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检测检验] 机织物来样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3 18: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织物所采用的组织、色纱排列、纱线的原料及线密度、经纬纱线的密度、纱线的捻向和捻度以及纱线的结构和后整理方法等各不相同。因此,形成的织物在外观上也不一样。为了生产创新或仿样设计产品,就必须掌握织物组织结构和织物的上机技术条件等资料。
! G& P+ F7 D, m" Z4 R为此就要对织物结构进行周到和细致的分析,以便获得正确的分析结果,为仿样、改进或创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Q! o, J  C8 e" f1 ]( B4 N
织物的分析实验应在日照充足的室内进行实验。准备试样及仪器等,包括扭力天平、密度镜、照布镜、剪刀、医用镊子、意匠纸等。为了获得比较正确的分析结果,在分析前要计划分析的项目和它们的先后顺序,操作过程中要细致,并且要在满足分析的条件下尽量节省布样用料。2 C: Z3 G! U# R6 s. D
机织物来样分析的步骤如下。
4 c2 _% @1 W! r+ m, ?9 ]1 V4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8: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2 W2 {+ ~3 K5 @8 L' _一、取样' m, H5 R6 h4 @7 d. M
分析织物时,资料的准确程度与取样的位置、样品面积大小有关,因而对取样的方法应有一定的要求。由于织物品种极多,彼此间差别又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样品的选择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 @, @2 d8 r9 x% @7 `( r( c(一)取样位置
1 P5 F6 ?6 J' j$ [织物下机后,在织物中因经纬纱张力的平衡作用,使幅宽和长度都略有变化。这种变化就造成织物边部和中部以及织物两端的密度存在着差异。另外,在染整过程中,织物的两端、边部和中部所产生的变形也各不相同,为了使测得的数据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一般规定:从整匹织物中取样时,样品到布边的距离不小于5cm,离两端的距离在棉织物上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最短取1.5~3m,在毛织物上不小于3m,在丝织物上3.5~5m。
* O3 B) T; w) O  e% N! ~此外,样品不应带有显著的疵点,并力求其处于原有的自然状态,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B9 ~8 g" R; s% Y4 \& g7 x
(二)取样大小% s" p% D7 |6 s6 k5 I  F9 z) @  |
取样面积大小,应随织物种类、组织结构而异。由于织物分析是项消耗试验,应本着节约的原则,在保证分析资料正确的前提下,力求减小试样的大小。简单组织的织物试样可以取得小些,一般为15cm×15cm;组织循环较大的色织物可以取20cm×20cm;色纱循环大的色织物(如床单)最少应取一个色纱循环所占的面积;对于大提花织物(如被面、毯类),因其经纬纱循环数很大,一般分析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组织结构即可。因此,一般取20cm×20cm或25cm×25cm。如样品尺寸小时,只要比5cm×5cm稍大亦可进行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8: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 E9 f, Y. M7 |0 H" @
二、鉴定织物的类别与用途% z) C, \* J: F/ J- p9 I8 |: K
根据来样判断织物的风格大类,如棉型、毛型、丝型、麻型、化纤仿真型等,初步确定产品的名称和主要用途,对样品分析做到有的放矢。& h! M$ o- p0 i
三、确定织物的正反面+ ]( J' j7 H" e. s, }( B
对布样进行分析工作时,首先应确定织物的正反面。- a! M1 E2 r; H5 k+ F$ Y- J! M8 c7 {
