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组织与织物] 纱罗组织穿综、起绞、组织图、上机等生产工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3 11: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纱罗组织的特点是:织物表面具有清晰匀布的纱孔,经纬密度较小,织物较为轻薄,结构稳定,透气性良好。适于作夏季衣料、窗帘、蚊帐、筛绢以及产业用织物等。此外,还可用作阔幅织机织制数幅狭织物的中间边或无梭织机织物的布边。/ a" o4 A; c3 J: N2 ^" q
纱罗织物经纬纱的交织情况与一般织物不同。纱罗织物中仅纬纱是相互平行排列的,而经纱则由两个系统的纱线(绞经和地经)相互扭绞,即织制时,地经纱的位置不动,而绞经纱有时在地经纱右方、有时在地经纱左方与纬纱进行交织,纱孔就是由于绞经作左右绞转,并在其绞转处的纬纱之间有较大的空隙而形成的。
9 `* [  o+ R. f1 w& h纱罗组织是纱组织和罗组织的总称。纱组织:当绞经每改变一次左右位置,仅织入一根纬纱,如图1(a)、图1(b)所示。罗组织:当绞经每改变一次左右位置,织入三根或三根以上奇数的纬纱,如图1(c)所示。
( S. t# J9 }* I$ ^4 Y在纱罗组织中,根据绞经与地经绞转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绞经与地经绞转方向一致的纱罗组织称作一顺绞,简称顺绞,如图1(a)所示。绞经与地经绞转方向相对称的纱罗组织称作对称绞,简称对绞,如图1(b)所示。
( k& U7 R8 N/ ~1 |; A0 @( e此外,根据绞经在纬纱的上面或下面,又分为上口纱罗和下口纱罗。上口纱罗的绞经永远位于纬纱之上,下口纱罗的绞经永远位于纬纱之下。图1(a)、图1(b)为上口纱罗。6 C# A$ Q6 L' O+ C1 }
纱组织或罗组织又可和各种基本组织联合,形成各种花式纱罗组织。
: [5 P+ U3 c) P. @/ D
纱罗组织示意图.jpg
图1   纱罗组织示意图
9 v/ l0 r/ X5 V  x$ y$ ?
, N6 F4 A0 h0 ]2 ]3 K' q* ?$ p.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11: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 \5 S- z9 q* ~4 b$ H0 S4 B
纱罗织物扭绞形成的原理如下。3 t. \5 Q. _6 h- E/ @
1.绞综 
; J. D; K" \" w5 ~% U纱罗织物的绞经和地经之所以能够扭绞,在于织造这种织物时,使用了特殊的绞综装置和穿综方法,有时还配合辅助机构。+ H# S7 l7 O& e9 y$ r
织制纱罗织物的绞综有线制的和金属钢片制的两种。目前我国以使用金属绞综为主,线综只有在织制大提花纱罗织物时才使用。图2所示为一副金属绞综,它由左右两根基综丝和一片半综(骑综)组成。每根扁平钢基综丝由两薄片组成,它的中部有焊接点将两薄钢片联为一体。半综的每一支脚伸入一片基综上部两薄片之间,并由基综的焊接点托持。基综这样的构造是为了不管哪个基综丝提升时,半综都能跟随上升(除用半综织制纱罗织物以外,我国尚有用成排的带孔针综相互横动起绞的织造纱罗的方法,用以织造密度不大的蚊帐用布)。6 O4 ?6 W. r% H9 V8 Y0 {0 s
图2所示为下半综,它可使绞经与地经扭绞,织制成上口纱罗;如果使用上半综(半综两脚向上),即可织制成下口纱罗。: X7 U) P  f- k. q
现除特殊需要以外,都使用下半综起绞的方法。因为上半综操作不便,妨碍观察经纱和处理断头,并且影响采光,故以下半综为例说明纱罗织造的基本方法。4 C5 ]' o4 l$ s& {; h2 C, v
金属绞综.jpg
图2  金属绞综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11: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5 f( g5 N+ B  o+ B3 W1 ~
