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纺织企业赴美建厂成本调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7 19: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纺织企业赴美建厂成本调查

/ M3 S1 S/ G; `6 @; H3 ^( b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兰卡斯特县,中国杭州科尔集团建造的纺纱厂已经开始试运行。车间里,来自萧山的技术指导正在教美国工人操作从中国运来的纺纱机。部分从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州运来的原棉已经变成细密的纱锭,将被运往美国其他州、中国内地和南美。
8 T' O1 i( [5 k" V. U   新华国际客户端记者调查发现,赴美建厂的确是一部分中国企业的选择,甚至连通常被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企业也有这么做的。根据他们的说法,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中美两国制造业成本差距缩小,美国是这些工厂主要客户的所在地,并且已经加入或即将加入多项自由贸易协定,在此建厂规避贸易壁垒变得更划算。 7 M6 H3 @+ A! g
  不过,用具体数字比例来断定“中国制造业成本已高于或与美国持平”的说法也并不准确。接受采访的企业经营人员说,美国有一些成本比中国低,如原棉价格和能源价格,但人力成本仍是中国的5到6倍,绝对成本仍大幅高于中国。( z& ^$ W) H4 w, [
中国纺织企业赴美建厂成本调查1.jpg
【中国纺织厂落户美国】
' C3 ]9 u  U0 ^1 F5 ^   南卡曾是美国南方“纺织工业走廊”的一部分,当地人自称血液里流淌着纺织的基因。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纺织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向新兴国家转移。除了少数以高技术为先导的高端纺纱厂还在运转,南卡的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工厂已经关门。如今,一些一百多年前的纺纱厂房内部已被改造成精品公寓出租,只有楼宇的红砖外立面还在向后人提示着这里昔日的纺织辉煌。
3 ?6 o: }/ A) R/ P% o7 _0 z   听闻中国公司来南卡开纺纱厂,附近的格林维尔市市长诺尔斯·怀特颇感意外。现在怀特每次去中国都要参加几个纺织交易博览会,希望将类似的投资引入格林维尔。科尔落户为兰卡斯特带来了500个就业岗位,有什么事能比创造就业更能让市长为之心动呢?
: [5 C' j8 A" x" L   在科尔工厂的东南方向,另一家来自中国浙江的企业——江南化纤有限公司的工厂也已拔地而起,主厂房的高度相当于八层楼公寓,是方圆数十公里内最高的建筑。根据流程设计,废旧塑料会从楼顶的自动化装置中经过层层加工,最后变成细如发丝的化学纤维。大批成套设备生产线已经从湖南浏阳运抵尚在施工中的厂房。
中国纺织企业赴美建厂成本调查2.jpg
【贴近市场加成本差距缩小】 2 o- @- e: S0 v1 s* ?: Q( g" U
  这些原生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什么会到美国来建厂?将这两个项目引入南卡的前南卡商务厅中国项目负责人林新伟对新华国际客户端表示,成本差距变小是主要动因之一。从一些企业负责人的说法来看,这些企业由于种种因素希望贴近美国市场,而要素成本的差距缩小使得赴美建厂综合起来看更划算。
) V1 R: `1 ?! P# X: l7 V   科尔工厂负责人王可告诉记者,南卡的电费比中国便宜一半以上,棉花便宜近一半。江南化纤首席运营官毛伟峰说,南卡便宜的电费对于他们这样需要24小时运转的工厂来说非常重要。当然,除了原料成本,规避美欧对中国塑料纤维发起的多轮反倾销调查也是赴美建厂的主要考量之一。
1 _) r; ^1 p5 o   中美之间迅速缩小的制造业成本差距的确是很多中国企业来美建厂的主要因素之一。曾将海尔引进南卡建厂、现已开始为佐治亚州做中国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的林新伟说,据他观察,2009年美国制造业生产成本约是中国的12倍,2012年已经缩小到5至6倍,现在大约是3倍。/ o+ f: ]& d  W! u% ?5 I
  波士顿咨询公司曾发表一份研究报告,估算认为若不考虑运输成本等因素,在美国花1美元制造出来的东西在中国要花0.96美元。对此,林新伟认为,中美制造业成本“1:0.96”的数据并不准确。虽然美国能源价格比中国低,但人力成本仍是中国的5到6倍,美国的绝对成本仍大幅高于中国。
中国纺织企业赴美建厂成本调查3.jpg
【中企赴美有利发展】 ( c3 M5 P2 @) _" i+ u3 ?- S1 C$ d
  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表示,中国企业来美国,对美国的一些产业发展有帮助,也是为了自身发展。
0 |" k# Q* I' z" E3 M0 n  f7 d/ K/ k   科尔在南卡开工后不久就有一家印染厂和一家棉布厂决定在它附近落户。
) w( {0 r8 m) ]3 m% T0 [' s   不久前,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铁路车辆组装厂奠基。那里曾是新英格兰地区的制造业中心,但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制造业开始外迁。马萨诸塞州州长查理·贝克对记者表示,中车建厂或将促进当地实现制造业的回归,这对该州来说是一件大事。/ t& T' A- a9 H: Y( |
  万向美国公司总经理倪频表示,一些美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下没能形成规模经济,险遭淘汰。而一些中国公司具有全球资源优化整合的能力,可以帮助这些美国企业降低总成本,实现双赢。
中国纺织企业赴美建厂成本调查4.jpg
(来源:新华国际)

/ r: @* Z; t; w" j, J9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7-7 02:4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