩擦力界形态较好,横向摩擦力界也较均匀,防止纤维扩散。且针板对纤维不是积极控制,纤维可以从中被较顺利地抽取,而不致产生太大的牵伸(图)。 针板牵伸及其摩擦力界分布 针板的速度一般略大于后罗拉速度,且对纤维有一定的梳理作用,有利于纤维的伸直。但针板在走出和进入牵伸控制区时靠打击而有上、下运动,不仅声音响,对机台产生的震动也大,尤其是每块工作针板在走出牵伸控制区脱离纤维的瞬间产生周期性的相对停顿,并使最前一块针板与前钳口间的距离(又称无控制区或前隔距,如上面图所示的T)也发生周期性变化,妨碍了纤维的正常运动,从而影响输出条子的条干。针板牵伸的机构复杂,速度受限于针板的上下运动,且机件易损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