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3 N3 F. ~2 @$ N2.牵伸力与握持力
9 n* K8 H+ m1 Z$ i' i(1)牵伸力的概念: H/ |# g8 u, A* u3 |* O
牵伸区中把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全部快速纤维,从以后罗拉速度运动的慢速纤维中抽引出来时,所需克服的摩擦阻力的总和称作牵伸力。牵伸力与控制力、引导力有区别,牵伸力是指整个须条在牵伸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之和,而控制力和引导力是对一根纤维而言。牵伸力与快、慢速纤维的数量分布及牵伸工艺参数有关。8 u8 I( {0 s G! v$ e% |* a6 S
(2)影响牵伸力的因素
1 d3 C' b/ b$ i: M s# _+ r$ ]9 r影响牵伸力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 x% l9 o0 b) p# [- U) W; I0 D①牵伸倍数:当喂入须条定量不变时,牵伸力与牵伸倍数的关系如图(a)所示,曲线由三部分组成。/ o# ?9 t: r. e- p' t, H# a4 o
牵伸力与牵伸倍数的关系 a.牵伸倍数小于临界牵伸Ec的区域:在此区内主要是须条的弹性伸长或纤维伸直,随着牵伸倍数的增加,牵伸力亦逐渐增大。当牵伸倍数近于Ec时,快、慢速纤维间产生微量相对位移。在Ec处,牵伸力最大,该牵伸倍数称作临界牵伸倍数。9 {# N7 O2 G/ O6 \2 b$ S& U
b.牵伸倍数临近临界牵伸Ec的区域:这部分的牵伸过程较为复杂,牵伸力大且波动大。在实际的牵伸中,应避开此区域,以免伸力过大而牵伸不开。临界牵伸倍数的大小与纤维种类、纤维长度和细度、须条特数、罗拉隔距和纤维平行伸直等因素有关,一般为1.1~1.6。
5 ^/ L, g5 U1 }% F1 c! lc.牵伸倍数大于临界牵伸Ec的区域:在此区内,快速纤维与慢速纤维间产生相对位移,快、慢速纤维的数量比取决于牵伸倍数,牵伸倍数越大,则快速纤维数量越小,牵伸力越小。当须条输出定量不变,仅改变喂入须条定量时,则牵伸力与牵伸倍数的关系如图(b)所示。若牵伸倍数增大,即意味着喂入须条定量增加,此时前罗拉握持的快速纤维数量虽然不变,但由于慢速纤维数量增加以及后钳口摩擦力界向前扩展,因而每根快速纤维受到的阻力增大,牵伸力亦增大。当牵伸倍数一定,而增加喂入量时,同样由于慢速纤维数量的增加以及摩擦力界的扩展,而使牵伸力增大。
4 \% a) l# m( d9 { h! Y! `1 G,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