织物的正反面一般是根据其外观效应加以判断。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判断方法。7 ?* m" k( K, H0 g" w
(1)一般织物正面的花纹、色泽均比反面清晰美观。! b8 w+ G) ^' b$ \6 _" B
(2)具有条格外观的织物和配色模纹织物,其正面花纹必然是清晰悦目的。
+ p0 R2 F! b6 N! \" {1 f(3)凸条及凹凸织物,正面紧密而细腻,具有条状或图案凸纹,而反面较粗糙,有较长的浮长线。
! O/ H0 I  c) m0 w; h(4)起毛织物:单面起毛织物,其起毛绒的一面为织物正面;双面起毛织物,则以绒毛均匀、整齐的一面为正面。
4 G/ A/ U/ f4 K; x(5)观察织物的布边,如布边光洁、整齐的一面为织物正面。  u8 D' `# }, N
(6)双层、多层及多重织物,如正反面的经纬密度不同时,则一般正面具有较大的密度或正面的原料较佳。4 y% v/ `  j& e
(7)纱罗织物,纹路清晰、绞经突出的一面为织物正面。
# |! ~) J. }' m$ z(8)毛巾织物,以毛圈密度大的一面为正面。
0 t: A% r! E% b3 R! v多数织物其正反面有明显的区别,但也有不少织物的正反面极为近似,两面均可应用。因此,对这类织物可不强求区别其正反面。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8: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4 M: O) Q  z# {1 G7 w/ m3 g( \
四、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1 f1 f# ^) p$ Z在确定了织物的正反面后,就需判断出在织物中哪个方向是经纱,哪个方向是纬纱,这对分析织物密度、经纬纱线密度和织物组织等项目来说,是先决条件。
- _, {) r) v7 v+ N: v区别织物经纬向的主要依据如下。! {! ^( I! I3 W+ B/ A$ {, C8 A2 V
(1)如被分析织物的样品是有布边的,则与布边平行的纱线便是经纱,与布边垂直的则是纬纱。+ z: I3 u' ^# X" m/ o. k
(2)含有浆的是经纱,不含浆的是纬纱。
2 ~' F8 ^$ y. |4 E7 K; K$ T$ {(3)一般织物,密度大的一方为经纱,密度小的一方为纬纱。
3 H" a) Y8 {( t5 k( u/ O1 N$ o* ?(4)筘痕明显的织物,则筘痕方向为织物的经向。
& N" R9 N% S3 _# D& ](5)织物中若纱线的一组是股线,而另一组是单纱时,则通常股线为经纱,单纱为纬纱。
. R$ r0 p- N; m3 b(6)若单纱织物的成纱捻向不同时,则Z捻纱为经纱,而S捻纱为纬纱。6 o- q6 K  L0 x7 E; Y
(7)若织物成纱的捻度不同时,则捻度大的多数为经纱,捻度小的为纬纱。
" g; b, k( J; ]1 a(8)如织物的经纬纱线密度、捻向、捻度都差异不大,则纱线的条干均匀、光泽较好的为经纱。
8 d: g: W; c) E" Z) e(9)毛巾类织物,其起毛圈的纱线为经纱,不起毛圈者为纬纱。4 j7 `8 q* r' h6 ~" ~
(10)条子织物,其条子方向通常是经纱。  z. w- Y0 |# D* N& @* b
(11)若织物有一个系统的纱线具有多种不同线密度时,这个方向则为经向。" F) z$ b7 z# L- C9 ~4 o* T
(12)纱罗织物,有扭绞的纱线为经纱,无扭绞的纱线为纬纱。
- _* [9 J- Q" K7 X(13)在不同原料交织中,一般棉毛或棉麻交织的织物,棉为经纱;毛丝交织物中,丝为经纱;毛丝棉交织物中,则丝、棉为经纱;天然丝与绢丝交织物中,天然丝为经纱;天然丝与人造丝交织物中,则天然丝为经纱。3 P8 s5 C# w' I+ B  l
由于织物用途极广,因而对织物原料和组织结构的要求也多种多样,因此在判断时,还要根据织物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8: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 于 2015-9-3 18:39 编辑
1 g3 X7 E5 P: v4 p9 o3 j! s) X0 S# f! h/ ]6 @
五、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 Z$ `# D3 Y2 F1 t6 B6 x4 Y9 N在织物中,单位长度内排列的经纬纱根数,称为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 U% ^0 l; c0 J% O2 C, F8 {" }经纬纱密度的计算单位以公制计,是指10cm内经纬纱排列的根数。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织物的外观、手感、厚度、强力、抗折性、透气性、耐磨性和保暖性能等物理机械指标,同时它也关系到产品的成本和生产效率的高低。