2.穿经方法 
4 \" S8 I! h* I3 ^5 S纱罗织物的穿经方法与一般织物不同,其绞经除需穿入半综综眼外,还要穿过后综(也有在织纱组织时,省去后综改用张力调节杆代替)。) o- p" h) }3 `3 u( e3 d
纱罗织物的地经和绞经是成组出现的,每一个绞组可以由若干根绞经与若干根地经组成(一个绞组的经纱至少包括一根地经和一根绞经)。绞组中,绞经与地经的穿法如下:绞经穿过后综后还要穿入半综综眼,地经穿过地综以后,必须再从同一绞组的绞经所穿入的那个半综的两基综丝间通过。& \4 }, d" H: H; `
同一绞组的绞经和地经的相互位置,由穿综决定。根据它们位置的不同,可有以下两种穿法。
, u3 b) p, o$ q% T5 h* d3 x7 H(1)右穿法:目前国内的穿法,因地区不同,穿法名称不一样,如图3(a)所示,(自机前看)基综1在绞组经纱之左前,基综2在绞组经纱之右后,绞经在地经之右穿入半综时,称作右穿法(或称作左绞穿法)。
4 ^1 N9 ]6 k  G1 M8 Y3 m(2)左穿法:基综1在绞组经纱之右前,基综2在绞组经纱之左后,绞经在地经之左穿入半综时,称作左穿法(或称作右绞穿法)。
; r) _* I& u6 _0 b2 v) {
纱罗织物各种梭口的形成.jpg
图3   纱罗织物各种梭口的形成2 \3 E, y: E& H# F% J/ p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11: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 D. X6 R$ G  x
3.纱罗织物的起绞 / a4 |% b+ W7 D0 B
根据半综在地经的左侧或右侧上升,分普通梭口、开放梭口与绞转梭口。图3(a)所示为平综时经纱的位置,图中绞经Ⅰ在地经1的右侧;图3(b)为普通梭口,只有地综升起;图3(c)为开放梭口,这时基综2上升,半综3随基综2上升,绞经在地经右侧升起,绞经与地经没有扭绞;图3(d)为绞转梭口,这时基综1上升,半综随基综1上升,绞经从地经下面扭转到地经左侧升起。由上可知,绞经的相互扭绞是开放梭口与绞转梭口互相交替形成的。
# r0 o# F  v) N& J" x- e& \图3所示绞经与地经的相互位置与纬纱交织所形成的织物结构如图4所示。+ S4 L# E/ v" T0 i9 S# g2 C
织入第一纬,形成普通梭口,地综上升。0 X8 [" X6 x! ]. {% E0 g( z
织入第二纬(有些地区或工厂,开放梭口提起基综1和后综,绞转梭口提起基综2),形成开放梭口,基综2与后综上升。$ u- C, N6 d% i! A2 i5 u
织入第三纬,形成绞转梭口,基综1上升。# `. \7 Z: J/ ?! C
根据上述三种梭口的变化,再加上绞经与地经穿入基综左右位置不同,以及一个绞组中的& O4 ^$ [9 k$ S3 a+ z! D
绞经、地经根数不同和组织的不同,可以形成各式各样的花式纱罗组织。
$ L* t: {* g) X0 _, N
纱罗三种梭口形成示意图.jpg
图4  纱罗三种梭口形成示意图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11: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9 c+ V* D+ D! V3 x; g' f3 d8 A
4.纱罗组织图的描绘 ) C9 X( R, y' B, q; K% [
纱罗组织的方格表示法与普通织物不同,因为在纱罗组织中,绞经时而在地经之左,时而在地经之右,所以纱罗组织的绞经应在地经的两侧各占一个纵格,图5(a)、图5(b)、图5(c)即为图1(a)、图1(b)、图1(c)的组织图。其中符号表示绞经的组织点,符号表示地经升起的组织点。: F/ T, H. v& J5 c  z) E
纱罗组织表示法.jpg
图5   纱罗组织表示法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12: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拂晓 于 2015-9-13 12:57 编辑 . _' Y0 C4 w0 q4 s
