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胶辊制作和保养质量对偶发性纱疵的影响# ?/ D' I) n1 z' b
胶辊制作和保养质量是影响胶辊工艺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胶辊制作或保养不良,容易使胶辊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质量波动,形成偶发性纱疵。
% L$ b$ Z% t' M8 n8 t( S例如:由于并条、粗纱、细纱胶辊的套制、压圆、磨砺问题产生的偏心(椭圆形)位移等,会引起规律性条干不匀;由于表面处理不好,出现涂层不匀、脱涂问题,也会引起规律性条干不匀和竹节纱;磨砺质量不好,表面处理不当,引起绕花或胶辊中凹,都会出现非规律性条干不匀等。6 R( S& I4 `$ j, E
(1)胶辊铁壳的清洗、检验和加油保养质量对偶发性纱疵的影响。
- n8 I/ N. Q( X5 v6 m6 b新胶辊铁壳进厂时,表面含有大量的防锈油;需重新套制胶管的旧铁壳表面可能会有胶块、橡胶粒、锈斑、油污等,在套制前都必须彻底清除,这样才能保证套制的胶辊不发生位移和脱壳现象。2 v7 x1 ^6 v6 w0 C+ q4 W8 T! c4 e# ~
需重新套制胶管的旧铁壳(粗纱、细纱铁壳)轴承内部可能会有花毛、发硬的油脂块、磨损的铁屑粒、脏油脂等,套制前应清洗干净。+ Y; z1 G1 K4 c# B0 U1 ^1 n0 ]; p3 K
铁壳轴承内部可能会有滚针(滚珠)缺损、轴承间隙过大等现象,在制作和保养加油时应认真检查、挑拣。
L4 V$ {0 c& Z& d$ \需重新硫化(套制)胶管的旧铁芯(并条、精梳胶辊铁芯)可能会出现弯曲、偏心等问题,制作前必须进行检测和校直。
8 _8 @+ y, ?7 P1 J+ b& z4 J$ W2 W对胶辊轴承进行加油保养时,应保证胶辊轴承的清洁和所加油脂的质量,加油量要适中,防止油脂外溢,加油过程中要防止油脂沾污胶辊。& A+ _: o+ o6 X! ^& f7 s1 X
在胶辊铁壳的清洗、检验和加油保养工作中,要确保清洗到位、检验细致、加油保养及时,保证上述问题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否则,就会造成规律性条干等质量问题,使偶发性纱疵大幅增加。
, y/ t" w' e# G- o7 t(2)胶辊套制质量对偶发性纱疵的影响。6 C( p2 t3 l7 k2 R1 g) s3 p
胶辊套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成纱条干CV值和条干CVb值(即条干CV值的CV值,当胶辊套制质量不稳定时,锭间条干CV值差异较大,造成CVb值升高),尤其是对控制由胶辊机械波引起的偶发性纱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m: C* {- L2 k! Z) v影响胶辊套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套差的选择,套差过大时,对单层胶辊来说,容易造成胶辊圆周应力差异过大,严重时还会造成胶辊内裂性损伤,既影响条干CV值水平,又造成CVb值偏高,同时也容易产生胶辊机械波,形成偶发性纱疵。对双层胶辊来说,虽然圆周应力集中在内层上,但在运转过程中,过大的内应力还是会从胶管的内层释放到胶管外层上,造成偶发性纱疵的增加。套差过小时,由于胶管对铁壳的抱合力较小,运转过程中在摇架压力的作用下,容易造成胶辊脱壳,从而引发偶发性纱疵的大幅增加。
* A; ~) \5 U, p: q. g影响胶辊套制质量的另一个因素是胶管内壁与铁壳表面的吻合度。由于胶管铁壳与胶管内孔对中度不良、套胶辊机作用不良、操作手法不规范等原因,容易造成胶管内壁与铁壳表面出现吻合不良现象,甚至会造成胶管内壁某一局部损伤或破损物残留在胶管与铁壳之间,致使胶辊在运转中出现有规律的应力不匀而产生胶辊机械波,从而使偶发性纱疵增加。3 S: M! k1 j, k2 X
(3)胶辊压圆质量对偶发性纱疵的影响。
* C5 _3 Q0 B- B" a' K! F" a! {对胶辊进行压圆的目的是让胶管的内壁和铁壳表面完全吻合,使之成为一体,以清除胶辊在套制中产生的内应力分布不匀,如果压圆时操作不当,也会造成偶发性纱疵。
+ r& P- Z8 Y1 H, F, \影响胶辊压圆效果的主要技术参数有两种:一是压圆压力,二是压圆时间。 _5 X# G3 T2 z* j# M! s
压圆压力过小,不能完全消除胶管的内应力,达不到预期的压圆效果;压圆压力过大(特别是对套差小、硬度低、弹性大的胶辊),容易使胶管在压圆的过程中起鼓,部分位置胶管内壁与铁壳出现分离现象,反而增加了胶辊的内应力不匀现象。因而胶辊压圆压力的大小要根据胶辊的套差大小、硬度大小等综合考虑,合理选择。* m7 s+ X( o! U2 k. p
压圆时间过短,胶管的内应力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压圆时间过长,影响工作效率。- d5 k R$ r/ L$ P& g
