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沧海 于 2015-9-3 18:39 编辑
1 g3 X7 E5 P: v4 p9 o3 j! s) X0 S# f! h/ ]6 @
五、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 Z$ `# D3 Y2 F1 t6 B6 x4 Y9 N在织物中,单位长度内排列的经纬纱根数,称为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 U% ^0 l; c0 J% O2 C, F8 {" }经纬纱密度的计算单位以公制计,是指10cm内经纬纱排列的根数。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织物的外观、手感、厚度、强力、抗折性、透气性、耐磨性和保暖性能等物理机械指标,同时它也关系到产品的成本和生产效率的高低。
' ]& f$ {4 e9 L' O* \经纬密度的测定方法有以下两种。
5 Q. h3 F7 L- v3 \% S! p. @( n' k(一)直接测数法/ n4 ^8 c) ?+ `5 Q6 L0 h& D
直接测数法凭借照布镜或织物密度分析镜来完成,密度镜结构如下图所示。织物密度分析镜的刻度尺长度为5cm,在分析镜头下面,一块长条形玻璃片上刻有一条红线,在分析织物密度时,移动镜头,将玻璃片上红线和刻度尺上红线同时对准某两根纱线之间,以此为起点,边移动镜头边数纱线根数,直到5cm刻度线处为止。数出的纱线根数乘以2,即为经纬纱的密度值。) c7 W$ l/ ]2 O9 ^6 n
密度镜的结构示意图 $ x W! t$ u% @/ c' p; W
在数纱线根数时,要以两根纱线之间的中央为起点,若数到终点时,落在纱线上,超过0.5根,而不足1根时,应按0.75根计算;若不足0.5根时,则按0.25根计算,如图所示。, J; G0 M! o! y# v) D: K( \+ O0 I, w
织物密度一般应测得3~4个数据,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3 W+ m% \0 `6 f/ e1 R. x
计算纱线根数图 (二)间接测定法0 y& m2 Q; c! W: O+ v* J
这种方法适用于密度大、纱线线密度小的规则组织织物。首先经过分析织物组织及其组织循环经纱数(组织循环纬纱数),然后乘以10cm中组织循环个数,所得的乘积即为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I/ H3 W- T4 y" @7 a5 F
例 沿纬向10cm长度内,检查出织物的组织循环经纱根数为Rj,其组织循环个数为nj。则:) P9 U! U' A/ a/ Y( }$ ?9 A& n- q
经纱密度Pj=Rj×nj+余数 (根/10cm)
$ f7 o1 l& u. N$ V. g同理,沿经向10cm长度内,检查出织物的组织循环纬纱根数为Rw,其组织循环个数为nw。则:6 }5 O1 [) ^8 m/ L% Q7 G1 q
纬纱密度Pw =Rw ×nw +余数 (根/10cm)% Y$ k9 J* K: C( ?3 {
(三)拆线法
* B, L$ p% s6 j1 V& |& I多用于低特高密或起毛织物。由于低特高密织物不易通过密度镜数清纱线根数,而起毛织物的布面有毛绒,不容易看清纹路,且以双层和多层织物为多,所以用拆线法分析比较适用。具体操作为从试样中取出5cm×5cm,分别数出经、纬纱根数,乘以2即得出织物经纬密度。若试样较小,取样面积也可相应减小,按比例扩大倍数得出织物密度。注意:采用拆线法时,可先测量织物单位面积质量,以免因为拆纱后织物破坏而无法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