' ]& f$ {4 e9 L' O* \经纬密度的测定方法有以下两种。
5 Q. h3 F7 L- v3 \% S! p. @( n' k(一)直接测数法/ n4 ^8 c) ?+ `5 Q6 L0 h& D
直接测数法凭借照布镜或织物密度分析镜来完成,密度镜结构如下图所示。织物密度分析镜的刻度尺长度为5cm,在分析镜头下面,一块长条形玻璃片上刻有一条红线,在分析织物密度时,移动镜头,将玻璃片上红线和刻度尺上红线同时对准某两根纱线之间,以此为起点,边移动镜头边数纱线根数,直到5cm刻度线处为止。数出的纱线根数乘以2,即为经纬纱的密度值。) c7 W$ l/ ]2 O9 ^6 n
密度镜的结构示意图.jpg
密度镜的结构示意图
$ x  W! t$ u% @/ c' p; W
在数纱线根数时,要以两根纱线之间的中央为起点,若数到终点时,落在纱线上,超过0.5根,而不足1根时,应按0.75根计算;若不足0.5根时,则按0.25根计算,如图所示。, J; G0 M! o! y# v) D: K( \+ O0 I, w
织物密度一般应测得3~4个数据,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3 W+ m% \0 `6 f/ e1 R. x
计算纱线根数图.jpg
计算纱线根数图
(二)间接测定法0 y& m2 Q; c! W: O+ v* J
这种方法适用于密度大、纱线线密度小的规则组织织物。首先经过分析织物组织及其组织循环经纱数(组织循环纬纱数),然后乘以10cm中组织循环个数,所得的乘积即为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I/ H3 W- T4 y" @7 a5 F
例 沿纬向10cm长度内,检查出织物的组织循环经纱根数为Rj,其组织循环个数为nj。则:) P9 U! U' A/ a/ Y( }$ ?9 A& n- q
经纱密度Pj=Rj×nj+余数 (根/10cm)
$ f7 o1 l& u. N$ V. g同理,沿经向10cm长度内,检查出织物的组织循环纬纱根数为Rw,其组织循环个数为nw。则:6 }5 O1 [) ^8 m/ L% Q7 G1 q
纬纱密度Pw =Rw ×nw +余数 (根/10cm)% Y$ k9 J* K: C( ?3 {
(三)拆线法
* B, L$ p% s6 j1 V& |& I多用于低特高密或起毛织物。由于低特高密织物不易通过密度镜数清纱线根数,而起毛织物的布面有毛绒,不容易看清纹路,且以双层和多层织物为多,所以用拆线法分析比较适用。具体操作为从试样中取出5cm×5cm,分别数出经、纬纱根数,乘以2即得出织物经纬密度。若试样较小,取样面积也可相应减小,按比例扩大倍数得出织物密度。注意:采用拆线法时,可先测量织物单位面积质量,以免因为拆纱后织物破坏而无法测量。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8: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1 J) t% m/ g) _* r( Z六、概算织物单位面积质量) J0 J. T) Q+ k  `  j2 F0 d+ f
织物质量是指织物每平方米的无浆干燥质量。它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也是对织物进行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根据织物样品的大小及具体情况,可分两种试验方法。3 D+ G. D- s2 [2 `2 X5 t
1.称量法 
' ~, b4 J4 E$ E2 j  S- S用此方法测定织物质量时,要使用扭力天平、分析天平等工具。在测定织物每平方米的质量时,样品一般取10cm×10cm。面积愈大,所得结果就愈正确。在称量前,将退浆的织物放在烘箱中烘干,至质量恒定,称其干燥质量,则:
3 [- t! {4 E" K$ Im=g×10000/(L×b)
% m0 J$ j; H6 |# H$ u式中:m———样品每平方米无浆干燥质量,g/m2;
( A6 j, t# w; A5 \- ^/ G4 M. pg———样品的无浆干燥质量,g;
0 z; Y6 z2 f1 J5 j# B+ H% \L———样品长度,cm;
: q/ C; T; }0 O0 mb———样品宽度,cm。: f( [2 L* h6 G7 c2 Z2 H. \
