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组织与织物] 麻面料、织物的工艺设计和实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9 09: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纯苎麻布
0 T- a  w5 A- Y1 ?纯苎麻布是指苎麻含量在90%以上的织物,多为中、细特纱的单纱织物,细特纱面料细密轻薄,挺括滑爽。主要品种规格见下表。6 b/ S: g- P4 |
纯苎麻布主要品种规格
+ q3 E/ D  L+ q
名称
  
  
幅宽
  
(cm)
  
  
原纱线密度
  
[tex(公支)]
  
  
密度
  
(根/10cm)
  
  
单位面积无浆干燥质量
  
(g/m2)
  
  
  
断裂强度
  
[N/(5cm×20cm)]
  
  
织物组织
  
  
  
  
  
  
  
  
  
  
  
  
  
  
苎麻细布
  
  
107
  
  
18.5
  
(54)
  
  
18.5
  
(54)
  
  
275
  
  
309
  
  
105
  
  
333.2
  
  
490
  
  
平纹
  
  
苎麻细布
  
  
81
  
85
  
97
  
107
  
  
27.8
  
(36)
  
  
27.8
  
(36)
  
  
205
  
  
232
  
  
116
  
  
509.6
  
  
588
  
  
平纹
  
  
特阔纯苎麻布
  
  
261.5
  
  
27.7
  
(36)
  
  
27.7
  
(36)
  
  
214.5
  
  
242
  
  
124.8
  
  
529.2
  
  
607.6
  
  
平纹
  
  
纯麻单纱提花布
  
  
97
  
  
27.8
  
(36)
  
  
27.8
  
(36)
  
