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经染色或印花加工后,虽赋予了织物各种斑斓的色彩和缤纷的图案,但织物的外观平整度、尺寸稳定性、手感以及内在性能等都不能满足制成品的质量要求,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各种后整理,可以赋予织物更多的特殊功能,在改善织物服用性能的同时,拓宽了织物的应用领域,从而使织物的附加值大为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纺织后整理技术是体现纺织产业技术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制约我国纺织产业整体技术进步和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的瓶颈。纺织后整理按工艺划分,可分为机械整理和化学整理。机械整理中不涉及化学品的使用,因此不存在有害物质产生的风险。而化学整理是通过在织物上施加某些化学物质,使之与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结合,从而获得各种特殊功能的整理过程,因此在化学整理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就会产生有害物质危害的风险。
3 w5 T4 X. D" s m% @2 [; o就化学整理而言,常用的有后整理工艺主要有;柔软整理、免熨烫整理、拒水拒油整理、抗静电整理、抗菌除臭卫生整理、阻燃整理、抗紫外线整理、防污和易去污整理等。在这些整理中,所用到助剂大部分系各类表面活性剂。根据Oeko-Tex100生态纺织品标准(2006年版)和Eco-Label 生态纺织品标签规范要求,在整理剂中不得含有以下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禁用或限用物质。
1 H( o7 t! \! S( @$ {! }因此,合理选择生态环保型的整理剂,是降低整理过程中有害物质产生的关键一步。
- e: ~! T7 T) U ?; V
2 R/ o4 @/ F8 x4 O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