2.计算法 
( a; q: j1 C1 D" L7 A在遇到样品面积很小,用称量法不够准确时,可以根据前面分析所得的经纬纱线密度、经纬纱密度及经纬纱缩率进行计算,其公式如下:
! b8 `# l; P& D1 w# `
样品每平方米无浆干燥质量计算公式.png
式中:m———样品每平方米无浆干燥质量,g/m2;; b& T' o4 s2 o6 H
Pj、Pw———样品的经、纬纱密度,根/10cm;
% x+ J, B/ {- K  @aj、aw———样品的经、纬纱缩率;
# m  _0 Z" W* T9 G3 m" IW?———样品的经、纬纱公定回潮率;2 D" u0 G7 u8 p% _
Ttj、Ttw———样品的经、纬纱线密度,tex。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8: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9 t$ D9 M9 Z+ e% o8 Z. L七、分析织物的组织及色纱的配合5 }+ H; x8 m! G5 V# d
对经纬纱在织物中交织规律进行分析,以求得此种织物的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织物经纬纱所用原料、线密度、密度等因素,正确地确定织物的上机图。& v, p5 s: [8 j0 v$ G6 S/ j" Z2 z! X/ P
在对织物组织进行分析的工作中,常用的工具是照布镜、分析针、剪刀及颜色纸等。用颜色纸的目的是为了在分析织物时有适当的背景衬托,少费眼力。在分析深色织物时,可用白色纸做衬托,而在分析浅色织物时,可用黑色纸做衬托。
+ ~+ v' e" u  ^( a2 x' p由于织物种类繁多,加之原料、密度、纱线线密度等因素的不同,所以,应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以使分析工作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X7 {$ d5 [- M# }, v常用的织物组织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 c+ \7 U1 R+ Q! ]* p3 u1.拆纱分析法 3 O$ i* B2 z  L) g
这种方法对初学者适用。此法常应用于起绒织物、毛巾织物、纱罗织物、多层织物和纱线线密度低、密度大、组织复杂的织物。  K4 D# t8 Q9 B/ |$ D. P3 S
这种方法又可分为分组拆纱法与不分组拆纱法两种。
4 O& o$ ^' @1 F# N(1)分组拆纱法:对于复杂组织或色纱循环大的组织,用分组拆纱法是精确可靠的,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6 b- n# L8 R% W" S①确定拆纱的系统:在分析织物时,首先应确定拆纱方向,目的是为看清楚经纬纱交织状态。因而宜将密度较大的纱线系统拆开,利用密度小的纱线系统的间隙,清楚地看出经纬纱的交织规律。0 r# j: n8 w8 w/ D. Z( I( ]) X
②确定织物的分析表面:究竟分析织物哪一面,一般以看清织物的组织为原则。若是经面或纬面组织的织物,以分析织物的正面比较方便,灯芯绒织物分析织物的反面;若是表面刮绒或缩绒织物,则分析时应先用剪刀或火焰除去织物表面的部分绒毛,然后进行组织分析。
1 q# M9 H1 f1 N1 F8 Y6 X③纱缨的分组:在布样的一边先拆除若干根一个系统的纱线,使织物的另一个系统的纱线露出10mm的纱缨,如图(a)所示,然后将纱缨中的纱线每若干根分为一组,并将1、3、5……奇数组的纱缨和2、4、6……偶数组的纱缨分别剪成两种不同的长度,如图(b)所示。5 ]9 \' K0 p( i: c3 l( n" {% P
这样,当被拆的纱线置于纱缨中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与奇数组纱和偶数组纱的交织情况。" Q+ B: v7 S/ f  h9 P5 X
纱缨图.jpg
纱缨图
填绘组织所用的意匠纸若每一大格的纵横方向均为八个小格,正好与每组纱缨根数相等,则可把每一大格作为一组,亦分成奇、偶数组,与纱缨所分奇、偶数组对应,这样,被拆开的纱线在纱缨中的交织规律,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记录在意匠纸的方格上。; |# {/ \0 @6 i8 h
