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挡车熟练工 于 2015-10-17 06:56 编辑
& Q) k# M* G& E0 F- L) ~% P( U8 I
一、常发性纱疵的基本概念: o: x/ n5 \& [# Z1 |; t7 }) y
常发性纱疵是指电子条干均匀度仪(条干仪)检测中显示的细节/千米(Thin places)、粗节/千米(Thick places)、棉结/千米(Neps)。# N+ B; \- C+ f& u( `
细节/千米:试样长度内纱线上截面相对平均截面而言,超出预先设定的灵敏度水平门限细度的疵点个数折合成1000m纱线上的个数。
1 q0 ?$ X) z, e, j% _粗节/千米:试样长度内纱线上截面相对平均截面超出预先设定的灵敏度水平门限粗度的疵点个数折合成1000m纱线上的个数。/ O% Y5 L6 d- m# W. y: d: N: x
棉结/千米:试样长度内纱线上长度在4mm以下且截面积分体积相对1mm的积分体积超出预先设定的灵敏度水平门限粗度的疵点个数折合成1000m纱线上的个数。
B) ]! w% x9 o5 v用条干仪测试常发性纱疵时,细节、粗节、棉结各有四档灵敏度供选择,分别是:! l& A3 X; X+ W2 X) I: S$ X
细节:-60%、-50%、-40%、-30%,用灵敏度为-60%测试出来的细节,纱线截面等于或小于平均截面的40%。
# {% t5 M7 q! X5 r* \粗节:+100%、+70%、+50%、+35%,用灵敏度为+100%测试出来的粗节,纱线截面等于或大于平均截面的200%。
7 u& X+ F' r9 K% [5 V棉结:+400%、+280%、+200%、+140%,用灵敏度为+400%测试出来的棉结,纱线截面等于或大于平均截面的500%。
* _2 q% D. S4 u企业控制环锭纺纱线常发性纱疵使用的灵敏度一般为细节/千米,-50%;粗节/千米,+50%;棉结/千米,+200%。但近年来,随着控制常发性纱疵水平和市场要求的不断提高,不少企业开始采用细节/千米,-40%;粗节/千米,+35%;棉结/千米,+140%来控制常发性纱疵,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乌斯特公司自2001年公告起将细节/千米,-40%;粗节/千米,+35%;棉结/千米,+140%列入了统计范围。在生产条件稳定的情况下,不同灵敏度水平的疵点值之间一般存在着近乎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w d) H3 b3 k- n: r
常发性纱疵实质上是反映了纱线截面内纤维根数分布的均匀度情况及纱线短片断内纤维分布及其结构的均匀度情况。* R' z% s" @! D( N1 ?+ x6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