  
205
  
  
232
  
  
116
  
  
509.6
  
  
588
  
  
提花
[/tr]
1.纯苎麻布纺织工艺参数的确定8 S2 o  `  v9 }6 A" B9 l& j/ C( t& y. b9 [
(1)捻度及捻向:苎麻纤维粗、刚性大,纱线硬挺,故捻度不宜太大,以免纤维扭曲,捻系数一般采用25.2~31.5,经纬纱采用同捻向,以使交接处吻合密切,易于织造。
/ J. f" }/ I6 X0 T(2)络筒工艺确定:由于纯麻纱本身毛羽长而多,不能用清洁板去除纱疵,采用电容式电子清纱器来切除粗节。粗节大小一般为纱直径的3倍。
8 g+ t' A% L/ K' k& u5 u! P(3)整经工艺确定:采用小张力,以保证纱线弹性,但应保证整经轴上纱线卷绕平整。
( m* @$ D% i8 k4 }(4)浆纱工艺确定:由于苎麻纱伸长率小,易产生脆断,所以要求上浆率应略高。
! l% B; O9 u* m(5)织造参数确定:苎麻纱织造宜采用早开口、迟投梭,同时适当降低后梁及停经架的高度,使开口清晰。
/ a4 l5 b3 q% k4 R* G5 _1 y9 |2.纯苎麻纱印染加工要求 
纯麻坯布必须经过退浆、烧毛、煮练、印花及整理加工,否则会手感粗硬、毛羽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09: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1 V1 N& j5 D+ e! S二、 麻与化纤混纺织物4 n5 r4 J0 m0 d0 ~
1.涤麻(麻涤)混纺织物的设计
3 f( N  w/ i! h* G
(1)涤麻(麻涤)混纺比例的确定:苎麻与涤纶的混纺比例取决于产品的市场,大宗产品有涤65%、麻35%,麻55%、涤45%,麻60%、涤40%等。
1 _- f) m! u0 G6 I- l(2)纤维的选用:涤麻(长麻纺)混纺织物中,原麻要求纤维线密度在0.63tex以下,必要时还可采取切除原麻根部的方法,以改善纤维线密度。- ]7 l9 c( T: T3 b' }5 g4 Z6 l& l# ]5 E
涤纶规格常用3.3dtex、89~102mm的毛型涤纶,也有用1.7dtex、102mm的。为突出苎麻风格,最好选择横截面与苎麻纤维接近的涤纶,如双十字形和五角形等。) I5 F3 T6 F2 `) u* @7 H0 }$ z
2.麻黏混纺织物的设计 
/ a+ `" V; `. X7 g$ v苎麻除与涤纶混纺外,还能与锦纶、腈纶、黏胶纤维等其他化纤进行混纺,其中与黏胶纤维混纺较多。麻黏混纺布主要是用由精梳毛纺工艺梳理下来的落麻与黏胶纤维混纺制成的织物。其特点与亚麻布相近。主要用作裙衫料、装饰用布等。) t" X7 N9 T/ z3 ^! v
(1)麻黏混纺比例的确定:用于服装面料时,一般以苎麻采用80%、黏胶纤维20%为多;用作装饰布时,黏胶纤维含量可适当增加,但不宜超过45%;在短麻纺纱中,落麻含量以不超过30%为宜。2 F- K: p& I# Z6 K. b
(2)纱线线密度、捻度的选择:麻黏混纺织物大部分是织制单纱织物,单纱线密度应根据织物风格与用途决定。纱线捻系数应比纯麻纱略高,一般控制在31.5~37.9。" l' l1 f+ p" A& X( ~, C2 |2 E
(3)织物组织与紧度:麻黏混纺织物同麻涤(涤麻)织物一样,大部分是平纹、平纹变化组织或以平纹为底的小提花组织等。也可采用透孔组织或纱罗组织。经向紧度可在55% ~60%之间,纬向紧度在50% ~55%之间。
. ~9 ~7 `% _4 ~5 {; D! n9 Y- e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09: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1 K% W9 B( Z4 t5 i三、 麻与天然纤维混纺、交织织物
/ o0 j; z4 w/ I1.麻棉混纺、交织布 : n- w$ `) P6 X
苎麻纤维采用长麻纺梳理,所得长麻纤维平均长度在8.5~10cm之间,与棉纤维差异很大。可采用棉纱作经、纯麻纱作纬生产交织物。苎麻经梳理后的精梳落麻平均长度约3.5cm,与棉接近,可在棉纺设备上织制麻棉混纺布。
3 H! ?& D* O8 {(1)混纺比的确定:目前,麻棉混纺或交织布中含苎麻比例都超过50%。如成品的苎麻含量为55% ~60%,棉为40% ~45%。
+ M' i& Y& D# b, @7 z- y(2)经纬纱线密度的确定:麻棉交织织物要求轻薄,经纬纱线密度要低,一般用16.7~33.3tex较普遍。麻棉混纺纱线密度受加工设备条件的影响较大,如在相同配比下用棉纺设备加工为53tex左右,丝纺设备上加工为64.8~72.9tex。
0 E( J9 `0 v5 l: Q(3)经纬向紧度的确定:麻棉交织布既要轻薄平整,又要求有一定的挺度。经向紧度一般为45% ~55%,纬向为50% ~60%。麻棉混纺布经纬紧度要求较大,一般经向为55% ~60%,纬向为50% ~55%。& t3 V, ^( s! o* X2 i' P
(4)织物组织与花色的选择:麻棉交织布的织物组织较多采用平纹,按织物要求也可作染色布、色织布及少量印花布。2 B+ R9 R+ J' |1 P1 {1 ^, l8 P* I
2.绢麻混纺、交织布
5 ^2 V2 J0 _% a( J(1)混纺比例的确定:绢麻交织物大部分用低特绢丝股线作经纱,一般纺制5tex×2~8.3tex×2绢丝股线,苎麻纺制16.7~18.5tex的低特单纱作纬纱进行交织。该织物同时具有两种纤维特点。
' p# v2 d0 L' A, J绢丝与苎麻长纤维混纺时,其比例的选择以突出纤维特点为准则。要突出麻织物风格,苎麻采用高于50%以上的比例;若以突出丝绸感为主,绢的比例应超过50%,目前常用比例为35% ~45%。# {; P' e% E- F