例如,某织物的布样,拆的是经纱,每组纱缨是由纬纱组成。从右侧起轻轻拨出第1根经纱,它与第一组纬纱的纱缨交织规律是:经纱位于三、四、七、八纬纱之上,与第二组纬纱的纱缨交织规律是:此经纱仍位于三、四、七、八纬纱之上,与第三组纬纱仍以此规律交织。于是将第1根经纱与各组纬纱交织的规律,分别填绘在意匠纸各组中的第一纵行上,如图1-26所示。然后再分析第2根经纱与各组纬纱交织的情况,并记录在意匠纸的第2纵行上,依此类推。当分析到16根经纱后,就可得出这块布样的组织和经纬纱循环数,其经纬纱的交织规律已有2个循环。
分组拆纱记录示意图.jpg
分组拆纱记录示意图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8: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5 J. }/ O, @, l6 V- N
2.局部分析法 5 ]+ D+ r6 V( q6 G# f
有的织物表面局部有花纹,地布的组织很简单,此时只需要分别对花纹和地布的局部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花纹的经纬纱根数和地布的组织循环数,就可求出一个花纹循环的经纬纱数,而不必一一画出每一个经纬组织点,需注意地组织与起花组织起始点的统一问题。' H/ b9 Z& _5 g6 w3 F) \5 s1 e
3.直接观察法 
4 j3 T% K$ `/ B( S6 e有经验的工艺员或织物设计人员,可采用直接观察法,依靠目力或利用照布镜,对织物进行直接观察,将观察的经纬纱交织规律,逐次填入意匠纸的方格中。分析时,可多填写几根经纬纱的交织状况,以便正确地找出织物的完全组织。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主要是用来分析单层密度不大、纱线线密度较大的原组织织物和简单的小花纹组织织物。
% k: \8 B1 R, I5 ^8 g' K: O/ G在分析织物组织时,除要细致耐心外,还必须注意布样的组织与色纱的配合关系。对于本色织物,在分析时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多数织物的风格效应不光是由经纬交织规律来体现,往往是将组织与色纱配合而得到其外观效应。因而,在分析这类色纱与组织配合的织物(色织物)时,必须使组织循环和色纱排列循环配合起来,在织物的组织图上,要标注出色纱的颜色和循环规律。8 x1 w9 H/ t8 X( U
在分析时,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1 Z+ x, K' m( Q% j$ W4 V/ ~& B(1)当织物的组织循环纱线数等于色纱循环数时,只要画出组织图后,在经纱下方、纬纱左方,标注颜色和根数即可。- g+ ~# |1 {% D7 _' K! S! |
(2)当织物的组织循环纱线数不等于色纱循环数时,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色纱循环大于组织循环纱线数。在绘组织图时,其经纱根数应为组织循环经纱数与色经纱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纬纱根数应为组织循环纬纱数与色纬纱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 F  }# c% b8 a2 V' \  ?* L% `) _8 a3 D
在分析多层复杂组织织物时,需要找出每一个有代表性组织点的属性,因分层点在组织图上出现时很有规律,可以先确定各层分层点的位置,进而确定各根经纬纱的属性,分解出各层织物,最后分析各层的组织;纱罗织物分析时,首先要了解纱罗织物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分析织物时应分析织物的反面,要区分出绞经和地经。一个纬纱循环中,当绞经在地经某一侧需要开口的次数多时,起始时该绞经就应该安排在地经的这一侧,据此绘出合理的组织图。; `+ m. E. `. `$ ^- ?, J; i4 V/ p  T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8: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w. ]- a) |) i7 o( q
八、测定经纬纱缩率) x5 k/ d7 X$ U9 h" k0 l7 l
经纬纱缩率(take?up)是织物结构参数的一项内容。测定经纬纱缩率的目的是为了计算纱线线密度和织物用纱量等。由于纱线在形成织物后,经(纬)纱在织物中交错屈曲,因此织造时所用的纱线长度大于所形成织物的长度。其差值与纱线原长之比值称作缩率,以a表示。aj表示经纱缩率,aw表示纬纱缩率。
- J" Y$ o! E( F/ L+ D4 Laj=(Loj-Lj)×100%/Loj( V' X8 H! h8 f1 X/ I

