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 J8 p' S3 L7 A/ p1 S
2.整经张力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7 p3 T7 b* v/ o- v$ s. ^整经张力装置的工作原理一般为累加和倍积两种方法的综合,下图为几种常用的张力装置。图(a)表示了常见的垫圈式张力装置,该装置通过改变张力圈4的重量来调节纱线张力,输出张力波动较大。双柱压力盘式张力装置如图(b)所示,它主要通过改变双柱之间的氧化铝张力柱8的位置来改变纱线包围角,从而起到调节纱线张力的作用。双张力盘式张力装置如图(c)所示,它是一种设计比较合理的张力装置,第一组张力盘起减震作用,第二组张力盘控制纱线张力。
P; ? `4 }3 h5 ^6 F1 o3 [
, \/ M0 I. i+ f: |# M6 U+ G2 J T常用的整经张力装置
3 l. ?2 Z; {4 j8 T, g# q1—瓷柱 2—张力盘 3—绒毡 4—张力圈 5—纱线 6—挡纱板 7—压力盘 8—张力柱 9—导纱钩
; }$ ]/ e0 _: L+ u' A; ` F! B10—立柱 11—调节轴 12—导纱眼 13、13′—上张力盘 14、14′—下张力盘 15—减震环
; D, G. t) X+ s- o. s16、16′—从动齿轮 17—主动齿轮 18—加压弹簧 . w+ @& d% Y: A5 ]* l, R
纱线除了在张力器出口处有包围角外,尽量地避免了倍积法张力原理,于是筒子退绕造成的纱线张力波动不被进一步扩大。减震环和弹簧加压方式使累加法张力装置中的动态附加张力波动减少到最低程度。在圆盘驱动齿轮的作用下,两只底盘慢速回转,防止了飞花、杂物的积累,保证张力装置正常工作。这种张力装置的输出张力波动较小,适应高速整经。图所示为垫圈式张力装置与双张力盘式张力装置输出张力的对比。) E. c7 C6 r! b0 _
两种张力装置输出张力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