' R. q, P, Q( D5 _
5.纱罗组织的上机
! F! t# e" S; v. C+ x(1)纱罗织物的穿综图:穿综图上用两横行表示两页基综,基综1在前,基综2在后,如图6中表示基综处符号■所示。图6(a)均采用右穿法。图6(b)为对穿法,图中左侧Ⅰ,1绞组为右穿法,右侧Ⅱ、2绞组为左穿法。右穿法绞经在地经之右穿入半综,所以在表示绞经的右面纵格位置对着后综的横格中填入符号。同理,左穿法则在左面纵格填入符号,地经的表示法是对着穿入一绞组中间地经纵格中地综横格处填入符号即可。在两绞经所占用的两纵格之间的纵格行数要视一个绞组中地经根数来定,如一个绞组有三根地经,则一个绞组共占用5纵行,中间3纵行为画地经穿经图和组织图的地方。& [/ S6 a3 Z) d& f$ D- K+ J
纱罗组织上机图.jpg
图6  纱罗组织上机图

  H* R7 y% N2 F! }纱罗织物穿综时要分两步进行。
5 `6 ?. P" }0 s) N% H; O) C# P9 K5 [第一步,先将绞经和地经分别穿入普通综框,即地经穿入地综,绞经穿入后综。如绞经在地经之右时,先穿地经,后穿绞经;如绞经在地经之左时,则先穿绞经,后穿地经。
0 p! p# M. K! u! J( \1 i第二步,当绞转梭口提起基综1在两基综之间将绞经、地经引向前方时,由前基综1之右(右穿法)[或前基综1之左(左穿法)]将绞经穿入半综孔眼。地经亦按同样方向穿过两基综的间隙。
+ ]& V# q2 P$ W' P/ F为了保证开口的清晰度,减少断经,绞综应在前面的综页,平纹或其他组织的综页在中,后综、地综在最后。根据实践,绞综与地综的间隔至少为两页综,以4~5页综为宜。尤其是地经和绞经都在同一个织轴上的品种,在设计穿综顺序时更应注意。9 Y! V. E& B% U6 X; a) v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14: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 h; h- d4 o! z
(2)穿筘:每一绞组必须穿在同一筘齿中,否则将不能进行织造,有时为了加大纱孔突出扭绞的风格,采用空筘法或花式筘穿法。在纱罗织物的穿综图中,穿在同一筘齿的代表一个绞组,不代表纱线根数。. P6 N3 N, e* _8 [6 ~
(3)纱罗织物的绞经与地经缩率不同,有时差异很大。根据产品的规格,在绞经与地经缩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一个织轴进行织造,最多不宜超过两个织轴。
- [! o7 y2 [$ A. }: J0 t4 X(4)纱罗织物平综时,应使地经稍高于半综的顶部,以便绞经纱在地经之下左右绞转。如图3(a)所示的平综位置。因为在纱罗织物织造过程中,绞经张力变化较大,为防止两页基综交替上下时将地经嵌于半综和基综之间,影响绞经在地经下方通过,有时,可以在织机上装置一套张力调节机构,随时调节绞纱的张力,以基本保持绞经在上层开口或下层开口时张力一致,使经纱形成清晰梭口。还可利用张力调节杆,将绞经压向下方,使绞经纱与地经纱的扭绞点在地综综丝眼之下,这样可防止因两种经纱在扭绞时相互摩擦而造成断头。
& F" {5 a( v( [# n8 C6 [6 @5 `+ P$ k! v一般张力调节装置均用多臂机的最后一片提综臂来控制其运动。: V: q$ z6 `* ]# P! R3 y5 {
图7为某花式纱罗组织的结构及上机图,该织物布面呈现对称绞形成的横排小圆孔,两排孔之间有一段为七纬纱罗组织的平纹。第1综为基综1,第2综为基综2,第3综为后综,第4、第5两综用于操纵地经织平纹组织。如果绞经用较粗的纱线,则圆孔更加明显,且可减少断头。; u, D5 D+ T6 ]9 K  Q7 a
花式纱罗.jpg
图7   花式纱罗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8-19 03:1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