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麻雀 于 2015-8-27 21:30 编辑
" C& {( m, z0 }! J4 O
6 M; t6 u* c$ g7 x3 _& {% J9 J1.热破坏温度与耐热性
' z9 C3 v' ]( w+ {) ^2 q纤维材料的耐热性是指其抵抗热破坏的性能,在热能的作用下纤维内部的大分子会分解,纤维强力下降,同时颜色和其他性能也会发生变化,这种改变(即耐热性)可用破坏温度或受热时性能的恶化来表示。一般把受热温度超过400℃时材料表现出来的耐热性称为耐高温性,但常规纺织纤维无法耐受这样的温度。
/ I3 y# U; S' l, \) w热分解温度是众多的热破坏温度之一,由于人们对纤维材料破坏的界定是多样的,所以有多种热破坏温度,如定形效果的破坏温度是玻璃化温度;材料开始失去其强韧和形状的破坏温度是软化点;材料完全失去固体状态的破坏温度是熔点;大分子被破坏为小分子的温度是分解温度;熨烫衣物不被破坏的最高温度是熨烫温度等。实验表明:在天然纤维中,棉纤维的耐热性较好,受热不软化不熔融,在120℃下5h开始发黄,150℃时分解;麻纤维200℃时分解(黏胶纤维类似,260~300℃时开始变色分解);羊毛的耐热性较差,100℃时开始变黄,强度下降,130℃时分解,300℃时炭化;蚕丝可以承受110℃短时间处理而不受损235℃时分解,270~465℃时燃烧。合成纤维受热后大多有熔融收缩现象。表11-5中所列是几种常见纤维的热转变温度。
9 F( M- E6 r( s. N/ c1 `几种常见纤维的热转变温度 材料 | | | | | | | | 棉 | | | | | | | 绵羊毛 | | | | | | | 桑蚕丝 | | | | | | | 黏胶纤维 | | | | | | | 锦纶6 | | | | | | | 锦纶66 | | | | | | | 涤纶 | | | | | | | 腈纶 | | | | | | | 维纶 | | | | | | | 乙纶 | | | | | | | 丙纶 | | | | | | | 氯纶 | | | | | | | 氟纶 | | | | | | | 间位芳纶 | | | | | | | 对位芳纶 | | | | | | |
+ @2 a/ f$ I+ ?' O; [" z$ G, V, C+ R/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