  F% q3 m& `& `5 kaw =(Low -Lw )×100%/Low4 F2 f" @, f+ F5 v4 ]
+ ?4 C3 I5 V, G3 ^
式中:Loj(Low)———试样中经(纬)纱伸直后的长度;- }( x# z5 l( d. {6 G
Lj(Lw)———试样的经(纬)向长度。4 l2 t- m# l0 I% d
经纬纱缩率的大小,是工艺设计的重要依据,它对纱线的用量、织物的力学性能和织物的外观均有很大的影响。
% n7 {0 D. z- X6 a4 w影响缩率的因素很多,织物组织、经纬纱原料及线密度、经纬纱密度及在织造过程中纱线的张力等的不同,都会引起缩率的变化。$ o3 ?9 S9 A. g& j$ Z( U
分析织物时,测定缩率的方法,一般在试样边缘沿经(纬)向量取10cm(试样尺寸小时,可量5cm)的织物长度(即Lj或Lw),并做记号,将边部的纱缨剪短(这样可减少纱线从织物中拨出来时产生意外伸长),然后轻轻将经(纬)纱从试样中拨出,用手指压住纱线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手指轻轻将纱线拉直(给适当张力,不可有伸长现象)。用尺量出记号之间的经(纬)纱长度(即Loj或Low)。这样连续作出10个数后,取其平均值,代入上述公式中,即可求出aj和aw之值。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精确程度较差。在测定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4 j6 K" F8 c' g0 t7 s(1)在拨出和拉直纱线时,不能使纱线发生退捻或加捻。对某些捻度较小或强力很差的纱线,应尽量避免发生意外伸长。/ j' P! w- |9 ]/ @
(2)分析刮绒和缩绒织物时,应先用火柴或剪刀除去表面绒毛,然后再仔细地将纱线从织物中拨出。' g7 E6 t* v' i; I. r  W
(3)黏胶纤维在潮湿状态下极易伸长,故在操作时应避免手汗沾湿纱线。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9: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测算经纬纱线密度
% A0 r" D# _0 n2 N9 s9 A纱线线密度(lineardensity)是指1000m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计算公式如下:
3 d5 _7 ~6 x- s* Y) w3 `6 fTt=1000m/L
0 S3 ]- s! p8 N2 N& m% _式中:Tt———经(纬)纱线密度,tex;5 Y: P/ [3 Z8 _/ @, f
m———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g;
4 `# a: M9 S/ F9 }L———长度,m。
6 e4 \9 `6 i8 }1 D8 W纱线线密度的测定,一般有两种方法。
) @- o2 t9 |9 Y( ?, a6 k2 U1.比较测定法3 X* s( ]. N4 A; |7 M
此方法是将纱线放在放大镜下,仔细地与已知线密度的纱线进行比较,最后确定试样的经纬纱线密度。此方法测定的准确程度与试验人员的经验有关。由于做法简单、迅速,所以工厂的试验人员乐于采用此法。
3 w( R4 J# \) I4 c, z2.称量法
  t; ]8 U9 I0 |$ [8 J在测定前必须先检查样品的经纱是否上浆,若经纱是上浆的,则应对试样进行退浆处理。* s/ {. z- y  }+ D, U3 i4 D* x
测定时,从10cm×10cm织物中,取出10根经纱和10根纬纱,分别称其质量;测出织物的实际回潮率;在经纬纱缩率已知的条件下,经纬纱线密度可用下式求出:! z) e) U" x, n6 d  C" c; s* Q; w
Tt={m(1-a)×(1+W?)} ×1000/(1+W)
* P5 e" j, Q( r9 N! G3 G$ G9 F( @! N: D
式中:m———10根经(或纬)纱实际的质量,g;
6 @* O  h! E; J5 O, ka———经(纬)纱缩率;
# s8 |7 t( w5 {, c6 a* y4 S0 DW———织物的实际回潮率;
3 R; c# p1 ^4 y1 yW?———该种纱线的公定回潮率。1 m; W- L. ~. T  k0 v
各种纱线中纤维公定回潮率见表。
6 L1 g8 P# X5 W9 a# w
各种纱线中纤维公定回潮率
8 O4 a6 S8 i- V$ h+ H  S
纤维种类
  
  
公定回潮率(%)
  
  
纤维种类
  
  
公定回潮率(%)
  
  
  
  
8.5
  
  
绢丝
  
  
11
  
  
黏胶纤维
  
  
13
  
  
涤纶
  
  
0.4
  
  
精梳毛纱中的毛纤维
  
  
16
  
  
锦纶
  
  
4.5
  
  
粗梳毛纱中的毛纤维
  
  
15
  
  
维纶
  
  
  
  
腈纶
  
  
  
  
丙纶
  
  
  
  
醋酯纤维
  
  
  
  
  
  
[/tr]

( K4 e' X8 m+ u& _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9-9 19:0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