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葛]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延伸出的纺织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31 11: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延伸出的纺织文化
《诗经·采葛》中的男子一往情深地唱叹:- R- ]& |0 u1 S1 C" {$ _% q4 r
彼采葛兮,
3 b# c4 Q7 `+ Y5 q6 {2 s% I一日不见,5 E% g1 e+ m1 x, |% k
如三秋兮。4 N1 T7 B. t0 `% R6 @, ]
《汉书·地理志》载:“越地多产布。”颜师古注说:“布,葛布也。”农业文明中男耕女织,一家穿戴全在女性的两只手上。因而对人的审美上,强壮的体魄、劳动的智慧与能力以及勤劳肯干的品质都显得异常重要,甚至是一生幸福与从容的可靠保证。因而诗中的小伙子作为抒情主体,对采葛姑娘的强烈地思念中就带入了敬佩与欣赏的心情意绪从一般植物枝叶到葛麻,这其间决非一句话说出口那么轻巧容易,而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探索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充满智慧创造的痛苦与快乐的群体奋斗历程。即如葛麻,从野生到人工栽培,自是一个发现与创造的有相当长度与难度的时间过程。采集与选择,耕种作务,收获捆束,入水浸沤,剥皮梳理,纺织裁剪缝纫,一系列复杂的工艺,能娴熟地掌握此技术者,主体形象会因此提升,会成为众人心目中崇拜与歌颂的对象。诗中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可见重点不是对方的容貌,而是胆识与才艺,即采葛制葛的智慧、胆略与行为。倘比拟今日的职业,是一位从农艺师农民到工人、到纺织工、到服装设计师、到裁缝的全部工作。她的劳作确也包含了这些门类的全部。凡斯种种,怎能不引发小伙子强烈的爱慕呢。8 H: I6 N( o5 y" h  I. w
《说苑》记载民谣:“绵绵之葛,在于旷野。良工得之,以为絺纻。良工不得,枯死于野。”葛藤之于采织者竟触及社会智慧,引发相似于伯乐千里马相知相遇的千古浩叹。可见人生境界相通,处处是异质同构之物。, i; y: I8 c7 X+ [2 `  {3 u& Y0 ?
《越绝书》记载:“勾践种葛,使越女织制葛布,献于夫差。”可见葛藤不只是当时的衣饰必需品,为上上下下所重,而且在这里成为战略意象,成为勾践卧薪尝胆国策的组成部分。读史读人,不可不读物。8 Z( C. w9 P6 U. x$ c. k
《韩非子:五蠹》:“夏日葛衣。”韩非子此语暗示我们,在更多新材料发现的时候,葛衣便以其凉爽而成为先民的夏季服装,而非四季通用的服装。倘有例外,那肯定是陷于寒不择衣的窘迫之中了。
2 V7 B& n$ k2 N3 r! `' n/ I9 i3 b" A果然,在后世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的诗句中,我们便听到了这样的歌吟:“天寒身上犹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尘。”白居易的时代,服装面料早已多样化且相对高质量了,葛衣早已历史性地降格为下层平民的穿着,而且是穿着凉爽的夏装。若是在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冬日仍穿着一看就凉嗖嗖的夏装,我们就知道了着装者的人生境遇,也就读懂了诗人人文关怀的叹息。2 ~4 h/ B7 E4 z$ C3 J- [3 w9 W
& ]" G6 `3 u& _5 g& t; |
+ `8 _& ^3 c* y6 T# x" ?# v$ I" k6 p5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充值|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 )

GMT+8, 2024-3-28 18:1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