为确保胶辊压圆质量,进行压圆操作时,要求胶辊必须与压圆机上下辊紧密接触,受力均匀,采用两次压圆整形工艺。
5 N/ B) b4 q) @- t(4)胶辊磨砺质量对偶发性纱疵的影响。9 z# h+ F* L; }- k1 S( j
胶辊的表面磨砺质量好坏,是决定胶辊制作与回磨保养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控制胶辊对偶发性纱疵影响的核心问题。* W: F$ Y6 l2 m$ p0 Q
磨砺胶辊的目的:一是确保胶辊表面的圆整度,消除胶辊表面中凹、刀伤、压痕、脱漆、凹点等不正常状态;二是改善胶辊表面的粗糙度。
; l2 w6 f# m4 C/ ~①如果在磨砺过程中不能消除胶辊表面的中凹、刀伤、压痕、脱漆、凹点等问题,胶辊在使用中肯定会产生偶发性纱疵。如果由于磨胶辊机精度不良、砂轮砂粒过粗、磨砺过程中温度过高等原因使胶辊表面出现波浪纹、刀痕、硬斑等问题,更会造成大量的偶发性纱疵。
" W3 \9 x ]" {5 s6 A! h* @% W9 C7 K②磨砺后的胶辊,如果表面粗糙度过大,在运转过程中容易粘带纤维,造成胶辊绕花,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造成偶发性纱疵升高;但如果胶辊经磨砺后表面粗糙度过小(特别是硬度较大的胶辊),在胶辊压力不足时容易造成胶辊对纤维的控制能力不足,影响牵伸效率,出现粗节等偶发性纱疵。1 d4 U$ r k7 [' Y% X. p
为确保胶辊磨砺质量,要求磨砺胶辊要分粗磨、精磨两道程序进行,磨砺时要根据胶辊表面状态(如表面粗糙度、中凹程度,压痕、刀伤深度等)、胶辊硬度等情况确定总磨砺量,每次进刀量不能太大,特别是硬度小、弹性大的胶辊。粗磨的磨量应控制在0.25~0.35mm,采用粒度为60号的32mm宽边大气孔砂轮。精磨次数应控制在3~6个往复循环,涂料胶辊确保3个往复循环,表面不处理胶辊要确保4~6个往复循环,第一次精磨量应控制在0.1~0.15mm,第二次精磨的磨量应控制在0.05~0.08mm,精磨应采用粒度为80号的32mm宽边大气孔砂轮。精磨后的胶辊直径,其允许公差应控制在0.04mm以内,确保同批精磨后的胶辊直径一致,降低锭间的成纱质量差异。! `4 b) U, O: M: z/ @+ C" y, Y, {% {
(5)胶辊的表面处理质量对偶发性纱疵的影响。' C3 \/ b' I, d% k
对胶辊进行表面处理是通过在胶辊表面涂抹涂料、生漆等物质将胶辊加上一层覆盖物或通过紫外线照射、酸处理等方法在胶辊的表面形成一层高分子交链聚合物。其目的是使胶辊的表层具有较好的吸放湿性、抗静电性、耐磨性及耐油性等,并使其表面具有“光、滑、爽、燥”的效果,从而增强胶辊的适纺性能。
6 @, _- O, a' {' u; T. D* I5 V胶辊表面处理常见的问题:一是胶辊表面处理质量不合格,二是胶辊之间处理质量出现较大差异,造成成纱质量一致性较差。
# U% p9 ] Z i7 @& h8 e) F, K- R①胶辊表面处理质量不合格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0 _2 y9 j- K" J' s/ oa.处理方法不当造成胶辊表面性能不均匀。如用涂料处理时胶辊表面涂料涂层厚薄不均匀、用紫外线照射处理时有的部位没有照射到等,当胶辊表面性能不均匀时,会造成胶辊对纤维的握持能力出现规律性波动,从而造成规律性条干和偶发性纱疵增加。6 p* R7 g. T n, p2 m4 u
b.涂料选用不合理、配比掌握不当,造成胶辊表面性能与纺纱品种、车间温湿度等生产条件不适应。如纺化纤时,如果选用的涂料抗静电性能较差,就会造成胶辊缠绕现象严重,产生大量偶发性纱疵。
; i2 Q/ r3 }/ y% G* c; jc.处理后的胶辊表面粗糙度不理想。胶辊表面清洁不良、涂料中有杂质颗粒、涂料浓度过大、涂料配好后存放时间过长等原因造成胶辊表面粗糙,有麻点、花纹等,使胶辊在运转中产生握持力不稳定、带花等问题,从而使偶发性纱疵增加;处理后的胶辊表面过于光滑,摩擦力过低,造成胶辊对纤维的握持力不足、打滑,使偶发性纱疵增加。
7 p" d5 v8 m2 I$ x, { ②胶辊之间处理质量出现较大差异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m$ M6 @: i' M6 _
a.同一台车的不同胶辊涂料层厚度不一致、光照时间不一致、涂料配比不统一等,造成胶辊表面性能不一致,从而使产品质量出现锭差较大。
' @+ f& u2 Z* k4 jb.同一批胶辊、同一生产品种的胶辊之间的表面处理方法不一致、不同的操作者操作水平不一样、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涂料有变化或涂料配比有变化等,造成产品台间、批间条干CV值的不稳定,条干管间CVb较大等问题。
, v' u1 L$ k4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