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棉纺织] 探究棉纺织龙头安徽华茂连续40年盈利的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6 12: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创新是生命演进的动力。华茂人把创新确立为自己的生存理念和发展理念。它是华茂扬弃自我、溶于环境、驰骋市场的核心动力和根本保证。”在安徽华茂集团官网、董事长致辞部分,“创新”成为通篇的关键词。
  的确,从青年到中年,创新伴随着华茂的整个成长史。
  1958年,华茂还只是安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纱厂。同时期,国内像华茂这样的纺织厂多如牛毛。然而,大浪淘沙下,纺织厂成为时代纪念册上的一张照片,而华茂已然成长为涵盖纺织、服装及金融投资、拥有60多亿市值的上市公司。
  “十二五”期间,华茂相较“十一五”,总资产、净资产、人均收入均翻了一番,出口增加了三分之二。成绩的背后,除了不断创新,并无捷径可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2: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创新效率质量双提升* @6 f0 `: I  ~# A) N5 s/ u, {; y  `
6 b9 P* F9 r& g2 J" g( c7 O
  2013年,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凸显,在纺织行业普遍亏损的大环境下,华茂逆势上扬,实现了连续第40年的盈利增长。
" J, ?9 E) b9 e9 r* q" J7 m$ @" E7 H- U# S7 ]
  从只生产白纱白布,到生产成品面料;从传统的“千人纱万人布”,到高自动化、电脑数控的现代化车间,进厂已有15年的七分厂络筒主管李香用了“不可思议”四个字:“原来一个人只能看一台车,现在一个人可以看21台车,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s& _4 ~) \# Y) w% A5 a6 B  Q

4 E* [: x2 U: X+ F% a( q( u4 U5 {$ w  七分厂工段长江健进厂时是2001年,那时从棉制成纱的工序最快需要4到5天。而按照如今的设备和技术,每天下机的纱就达16到17吨。“现在我们配备的人员,十万锭用工在330人左右。如果按照八十年代的老设备、老工艺来算,十万锭的规模就要配备800人。”江健对此颇有感触。/ B+ N# ?  `8 Y7 p+ S3 h
% J& P9 F$ I: {% X5 ]
  从每年投入四千余万用于设备引进改造,到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年均开发新品千余种,再到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年中国社科院首次发布的“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报告中,华茂位列中国纺织企业品牌竞争力第一。而自“Ne600型”纯棉特细精梳纱纺制成功后,华茂纺纱的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更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C$ ~8 Z7 G# m5 k* Z" ]$ m1 {
+ `8 I4 e  J/ J5 C) W) S6 @5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3: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创新生产运转更顺畅
  五十年风风雨雨,华茂不断调整着航向。除了在设备技术上与时俱进,在管理方面也是气象一新。
  “纺织行业从原料到成品工序较多。原来两个工序间,设备检修人员和运转操作人员两条线。生产实行3班倒,各班负责各班的事,整个流程下来是割裂的。工序衔接常出问题,生产效率上不来,员工待遇上不去,内耗非常严重”,七分厂厂长王健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2014年7月华茂出台了《关于深化生产工序民主管理的指导意见》,并于当年8月1日起推行班组自主管理。
  五分厂清花工序小组是率先“吃螃蟹”的小组之一。原来的班组长成了工序主管,直接承包分厂的生产任务。至于如何调配人员生产,何时开工,员工应拿多少工资,由小组人员自己商定。
  “清花这块的人员原来有3个人,后来走掉一个。如果按照以前,班组长肯定要向分厂领导要人。如今,为了多完成任务多拿工资,其他两个人主动要求把缺口工作分摊掉。”七分厂厂长王健说,根据绩效考核规定,分厂每月按照安全、质量、产量、设备完好程度、各项单耗作为考核要点,为每个生产工序核定当月的工资。
  “自从实行承包自主管理以来,想要多拿钱就要多干事,产量上去了,待遇自然不会差。大家劲朝一处使,积极性自不必说。”七分厂络筒主管李香说。
  目前,集团15%左右的班组拥有用人、招工、考核、开班权、工资分配五项权力,35%的班组拥有三项以上权力,绝大部分班组拥有了自主“承包权”。“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让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回归。”集团董事长詹灵芝说。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3: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理念创新中国名牌登上国际舞台
  “08年全球金融风暴波及纺织行业。由于华茂很大的产品份额在国际市场,也受到了冲击。同年恰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战略规划出台,我们紧抓机遇,盘活存量、放大增量,引进战略投资者。紧接着完成换股、合资、合股。”集团董事长詹灵芝回首那段经历,语气已是波澜不惊。
  但是,平淡的语气背后是华茂一系列的大动作。
  2008年,在长江之滨安庆临港开发区,华茂建立了总规划500公顷的国际纺织工业城。一期规划的功能区包括创新研究中心、染整区、色织区、针织区、产业用区、服装区等。
  华茂佰斯特公司是落户项目之一,由华茂和意大利Beste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产品以华茂自身生产的优质坯布为原料,采用一系列工序加工生产“环保后整理”高档纺织面料,年加工能力达2000万米。
  目前,该产品已和国外诸多大牌合作,突破了高档面料生产加工工艺的技术瓶颈、对面料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也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定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区",并列入安徽省"861"重点支持项目和重点产业规划。
  “怎么样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战略产业升级,这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詹灵芝说,中国是纺织大国,但不是纺织强国,主要就差在工艺和产权上。华茂不仅要做中国一流的纺织企业,更要以产权为纽带,以股权的方式把资金、技术、管理及市场引进来。
  此后不到三年时间里,华茂织染、德生印染等项目相继投产。同时,新疆的长棉绒棉花种植加工基地也已建成。“国家的‘一带一路’政策对于中国的纺织企业走出去意义非凡。这就意味着企业转型升级步伐要加快,生产更优质的绿色产品和智慧产品。”
  “如今我们已实现了连续40余年的盈利,未来再盈利60年为什么不可以呢?”谈起未来,詹灵芝从容而笃定。
  (人民网)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充值|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 )

GMT+8, 2024-5-2 15:3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