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设备方面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Z" d7 s2 l& K5 {0 `# |
1.胶辊的影响
~; X& U/ m! D9 s$ ~6 @(1)胶辊弯曲超限,运转过程中跳动。
4 x- z/ J! i. m# `& {2 J# H检查方法:手指捏住胶辊加压柱顶端,感觉是否有震动;百分表测量。
# G8 v {, R" l控制措施:每天上车检查,定期校验,及时更换。/ C( ?, u* D& ~ I6 _
$ f7 t9 b0 u/ S& o(2)胶辊中凹,对须条的握持力不足。9 e7 o8 @7 B8 P7 s& ?- p
检查方法:将两根胶辊并排紧握在一起,缓慢转动,观察中间有无缝隙;将一根胶辊放在玻璃板(或其他平面)上,缓慢滚动,观察胶辊与玻璃板(或其他平面)之间有无缝隙。5 _8 S; K9 o9 ~9 u3 _, \
控制措施:定期校验,及时更换。! B5 U% B6 ?6 p, f
6 b, H! f# V3 h# `(3)胶辊局部变形,运转过程中与罗拉接触不密实,如胶辊起沟槽、有刀伤、表面破损、脱落漆块、表面起泡等。
! n7 h" h, D; D/ y. ?检查方法:手感、目测。打慢车,首先观察胶辊有无异常,如看不出有明显异常,再用手掌轻按胶辊表面,在胶辊整个长度上左右移动,用心感觉手感是否一致,如手感不一致,说明胶辊有问题。3 T: O' s3 X/ E' ~& V
控制措施:每天上车检查,定期校验,及时更换。
8 v: a! d2 }7 K
5 U' {$ |4 Q0 W' `8 r5 I(4)胶辊表面光洁度不好或有棉蜡油剂,造成胶辊粘缠。8 r$ O" B: g0 l" L. A
检查方法:检查吸风箱内的吸风花是否正常,有无白花、长纤维; 检查清洁绒套表面有无带白现象;观察集束器入口处的反冲气流中有无纤维带出;抬起清洁绒套,观察胶辊运转中是否带纤维。5 M9 {7 V& ^0 k/ z. j1 v$ q9 R
控制措施:每天上车检查,定期清洗、回磨、处理,及时更换。4 E/ |. {( U6 l8 N; G+ P j- V. }9 E
* @* C" ]' z+ Q- D: d4 l
(5)胶辊大小头、脱壳、不圆整等。
( K9 J3 Z7 H6 o; d' Y检查方法: 手指捏住胶辊加压柱顶端,感觉是否有异常;打慢车,用手掌轻按胶辊表面,感觉胶辊表面运转状态是否正常;打慢车,用手掌轻按胶辊表面,感觉胶辊表面温度是否正常,有问题的胶辊表面温度一般较高;观察胶辊的胶管与铁芯的相对位置是否正常;游标卡尺、百分表测量。9 r8 U* _+ J8 m, p
控制措施:每天上车检查,及时更换、回磨、处理。. D( j& Y' r, Y! d& D* S7 w4 |
( c: k, Q: h# [" t5 Z(6)胶辊轴承缺油、缺滚针、间隙过大等。
& P: w' ` o# x2 i4 Y检查方法: 手指按住胶辊轴承铁壳,感觉温度是否过高,胶辊轴承缺陷一般会造成轴承铁壳发烫;用手指轻按胶辊轴承铁壳表面,感觉轴承运转状态是否正常;左右手分别握住胶辊和胶辊铁壳晃动,感觉间隙是否过大;拆下轴承铁壳,观察铁壳内是否有油,油质是否有发黑、发硬等不正常现象;拆下轴承铁壳,迎光仔细检查轴承滚针状态是否正常,是否有缺损。
4 O1 R9 \4 T# U9 @! ?控制措施:每天上车检查,及时加油或更换。
6 g& w' T' i$ m, I. C/ ^7 e& c' V2 Y# e& x* ^0 ?
(7)胶辊直径不当、加压不合适等(如胶辊档次分类不规范、未严格按分档更换胶辊、胶辊前后档用错等)。6 z% t. q6 ?9 X
检查方法: 观察胶辊加压柱加压状态,发现加压柱顶端升起高度有明显差异,一般是胶辊直径不合适;抬起摇架然后下压,手感压力大小是否正常;抬起摇架,仔细观察各档次的胶辊直径大小是否与规定一致;游标卡尺测量。
! ^6 ?6 B. _! d+ |1 }控制措施:随时检查,及时更换、调整。* B& i" u& X0 f: ~
|
|