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芊 于 2014-6-12 13:46 编辑 - p* U) o& O$ ?9 r& ? d% P
$ U( t; {% _. E0 o4 J
从东门之池看男女之间的交往的三重境界
8 L# _4 B) E- G u: A0 L7 K* O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苎。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诗经•国风•陈风》 男女之间的交往,向来遵循三重境界:初始,双方彼此遇到,有知音之感,于是情不自禁地相互唱和;日久弥深,越发觉得对方是一个难得的知己,相互的倾谈不更加深层次些,这就是二重境界所谓的“晤语”,也即意味着无话不谈,是灵魂无设、心门始终对一个人敞开着,那个人随时都可以进来坐一坐,或者把酒叙话,或者把茶酣饮,灵魂的相互邀约水到渠成。大凡到了“晤语”的程度,就是彼此愿意彼此喜悦了,阳光洒进来,自然而然到达第三重境界“彼此晤言”。彼此晤语,毕竟尚停留在精神阶段,“语”应作书信解,纸上谈情,尚县城未涉及柴米油盐碱地,是脱离烟火气的高韬。然而,一旦到了“晤言”的程度,那就是面对面的讲话了,灵魂互见,如持刀互搏,是有点残忍的。 相爱比相处要容易得多,毕竟,于千千万万的人中,在精神领域是能够遇到“可与晤歌”、“可与晤语”的人的。当真是心不能言了吗?总是以祝福的话语草草收尾,在心里边期望着对方——树树花开。《古诗十九首》有这样的诗句:思君令人来,岁月忽已晚。读来分外苍凉,恍若隔世。这首《东门之池》别样的情怀,它仿佛成了一种唤醒——那些已逝的岁月,原来是那么可贵。 原本男女之情如此洁净无邪——假若两个人不讨厌,只要抱着一颗互感的心,去试探,去了解,彼此一步一步地往前迈,从相互酬答到互味心声,再到抵足而言,爱情的花好月圆,似乎就有了一个开阔美满的前景。孔子给“诗三首”早早下着的一个“思无邪”的结论,真是经典。这首《东门之池》就把男女之爱的美好无邪体现得淋漓尽致。 爱与季节一样永恒,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春天,正如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份深情长爱。 在短短一生中,有幸的是,有人在青春的年纪里,便遇着了可与晤言的人,他们彼此把握了、美好了……而有的人,始终在辗转寻觅那位可与之晤语的人。无论是拥有了抑或错过了,只要也曾经相互晤语过,也都是爱情,火焰一样不灭,星光一样永恒。 两个人不讨厌,只要抱着一颗互感的心,去试探,去了解,彼此一步一步地往前迈,从相互酬答到互味心声,再到抵足而言,爱情的花好月圆,似乎就有了一个开阔美满的前景。孔子给“诗三首”早早下着的一个“思无邪”的结论,真是经典。这首《东门之池》就把男女之爱的美好无邪体现得淋漓尽致。 爱与季节一样永恒,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春天,正如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份深情长爱。 在短短一生中,有幸的是,有人在青春的年纪里,便遇着了可与晤言的人,他们彼此把握了、美好了……而有的人,始终在辗转寻觅那位可与之晤语的人。无论是拥有了抑或错过了,只要也曾经相互晤语过,也都是爱情,火焰一样不灭,星光一样永恒。(林离碎) : G. V1 p! K$ e: j Z;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