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并粗] 并条针梳工艺参数选择:定量、牵伸、回潮率、温湿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7 09: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麻条定量
麻条定量重,易产生牵伸不开、分层打滑,从而造成麻条不匀,甚至出现由于针板中纤维负荷过重导致的轧煞等现象。反之,若麻条过细,则麻条过薄,容易使它与皮辊的黏附力大于麻条内纤维之间的抱合力,从而产生绕罗拉现象,同时针板对纤维的控制下降,亦要引起麻条不匀,此外定量过轻还使机器产量降低。麻条定量一般控制在7~10g/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7 09: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2.牵伸工艺参数
①牵伸倍数与并合数:并合可以降低麻条长片段不匀率,但牵伸却要增加麻条短片段不匀率。并合数愈多,虽然重量不匀率可以下降,但势必相应地增加牵伸倍数,而牵伸倍数太大时,又会增加麻条条干不匀,而牵伸太小又使麻条定量增加,不能符合工艺要求。生产上一般并合数取8根或10根,牵伸倍数则相应为8~10倍。此时麻条不匀率较低。


②无控制区:在牵伸过程中,麻条的拉细,主要是发生在靠近前罗拉的地方。所以,针板机构与前罗拉相对位置,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机构结构上的原因,最前一根针板与前罗拉钳口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即无控制区。在这个区域中摩擦力界的应力很小,因而较短纤维没有受到良好的控制。在针板牵伸装置中,针板与前罗拉钳口之间的无控制区是周期性地发生变化的,会造成麻条周期性不匀。无控制区的距离,可根据纤维长度等工艺条件进行适当调节,调节的范围为30~60mm。
实践表明,无控制区距离以45~50mm较优,对降低麻条不匀率有利。


③针板打击次数:针板打击次数增加,则前罗拉与针板之间的相对速度亦提高,快速纤维与针板之间的相对速度增加,纤维易梳断而形成麻粒;同时快、慢速纤维之间相对运动剧烈,并带动其他短纤维的不规则运动,使纤维混乱而形成麻粒。针板打击次数越快,麻条中的麻粒数明显增加。因此,针板打击次数应选择适当。


④前罗拉加压:针梳机的前皮辊加压是由油泵实现的。油泵对前皮辊两端可施加7.845×105~11.68×105Pa的压力。前罗拉加压的确定原则,一般是麻条定量重,则加压大;牵伸倍数大,则加压小。压力的大小应保证钳口有足够的握持力握持纤维,如果不足就会产生牵伸不开现象,从而影响麻条条干。但压力过大,则动力消耗增大,且机件磨损加剧。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7 09: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3.纤维回潮率和空气温湿度
纤维回潮率对并条工序有较大影响。当纤维回潮率低时,纤维的电阻随之增加,使牵伸过程中静电现象增加,且不易消除,麻条变得蓬松,并易绕皮辊;当回潮率正常时,纤维较为柔软,纤维间的摩擦系数亦较大,这些对牵伸过程均有利,罗拉钳口和针板对纤维的控制亦较好,可以改善麻条不匀率;当回潮率高时,纤维之间的黏结以及纤维对机件的黏附均有增加,会产生绕罗拉和牵伸不开等现象。所以回潮率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适应工艺要求。苎麻并条工程中,纤维回潮率和车间相对温湿度见表。

纤维回潮率与车间温湿度

工艺要求
  
  
回潮率(%)
  
  
温度(℃)
  
  
相对湿度(%)
  
  
预并
  
  
6.5~7.5(纯麻)
  
  
10月至2月:≥22
  
  
(10月至2月):60±5
  
  
末并
  
  
6.5~7.5(纯麻)2.8~3.8(涤65/麻35)
  
  
(3月至9月):≤33
  
  
(3月至9月):65±5
[/tr][/tr]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1 03:2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