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接触舒适性中最主要的部分在织物手感主观评价中已有体现,但还有一项主要内容是纤维端的刺痒、刺扎、戳扎感觉问题。一般情况下,纤维端顶压皮肤,且顶压压力与纤维弯曲刚度及纤维直径平方成正比,纤维越粗,顶压力越大,刺痒感或刺扎感越强[图(a)]。当纤维细软,特别是纤维尖呈锥状时,顶压中迅速折弯如图(b)所示,不仅压力下降,而且接触面积增加、压强大幅下降,刺痒感减轻甚至消失,呈现柔软、轻抚的舒适感。 / \- k- ~2 C! ~9 D H
1 v+ W1 y, g h3 D但当纤维粗硬,特别是遇到热湿条件(出汗时),不仅纤维润湿膨胀、直径增大,而且皮肤上毛孔口和汗腺口张开,一旦纤维端插入毛孔,将触动毛囊立毛肌的神经末梢、克氏小体神经元等神经丛,此信号传导至脊柱神经反馈触动立毛肌收缩,使毛孔直竖,更导致纤维端深入毛孔,并进一步激化刺激作用,呈现严重的戳扎感觉。这是湿热气候导致出汗条件下,同样织物引起严重戳扎感的主要原因。1 M$ T b+ b, ~/ {
因此,作为内衣用的织物表面的毛羽,首先尽量不出现自由端,而有自由端时,纤维应尽量细软,并呈锥状纤维端为佳。这是为什么单纤维较粗的空气变形长丝织物一般没有刺痒感(织物和纱线表面的“毛羽”均是丝圈和丝弧,没有自由端)以及无毒或低毒大麻(汉麻)织物基本没有刺痒感(纤维头端是很细的锥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