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综合] 常发性纱疵的基本概念及形成机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7 06: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挡车熟练工 于 2015-10-17 06:56 编辑
& Q) k# M* G& E0 F- L) ~% P( U8 I
一、常发性纱疵的基本概念: o: x/ n5 \& [# Z1 |; t7 }) y
常发性纱疵是指电子条干均匀度仪(条干仪)检测中显示的细节/千米(Thin places)、粗节/千米(Thick places)、棉结/千米(Neps)。# N+ B; \- C+ f& u( `
细节/千米:试样长度内纱线上截面相对平均截面而言,超出预先设定的灵敏度水平门限细度的疵点个数折合成1000m纱线上的个数。
1 q0 ?$ X) z, e, j% _粗节/千米:试样长度内纱线上截面相对平均截面超出预先设定的灵敏度水平门限粗度的疵点个数折合成1000m纱线上的个数。/ O% Y5 L6 d- m# W. y: d: N: x
棉结/千米:试样长度内纱线上长度在4mm以下且截面积分体积相对1mm的积分体积超出预先设定的灵敏度水平门限粗度的疵点个数折合成1000m纱线上的个数。
  B) ]! w% x9 o5 v用条干仪测试常发性纱疵时,细节、粗节、棉结各有四档灵敏度供选择,分别是:! l& A3 X; X+ W2 X) I: S$ X
细节:-60%、-50%、-40%、-30%,用灵敏度为-60%测试出来的细节,纱线截面等于或小于平均截面的40%。
# {% t5 M7 q! X5 r* \粗节:+100%、+70%、+50%、+35%,用灵敏度为+100%测试出来的粗节,纱线截面等于或大于平均截面的200%。
7 u& X+ F' r9 K% [5 V棉结:+400%、+280%、+200%、+140%,用灵敏度为+400%测试出来的棉结,纱线截面等于或大于平均截面的500%。
* _2 q% D. S4 u企业控制环锭纺纱线常发性纱疵使用的灵敏度一般为细节/千米,-50%;粗节/千米,+50%;棉结/千米,+200%。但近年来,随着控制常发性纱疵水平和市场要求的不断提高,不少企业开始采用细节/千米,-40%;粗节/千米,+35%;棉结/千米,+140%来控制常发性纱疵,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乌斯特公司自2001年公告起将细节/千米,-40%;粗节/千米,+35%;棉结/千米,+140%列入了统计范围。在生产条件稳定的情况下,不同灵敏度水平的疵点值之间一般存在着近乎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w  d) H3 b3 k- n: r
常发性纱疵实质上是反映了纱线截面内纤维根数分布的均匀度情况及纱线短片断内纤维分布及其结构的均匀度情况。* R' z% s" @! D( N1 ?+ x6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7 06: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 t  l: V2 [2 u$ z* r/ ^, u二、常发性纱疵形成的机理! k. H3 G: s; ^
如果纱线内任意一根纤维的粗细、长短都完全一致,任意截面内纤维的根数也完全相同且伸直平行、首尾紧密连接,那么,纱线就不存在常发性纱疵。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原料不可能保证纤维粗细、长短完全一致,目前的工艺、设备也不可能做到使纱线的任意截面内纤维的根数完全相同且伸直平行、首尾紧密连接。纤维是随机分布在纱线内的,因而纱线的不同片段上的纤维存在着特性的差异、根数的差异和伸直平行状态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就使纱线沿轴向呈现出粗细不匀的状态,于是就出现了常发性纱疵,从这个意义上说,常发性纱疵的存在是必然的,通过技术措施可以减少,但不能完全避免和杜绝。# N0 r2 c- b5 k- M+ _* _. }; E
  从常发性纱疵产生的原因来看,影响常发性纱疵的因素较多,涉及纺纱工程的各个方面,主要有原材料、工艺参数、机械状态、操作管理、温湿度等几个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9-19 08: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