(2)织物组织与紧度选择:绢麻织物组织设计时,若以突出麻风格为主,采用平纹、经纬重平、麻纱组织等,若以突出丝绸风格为主,采用以平纹为地组织的小提花组织,特别是绢麻交织布可通过染不同色而得到闪光效果。* w5 D1 S( ^3 c/ |6 P. [
若为长麻纺织物,其经向紧度为55% ~65%,纬向紧度为50% ~60%;绢麻交织织物经向紧度按绢纺绸紧度设计,在55% ~65%之间,纬向由于是苎麻单纱,可适当加大纬向紧度。短麻与绢混纺织物紧度设计与长麻纺相同,若作外衣面料,紧度可大些,但经向不超过70%。; S3 m1 ~- M7 M- T0 ]5 C
3.麻毛混纺织物* o; d/ r9 w% ]1 D/ i% |, X/ X
(1)混纺比例的确定:麻毛混纺织物在长麻纺系统中主要用来织制细特薄型单纱及股线织物。短毛与短麻混纺可用单纱织制各类薄呢及各类时装面料。/ i% S% c8 ?1 u, b0 M
麻毛制品主要用于外销,苎麻比例在50%以上。一般采用麻55%、毛45%或麻60%、毛40%。按织物性能来说,毛纤维含量不能低于30%,否则织物的毛型感较差。5 m2 T& K/ K" }: D4 w) n
(2)纱线线密度的确定:麻毛两种纤维混纺时,由于性质差异较大,在工艺上难以控制,因此,采用变性后的苎麻纤维与羊毛混纺使织造顺利进行。目前选用0.32tex以下的麻纤维及14.4tex羊毛,混纺制成15.6~16.7tex单纱,再行织造。
' h; O; r1 f0 \: q; {; W短麻纺纱线线密度一般在71.4~125tex,主要用单纱织制女裙衫料,再印花或采用色纺、色织做成色织物。, a" A% ^  H* I/ U2 B
(3)紧度及组织确定:麻毛混纺单纱细特薄型织物要求轻薄滑爽、柔中带刚,因此,单纱捻系数要稍大,一般为28.4~34.8,经向紧度与纬向紧度相接近,或略大于纬向紧度,经向紧度取50% ~60%,纬向紧度取50% ~55%。6 Y0 Z+ d% Z6 o! _' y- W  E
麻毛混纺外衣面料多采用平纹组织,也采用经纬重平组织、方平组织或以平纹为地组织的小提花组织。单纱捻系数为25.3~28.4,股线捻系数为31.6~37.9。经向紧度为55% ~70%,纬向紧度为50% ~60%。
6 I& y$ C' X2 m1 L( N8 ^0 S3 K4 B短麻与落毛混纺时,捻系数一般取28.5~37.9,织物组织采用平纹,也有用平纹与方平结合的提花组织。经向紧度为55% ~65%,纬向紧度为50% ~55%。若做男猎装,紧度可略大;做裙衫料,可选一般紧度。
( x; v' d3 _. N6 \(4)纺、织、染工艺特点:两种纤维有一定差异,不能采用混梳,一般采用条混。练漂过程中严禁强酸强碱,染色应在松弛状态下进行,采用二浴法。
7 D- ]  _# m9 j0 U8 H7 P' n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09: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9 ~- q! F: l2 s' y8 s8 \; S% l四、 麻型织物设计实例5 U0 J" w# i( W9 N# p8 A1 t
 某亚麻平纹织物,坯布规格为42tex×42tex,204.8根/10cm×212.6根/10cm,坯布幅宽160cm,36根28tex×2棉边纱,地、边经纱每筘穿入数均为2根,三联匹长为90m,剑杆织机织造,试进行相关的规格设计、技术设计和计算。7 E% |& B6 {4 e. d6 M: _
 根据同类产品,选取经纱织缩率为8.5%,纬纱织缩率2%,自然缩率与放码损失率为1.25%,经纱总伸长率为1%,经纱回丝率为0.3%,纬纱回丝率为0.7%。1 q' g" M" U6 O
1.匹长计算/ a( V+ T8 K- y  K
浆纱墨印长度= 90/{3×(1-8.5%)}=32.8(m)7 H8 q* E4 `# E
2.幅宽计算
6 L- @8 O+ f, S2 a9 V% r上机筘幅= 160/(1-2% )=163.3(cm)
7 t/ J, Q* e7 p/ ?! J3.总经根数计算* @$ z8 Z' b2 V' ^& o, n
总经根数=204.8×160/10 =3276.8(根)& E& |6 _6 V: F3 J1 J
取3276根,其中麻纱3240根、棉边纱36根。
. M- H% m, x( v0 D8 `  r4.筘号计算
- U8 {# ?0 g) P) Y- p筘号=204.8×(1-2%) 2 =100.3
$ M, A! A0 U( g5 }. ]取100号。
7 D) m2 ~2 }! N3 f6 H修正筘幅=3276×10/(100×2 )=163.8(cm)
! X8 y2 K4 q1 t5 I$ `5 _8 `4 G" |5.用纱量计算
; C$ x; x5 C' X百米织物42tex亚麻经纱用纱量= 3240×42×(1+1.25%)/{10×(1+1%)×(1-8.5%)×(1-0.3%)}=14.95(kg)8 Z) K4 ]9 K0 f" ]2 ?5 H
百米织物42tex亚麻纬纱用纱量=212.6×42×(1+1.25%)×(163.8+15)/{10×(1-2%)×(1-0.7%)}=16.61(kg)
9 }7 ~$ G( H* r* w- c百米织物42tex亚麻纱用纱量=14.95+16.61=31.56(kg)
) I7 i6 e$ t, b' m( F; M3 \- ]百米织物28tex×2棉纱用纱量= 36×28×2×(1+1.25%)/{104×(1+1%)×(1-8.5%)×(1-0.3%)}=0.22(k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1 11:2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