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 B P" T9 Y J. |2 R0 C+ U1 I
5.按加工方法分类
! N2 i. n2 c' b/ w! p不同的非织造织物对应于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技术原理。除了根据产品用途、成本、可加工性等要求进行的原料选择外,其生产过程通常可分为纤维成网(简称成网)、纤网加固(成形有时也称为固结)和后整理三个基本步骤。对应于每个不同的生产步骤,又有许多不同的加工方法。
4 g& X5 q& _; y1 G( m. B(1)纤维成网(webforming):纤维成网是指将纤维分梳后形成松散的纤维网结构。成网和加固构成了最为重要的加工过程。成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外观和内在质量,同时成网工艺也会影响到生产速度,从而影响到成本和经济效益。
7 k" \/ W' q8 T) S按照纤维成网的方式,可分为干法成网非织造织物(drylaidnonwoven)、湿法成网非织造织物(wetlaidnonwoven)和聚合物直接成网(纺丝成网)非织造织物(spunlaidnonwoven)。, W7 h$ S9 W! U; P9 l+ V; o
①干法成网非织造织物的成网过程是在纤维干燥的状态下,利用机械、气流、静电或者上述方式组合形成纤维网。一般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机械成网(mechanicallaid)、气流成网(airlaid)、静电成网(electrostaticlaid)和组合成网(combinedlaid)技术。! L m. W& R2 ~( y f, S" I* A
②湿法成网非织造织物的成网过程则是类似造纸的工艺原理,又称为水力成网或水流成网,是在以水为介质的条件下,使得短纤维均匀悬浮于水中,并借水流作用,使纤维沉积在透水的帘带或多孔滚筒上,形成湿的纤网。湿法成网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圆网法和斜网法。
- q$ i: X% o, Z9 F, ]1 Q③聚合物直接成网非织造织物则是利用聚合物挤压纺丝的原理,首先采用高聚物的熔体或溶液通过熔融纺丝、干法纺丝、湿法纺丝或静电纺丝技术形成的。前三种方法是先通过喷丝孔形成长丝或短纤维,然后将这些所形成的纤维在移动的传送带上铺放形成连续的纤维网。静电纺丝成网主要是在静电场中使用液体或熔体拉伸成丝,然后收集纤维成网。此外还有一些不是很常用的成网方法,如膜裂法、闪蒸法等。
- k; g% k! j# r- ~2 o, ?(2)加固(webbonding):通过上述方式形成的纤维网,其强度很低,还不具备使用价值。由于不像传统的机织物或针织物等纱线之间依赖交织或相互串套而联系,所以加固也就成为使纤维网具有一定强度的重要工序。加固的方法主要有机械加固(mechanicalbonding)、化学黏合(chemicalbonding)和热黏合(thermalbonding)三种。( O. A" f) M5 m" ?+ J
①机械加固:机械加固指通过机械方法使纤维网中的纤维缠结或用线圈状的纤维束或纱线使纤维网加固,如针刺、水刺和缝编法等。& `% Y" N4 D- W4 N
②化学黏合:化学黏合是指首先将黏合剂以乳液或溶液的形式沉积于纤维网内或周围,然后再通过热处理,使纤维网内纤维在黏合剂的作用下相互黏结加固。通常黏合剂可通过喷洒、浸渍或印花、泡沫浸渍等方式施加于纤网表面或内部。不同方法所得非织造织物在柔软、蓬松、通透性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3 O5 f. \3 A8 T' \; z4 z0 z: J
③热黏合:热黏合是指将纤网中的热熔纤维或热熔颗粒在交叉点或轧点受热熔融固化后使纤维网加固,又分为热熔法和热轧法。
# P" R' d' p" _2 Y(3)后整理(fabricfinishing)[2]:后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或提高其最终产品的外观与使用性能,或者与其他类型的织物相似,赋予产品某种独特的功能。但并非所有的非织造织物都必须经过后整理,这取决于产品的最终用途。通常后整理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I1 \) W. Z8 [7 J8 ~* ?% g
①机械式后整理(mechanicalfinishing):机械式后整理主要是指应用机械设备或机械方法,改进非织造织物的外观、手感或悬垂性等方面的性能,如起绒、起皱、压光、轧花等。
s2 G, E* l f u/ f* p1 d, C% q②化学后整理(chemicalfinishing):化学后整理主要是指利用化学试剂对非织造织物进行处理,赋予其产品某些特殊的功能,如阻燃、防水、防臭、抗静电、防辐射等,同时还包括染色及印花等。1 G( i3 y! V! L: H* D, y$ p( N0 z
③高能后整理(high-energyfinishing):高能后整理是指利用一些热能、超声波能或辐射波能对非织造织物进行处理,主要包括烧毛、热缩、热轧凹凸花纹、热缝合等。
, A! L9 {1 |8 o0 J" C(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